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明志

淡泊明志

【解釋】: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潔。 【出自】:三國·蜀·諸葛亮《戒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示例】:至於寬閒之野,寂寞之濱,每自寓其天懷之樂,而~,寧靜致遠,未嘗不處處流露。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三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指不追求名利

基本信息

基本釋義

淡泊明志 淡泊明志
張玉柱書法 邁卓 張玉柱書法 邁卓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潔。淡泊:生活儉樸。

基本示例

至於寬閒之野,寂寞之濱,每自寓其天懷之樂,而~,寧靜致遠,未嘗不處處流露。(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三)

基本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指不追求名利

近反義詞

近義詞:平平淡淡

反義詞:爭權奪利

基本典故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基本譯文

諸葛草廬中門聯:淡泊以明志 寧靜而致遠 ,此聯出自第37回二顧草廬中。

有道德修養的人,是這樣進行修養鍛鍊的,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如果不下苦工學習就 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縱慾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節操高尚。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志願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有益於社會,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里,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

辨析

劉、關、張三人跟童子進諸葛草廬,至中門,劉備見門上大書一聯。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通過此聯揭示了諸葛亮的高尚德操。諸葛亮的《誡子書》中有這樣兩句話:“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本來是排閥句,小說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來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諸葛草廬的門聯。但它仍然還是排偶句而非對偶句,乾仄極不和諧。

淡泊明志 淡泊明志

“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世一直繼承讚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限於眼前得失的那種長遠而寬闊的境界。

相關詞語

開頭相同

淡話淡浄淡默淡句淡生涯淡竚淡水魚淡墨榜淡食淡潔淡妝濃抹淡妝淡不淡淡易淡蛾淡忽淡粥淡定

結尾相同

閒淡簡淡褪淡雅淡暈淡熬清守淡淳淡慘澹平平淡淡胡扯淡風輕雲淡攻苦食淡粗淡淵淡散淡迷淡澹淡古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