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

墓內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青銅器,其中許多都鑄有銘文,對於進一步了解和研究楚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在和尚嶺、徐家嶺楚墓中還出土有3套銅鈕鍾和3套銅鎛鍾,其中和尚嶺M2出土的鈕鍾和鎛鐘上有紀年銘文。 總之,和尚嶺、徐家嶺楚墓群是近年來發現的規模較大的一批東周時期出國的貴族墓葬。

內容介紹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是繼下寺楚墓之後在河南發現的最大的一批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貴族墓群。墓內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青銅器,其中許多都鑄有銘文,對於進一步了解和研究楚文化具有重要價值。本書是20世紀90年代初對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的發掘報告,書中全面披露了和尚嶺一號、二號墓與徐家嶺一、二、三、四、五、六、八、九、十號墓的詳細資訊,是關於楚文化與歷史的重要資料。
“和尚嶺M1出土的克黃升鼎、曾太師奠鼎、捲雲紋填漆鼎,M2出土的鳥嘴獸紋鼎、畫像銅壺、仲姬敦、鎮墓獸座等,都屬於文物精品。尤其是克黃升鼎,造型古樸,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楚式升鼎,可作為春秋中期楚式升鼎的標型器;捲雲紋填漆鼎,在陰刻的細線捲雲紋等紋飾內填滿黑漆,並打磨光亮,這種工藝十分少見;畫像銅壺器表飾滿鑄造時鑲嵌上去的七層紅銅畫像,每層又分數組,既有展翅欲飛的鳳鳥,頭上有角、雙手似翼的仙人,還有兇猛的老虎,奔跑的山羊等,整個畫像布局嚴謹,左右對稱,栩栩如生,實屬難得的珍品。
在徐家嶺楚墓眾多的遺物中,以青銅鼓架——神獸、畫像敦和許多帶銘文的青銅器最為重要。尤其是M9出土的一對銅神獸,頭上六龍探首,分向不同方向,張口,吐舌,頸、身、尾為虎的造型,龜足。獸身脊背正中鑄一方座,座上又有一怪獸作直身欲搏狀。其口內更銜一龍,頭上有三個角,吐舌,躬身。神獸身上鑲嵌綠松石,組成飛龍、鳳鳥、虎及渦紋圖案。神獸造型別致,製作精美,實乃罕世精品。
在和尚嶺、徐家嶺楚墓中還出土有3套銅鈕鍾和3套銅鎛鍾,其中和尚嶺M2出土的鈕鍾和鎛鐘上有紀年銘文。這些為音樂史的研究也提供了珍貴資料。
總之,和尚嶺、徐家嶺楚墓群是近年來發現的規模較大的一批東周時期出國的貴族墓葬。和尚嶺、徐家嶺楚墓更被評為1992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墓內出土的大批精美的青銅器及其銘文,對研究楚國歷史文化的發展,楚都丹陽的研究,楚國與周圍各諸侯國的關係,當時的禮樂制度,以及古文字書法等方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