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海吉星農產品物流園

深圳市海吉星農產品物流園

2009年,“深圳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的建設藍圖,獲得深圳市發改委立項批覆。 海吉星物流園建立了內地首家農產品流通第三方實驗室,一小時可檢測農產品400多種,能做到農產品批批檢測。 作為農產品“批發”市場,海吉星物流園跟普通市民關係更大的,是“中央大廚房”項目的開啟。

簡介

面對日益不堪重負的布吉農批市場,面對深圳城市的快速發展和日益增長的菜籃子需求,2006年4月,市委市政府對深圳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進行重新規劃布局,並大力支持農產品公司規劃建設一座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大“菜籃子”。2006年5月,深圳市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規劃領導小組在平湖成立,2007年9月註冊成立公司。2009年,“深圳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的建設藍圖,獲得深圳市發改委立項批覆。2010年5月,深圳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建設項目全面啟動,2011年9月29日開始啟用,深圳市布吉農批市場退出,開始搬遷到海吉星農產品物流園。
深圳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具有得天獨厚的核心區位優勢,周邊交通網路發達,建設占地3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2萬平方米,投資18億元。作為農產品公司“海吉星”品牌建設的樣板市場,一開始就突出超前的規劃設計,匯集了農產品公司在工程標準化建設、信息化建設等領域的創新性成果,建成後將成為中國最為先進的農產品交易大平台,初步估算年交易量可達600萬噸,交易額可達300億元,比目前布吉市場的規模擴大一倍。
在食品安全方面,海吉星將通過標準實驗室及第三方檢測實驗室,建立食品安全標準資料庫及食品安全數據分析中心,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做到全面覆蓋和監控,同時,推進電子結算交易模式,藉助信息化手段,打造從農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的農產品安全供應鏈,為深港及珠三角菜籃子供應和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記者 關鍵)

首設農產品流通第三方實驗室

跨度50米的大流線型農產品物流園可以走16.5米長的大貨位車,農產品檢測中心完全是高新技術企業里的全新裝備,投資1000多萬元的農產品理化分析室,可以檢測出450多種農藥,深圳海吉星農產品檢測科技中心總經理陳高明對記者說:“這裡進行的是"雲檢測",可以全覆蓋農產品農殘檢測項目。”
海吉星物流園建立了內地首家農產品流通第三方實驗室,一小時可檢測農產品400多種,能做到農產品批批檢測。

“中央大廚房”項目已啟動

作為農產品“批發”市場,海吉星物流園跟普通市民關係更大的,是“中央大廚房”項目的開啟。在現場,

中央大廚房中央大廚房
一車車柚子已進入中央大廚房停貨區。
所謂“中央大廚房”是300輛滿載新鮮農產品,開往全市900個社區的移動售賣車。
中央大廚房旗下的“鮮品300”平價農副產品流動售賣車項目,是市政府回響省政府建設平價商店的要求,結合市情打造的。該項目屬於市政府平抑物價惠民工程,在政府補貼的幫助下,使出售農產品比附近超市低10%~20%。通過農產品物聯網,採用智慧型信息技術,及時準確獲得供應鏈各環節信息,在蔬菜基地,通過RFID終端設備,將基地蔬菜寫入周轉筐晶片,並通過物聯網系統,把檢測信息傳送到批發中心和配送零售環節。確保食品安全信息全流程追蹤。

產銷對接平抑物價

深圳海吉星物流園建立大型“農超對接平台”,直接對接生產基地,縮短流通鏈條,平抑物價。產銷對接的實現,將有力促進農民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不再是農民生產什麼,市場上就賣什麼,而是市場、老百姓需要什麼,田間地頭就生產供應什麼,從而解決農產品賣難的問題。
此外,將充分利用農產品公司旗下32家大型批發市場的網路資源,隨時了解網路內各地市場每種農產品的供應量、銷售量、庫存量,發現哪種農產品銷量增加,庫存不足,可及時調運補充,調劑餘缺,保持市場穩定均衡供應,同時確保品種的豐富多樣。
深圳中央大廚房300台平價流動售賣車,將以深圳海吉星物流園作為配送基地,為全市900個住宅社區提供綠色安全低價的鮮活農產品。把果蔬精深加工環節上移至物流園,從而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交易方式採用電子化結算,交易時間短、速度快、效率高,保證商品的鮮度。

場內用電瓶車裝卸轉運貨物

深圳海吉星物流園把減少污染、保證農產品品質放在首要位置。
在交通設計上採取人車分流,汽車不進入交易區,由清潔環保的電瓶車作為場內裝卸運轉的工具,防止對食品的二次污染;在交易大廳裝設中央空調,保證核心交易區環境溫度的恆定,延長了農產品的保鮮時間;購貨車輛和卸貨車輛分區停放,使市場內的交通更加有序,提高物流速度和運營效率。 市場採用垃圾分類回收,分散收集,壓縮運出。對有價值的垃圾採取回收利用,提高了價值,降低了能耗,同時也減少了垃圾數量,有利於促進環境的最佳化,實現綠色交易的價值。同時分散收集、壓縮運出的措施使得市場環境變得更加清潔,減少了二次污染。
深圳海吉星物流園還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通過太陽能、風能、地熱、集中採暖或中央空調系統的利用,以及採用節水設備、雨水收集、污水分流循環利用、節約水資源虹吸屋面的設計等,大大降低能耗,減少能源浪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