深圳捷運2號線

深圳捷運2號線

深圳捷運2號線,原名蛇口線,是深圳捷運建成運營的第三條線路,於2010年12月28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2011年6月28日開通運營二期工程,代表色是橙色。深圳捷運2號線起於赤灣站,途徑南山、福田、羅湖、鹽田,止於新秀站。深圳捷運2號線全長34.9千米,全為地下段;共設29座車站,均為地下站。

基本信息

建設歷程

深圳捷運2號線深圳捷運2號線
1999年4月,國家批准《深圳捷運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時批准深圳捷運開工建設,一期工程包括一號線的羅湖至香蜜湖段和四號線皇崗至少年宮段,全長14.825千米,總投資79.85億元人民幣。
2006年12月23日,深圳捷運2號線試驗段工程開工典禮在世界之窗站工地舉行。
2007年8月22日,2號線土建6標舉行開工典禮,標誌著2號線首期段全段開工。
2007年12月19日,2號線東延段2221標舉行開工儀式,標誌著東延段正式開工。

線路站點

車站列表

深圳捷運2號線深圳捷運2號線
深圳捷運2號線由南山赤灣至羅湖新秀區段站點名稱依次為:赤灣站、蛇口港站、海上世界站、水灣站、東角頭站、灣廈站、海月站、登良站、後海站、科苑站、紅樹灣站、世界之窗站、僑城北站、深康站、安托山站、僑香站、香蜜站、香梅北站、景田站、蓮花西站、福田站、市民中心站、崗廈北站、華強北站、燕南站、大劇院站、湖貝站、黃貝嶺站、新秀站,計畫東部延長線的站點:蓮塘口岸、仙湖站、蓮塘站、梧桐山南站、沙頭角站、海山站、鹽田港西站、深外高中站、鹽田路站、洪安站、沙頭村站、大梅沙站、小梅沙站。東延線中,梧桐山南站、沙頭角站、海山站、鹽田港西站、深外高中站、鹽田路站、洪安站、沙頭村站、大梅沙站、小梅沙站為深圳捷運8號線一期部分,與2號線貫通運營。
※乘客注意:
前往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的乘客可在後海站下車,H或G出口步行2KM前往

線路走向

途經蛇口片區、南山中心區、下穿歡樂谷、華僑城、安托山後沿僑香路行進。沿蓮花路、新洲路至深南大道東行,經福田中心區、中心公園、華強北片區。從荔枝公園轉入深南路,設大劇院站、湖貝站、黃貝嶺站,繞過新秀立交後到達終點新秀站。三期開通運營後,區間將延長至赤灣站到鹽田路站,沿途經過蓮塘片區,沙頭角片區鹽田片區和梅沙片區。

虧損狀況

捷運2號線開通三年多來虧損累計4.81億元。

原因分析

深圳捷運2號線深圳捷運2號線
審計發現,軌道交通二期項目建設和運營存在多項問題。
獎勵金提升
捷運2號線東延段2229標招標檔案約定的提前竣工獎勵金和里程碑工期獎上限為280萬元,契約訂立時改為500萬元,具體獎勵辦法也發生變化。
線路規劃不合理
審計報告提出,2號線開通三年多以來,客流量和客流強度一直未達到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的要求,列車公里成本19.03元,在各條線路中最高,較各線路平均成本15.96元/公里增加19%,導致其現金流一直虧損。截至2014年8月,運營虧損累計4.81億元。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客流不飽和,這與前期線路規劃有直接關係,站點與人口密集區相隔較遠,沿線土地開發利用進度、生活人口數量與預期相差較大。

審計意見

市審計局要求捷運集團和相關部門在以後各期捷運線路規劃設計方面應根據城市規劃和城區開發程度,將有限的捷運建設資金優先投入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增值空間最大的地方;站點設計施工時,要考慮與公交站點、周邊交通設施和建築物的接駁,以利於更多市民選擇捷運出行。

解釋回應

對於契約擅自變更獎金增多等問題,深圳市捷運集團解釋,主要是當時大運會趕工期拚命加班,所以獎金有增多情況,但這些當時都經過了相關程式。而對於捷運虧損的問題,捷運集團解釋,其實每條捷運都有虧損,程度不同而已。2號線的規劃是超前規劃,主要是前海和後海的人流比較少,但隨著未來發展人流量肯定會多。捷運集團表示,將按審計局意見整改相關問題。

存在問題

1.發車間隔太長。除高峰期間隔在4分鐘以內,平峰期的發車間隔普遍在7-8分鐘左右;相對於1號線的2分鐘,讓人覺得太難等。
2.由於2號線的蛇口西車輛段及後海停車場皆位於南山區,因此由赤灣發往新秀的首班車往往要7點後才到達羅湖境內,對羅湖境內部分乘坐蛇口線的乘客帶來了不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