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河堤下採煤的理論研究與技術實踐

淮河河堤下採煤的理論研究與技術實踐

1.2 2.1 3.1

基本信息

書名:淮河堤下採煤的理論研究與技術實踐

作者:袁亮 (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侃
出版: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書號:ISBN 7-81070-791-4
字數:350千字
印數:1000冊
出版日期:2003-9

內容簡介

淮河與淮堤下採煤,在國內外採礦史上尚無先例。這一項目採用邊實踐邊總結提高的技術路線,野外測試和室內模擬分析相結合,淮河下採煤與淮堤的治理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逐步攻克多項技術難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和豐富的科研成果。本書全面介紹了淮堤下採煤所獲得的科研成果。主要內容有:淮堤下採用長壁垮落法採煤的導水裂縫帶高度實測和分析研究;淮南礦區地表移動規律和地表裂縫規律;淮堤堤基和堤體的工程地質條件及土層的各種力學特性;開採對堤壩的損害規律及預測預報模型;受采動影響條件下的堤壩損害防治措施,包括:斷面結構、防滲技術,裂縫處理、堤基液化區域處理,堤壩加固的施工工藝等,保證使處於采動影響的堤壩在各種不同水位差條件下的穩定性,包括靜力穩定、動力穩定和滲流穩定;受采動影響堤壩的動態監測等安全保障系統,為淮堤加固維護工程及防汛搶修提供基礎資料;矸石堤坡上環保植被的實驗研究等。本書可供礦區採礦、測量、環境保護和土地復墾等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可作為採礦工程、礦山測量和環境保護等專業本科、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開採沉陷及防護研究的科研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袁亮,男,中國工程院院士,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礦業大學安全工程學院院長。2009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2007年以來,袁亮獲國家發明專利9項,並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其中,排名第一3項,排名第三2項),獲省部級特等獎、一等獎6項(均排名第一),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EI收錄9篇),出版專著3部。

目 錄

前言(1)
1 概述(1)
1.1 “三下”採煤概述(1)
1.2 淮南礦區淮堤下採煤概況(6)
2 井下開採引起的覆岩破壞規律(14)
2.1 井下開採引起的覆岩破壞一般規律(14)
2.2 影響覆岩破壞規律的因素(21)
2.3 淮南礦區覆岩破壞監測成果(29)
2.4 淮南礦區覆岩破壞監測成果查詢分析系統(40)
3 井下開採引起的地表沉陷規律(50)
3.1 井下開採引起的地表沉陷和破壞(50)
3.2 采動過程中的地表移動和變形的一般規律(53)
3.3 淮南礦區地表沉陷規律及預計參數(59)
3.4 礦區沉陷預測預報系統(81)
3.5 淮南礦區斷層對地表沉陷規律的影響(89)
3.6 淮南礦區地表裂縫發育規律(92)
4 淮南礦區淮堤下採煤的關鍵技術問題(104)
4.1 水患問題(104)
4.2 突然下沉(塌陷)問題(107)
4.3 裂縫問題(122)
4.4 淮堤下採煤可行性(122)
5 受采動影響淮堤維護加固方法及措施(123)
5.1 堤基及堤體工程地質特性測試及評價(123)
5.2 開採對淮堤堤體的損害(133)
5.3 受采動影響淮堤的維護加固基本原則和方案(134)
5.4 堤壩加固施工工藝(137)
6 采動影響下淮堤加固後的穩定性研究(146)
6.1 受采動影響淮堤的變形與力學穩定性分析(146)
6.2 受采動影響堤壩模型振動試驗(154)
6.3 受采動影響段堤壩穩定性離心模型試驗(155)
6.4 受采動影響堤壩二維滲流電模擬試驗及滲流穩定性試驗(157)
6.5 受采動影響堤壩的裂縫滲流規律的試驗(158)
7 淮堤下採煤監測體系及監測成果綜合分析(160)
7.1 淮堤堤體內外動態監測體系(160)
7.2 淮堤表面觀測站實測資料分析(164)
7.3 淮堤堤體移動變形預測模型(169)
7.4 堤體內部移動規律及機理(174)
7.5 開採引起的水下地形變化分析及對淮堤的影響(193)
7.6 堤壩加固效果分析(199)
8 淮堤矸石堤坡環保植被實驗研究(200)
8.1 煤矸石的環境影響(200)
8.2 矸石堤坡環保措施的選擇與設計(202)
8.3 堤坡環保植被工程實施工藝(207)
8.4 環保植被的管理(210)
8.5 環保植被的效果(211)
參考文獻(213)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