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趙執信紀念館

因園,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四年,是趙執信的祖父趙雙美所建,至今三百餘載,歷盡滄桑,坍塌無餘。 趙執信,字伸符,號秋谷,晚號飴山老人,生於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卒於清乾隆九年(公元1774年),山東省淄博市博山人。 因園,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是趙執信的祖父趙雙美所建,至今三百餘載,歷盡滄桑,坍塌無餘。

趙執信紀念館(因園),位於博山區中心路東首,後樂橋南,毗鄰范公祠,是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趙執信,字伸符,號秋谷,晚號飴山老人。生於清康熙元年(1662年),卒於清乾隆九年(1744年),山東省淄博市博山人。他是清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詩論家、書法家。十四歲中秀才,十七歲中舉人,十八歲中進士,後任右春坊右贊善兼翰林院檢討。二十八歲時因觀演《長生殿》案而被削職。此後五十年間,漫遊南北,寫下了許多反映社會現實的優秀詩篇。遺著有《飴山詩集》、《飴山文集》、《談龍錄》等。晚年退居別墅--因園。
因園,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四年,是趙執信的祖父趙雙美所建,至今三百餘載,歷盡滄桑,坍塌無餘。一九九四年博山區人民政府投資七百餘萬元重建因園,並在此組建趙執信紀念館,以紀念這位卓有成就的清代著名詩人。
因園“山水皆有自然之趣。名花夾修竹,佳果藏清蔭,地富錦鱗,林多啼鳥”。園內建築物皆據歷史記載恢復,現有:趙執信故居、深約堂、綠淨軒、虛舵樓、覽秋台、聽泉榭、西笑亭、銜月亭等亭台廊榭十餘處。它背依荊山、下臨秋谷、山岩重疊,泉水繞屋,加之范公祠南北相鄰,的確是一處幽雅恬適之所,旅遊觀光勝地。趙執信紀念館即在因園中。
趙執信,字伸符,號秋谷,晚號飴山老人,生於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卒於清乾隆九年(公元1774年),山東省淄博市博山人。他是清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詩論家、書法家。14歲中秀才,17歲中舉人,18歲中進士,後任右春坊右贊善兼翰林院檢討。28歲因《長生殿》案而被削職。此後50年間,漫遊南北,寫下了許多反映社會現實的優秀詩篇,遺著有《飴山詩集》、《飴山文集》、《談龍錄》、《聲調譜》等。晚年退居別墅因園。
因園,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是趙執信的祖父趙雙美所建,至今三百餘載,歷盡滄桑,坍塌無餘。1994年,博山區人民政府投資700餘萬元,依據史料記載重建因園,並在此組建趙執信紀念館,以紀念這位卓有成就的清代著名詩人。
因園占地面積15640平方米,建築面積3970平方米。主要建築物有:趙執信故居、深約堂、綠靜軒、虛舵樓、覽秋台、聽泉榭、西笑亭、銜月亭等亭台廊榭十餘處,還有摩崖石刻、石雕影壁、假山池塘、疊瀑溪流等景點。它背依荊山、下臨秋谷,山岩重疊、泉水繞屋。春之日桃花夾岸,溪水流紅;夏之日濃蔭消暑,楊柳搖青;秋之日松濤盈耳,秋花飄香;冬之日竹石凝寒,泉水騰霧。這裡“山水皆有自然之趣,名花夾修竹,佳果藏清蔭,地富錦鱗,林多啼鳥“,長廊曲水,亭閣隱現,使天然秀色與人工結構渾然一體,令人賞心悅目。趙執信紀念館,原名因園,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內有趙執信故居、深約堂、聽泉榭等亭台廊榭10餘處,天然秀色與人工結構渾然一體,是一處幽雅恬適之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