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馬達

液力馬達

液力馬達稱為液力啟動器,又稱液力啟動機。其工作原理是以液體為工作介質,利用液體動能來傳遞能量的流體傳動。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以液體為工作介質,利用液體動能來傳遞能量的流體傳動。液力傳動裝置的整體性能跟它與動力機的匹配情況有關。若匹配不當便不能獲得良好的傳動性能。

因此,應對總體動力性能和經濟性能進行分析計算,在此基礎上設計整個液力傳動裝置。為了構成一個完整的液力傳動裝置,還需要配備相應的供油、冷卻和操作控制系統。

簡單分類

按照輸出轉速分類

1、輸出轉速高於500 r/min的屬於高速液力馬達。它們的主要特點是轉速較高、轉動慣量小,便於起動和制動,調速和換向的靈敏度高,通常高速液力馬達的輸出轉矩不大。

2、輸出轉速低於500r/min的屬於低速液力馬達。低速液力馬達的主要特點是排量大、體積大、轉速低,因此可直接與傳動機構連線,不需要減速裝置,使傳動機構人為簡化。

按結構類型分類

1、齒輪液力馬達

齒輪液力馬達又分為外嚙合齒輪馬達和內嚙合齒輪馬達。齒輪馬達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自吸性能好、維修方便等優點。但同時齒輪馬達也存在壓力和流量脈動大、容積效率和輸入壓力較低、輸出轉矩小、噪音大等缺點。因此齒輪液力馬達僅適合於高速小轉矩的場合。一般用於農業機械等對轉矩均勻性要求不高的機械設備上。

2、葉片馬達

葉片馬達具有體積小、流量均勻、運轉平穩、噪音低、動作靈敏、輸入轉速較高等優點;但同時葉片馬達泄漏量較大、低速穩定性較差、輸入壓力較低、對油壓的清潔度要求較高。因此葉片式液力馬達一般用於轉速高、轉矩小和動作要求靈敏的場合。

3、擺線馬達

擺線馬達工作原理和內嚙合齒輪馬達相似。擺線馬達採用了擺線針輪嚙合代替內嚙合齒輪的形式。

液力馬達 液力馬達

擺線馬達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自吸性能好、維修方便等優點。但同時擺線馬達也存在壓力和流量脈動大、容積效率和輸入壓力較低、輸出轉矩小等缺點。因此齒輪液力馬達僅適合於中、低速小轉矩的場合。

液力馬達的特點

1、液力馬達一般需要正反轉,所以在內部結構上應具有對稱性,而液壓泵一般是單方向旋轉的,沒有這一要求。

2、為了減小吸油阻力,減小徑向力,一般液壓泵的吸油口比出油口的尺寸大。而液力馬達低壓腔的壓力稍高於大氣壓力,所以沒有上述要求。

3、液力馬達要求能在很寬的轉速範圍內正常工作,因此,應採用液動軸承或靜壓軸承。因為當馬達速度很低時,若採用動壓軸承,就不易形成潤滑滑膜。

4、葉片泵依靠葉片跟轉子一起高速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使葉片始終貼緊定子的內表面,起封油作用,形成工作容積。若將其當馬達用,必須在液力馬達的葉片根部裝上彈簧,以保證葉片始終貼緊定子內表面,以便馬達能正常起動。

5、液壓泵在結構上需保證具有自吸能力,而液力馬達就沒有這一要求。

6、液力馬達必須具有較大的起動扭矩。所謂起動扭矩,就是馬達由靜止狀態起動時,馬達軸上所能輸出的扭矩,該扭矩通常大於在同一工作壓差時處於運行狀態下的扭矩,所以,為了使起動扭矩儘可能接近工作狀態下的扭矩,要求馬達扭矩的脈動小,內部摩擦小。

選擇液力馬達的原則

為設計新系統選擇液力馬達,或者為現有系統中的液力馬達尋找替代產品事,除了要考慮功率(扭矩、轉速)要求之外,還要考慮其它一些因素。在許多情況下,借鑑以往使用經驗(即在類似使用條件下,選用哪些馬達成功了,選擇哪些馬達失敗了)事初選馬達的一條捷徑。當沒有已往使用經驗可借鑑時,必須考慮以下因素:

1、工作負載循環;

2、油液類型;

3、最小流量和最大流量;

4、壓力範圍;

5、系統類型:開式系統或閉式系統;

6、環境溫度、系統工作溫度和冷卻系統;

7、油泵類型:齒輪泵、柱塞泵或葉片泵;

8、過載保護:靠近液力馬達的安全閥;

9、速度超越載荷保護;

液力馬達 液力馬達

10、徑向載荷和軸向載荷。

液力馬達常見故障

馬達漏油

1、軸端漏油:由於馬達在日常時間的使用中油封與輸出軸處於不停的摩擦狀態下,必然導致油封與軸接觸面的磨損,超過一定限度將使油封失去密封效果,導致漏油。此時需更換油封,如果輸出軸磨損嚴重的話需同時更換輸出軸。

2、封蓋處漏油:封蓋下面的“O”型圈壓壞或者老化而失去密封效果,該情況發生的機率很低,如果發生只需更換該“O”型圈即可。

3、馬達夾縫漏油:位於馬達殼體與前側板,或前側板與定子體,或定子體與後側板之間的“O”型圈發生老化或者壓壞的情況,如果發生該情況只需更換該“O”型圈即可。

馬達運行無力

1、定子體配對鬆動:由於馬達在運行中,馬達內各零部件都處於相互摩擦的狀態下,如果系統中的液壓油油質過差,則會加速馬達內部零件的磨損。當定子體內針柱磨損超過一定限度後,將會使定子體配對內部間隙變大,無法達到正常的封油效果,就會造成馬達內泄過大。表現出的症狀就是馬達在無負載情況下運行正常,但是聲音會比正常的稍大,在負載下則會無力或者運行緩慢。此時需儘快更換針柱。

2、輸出軸跟殼體之間磨損:造成該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液壓油不純,含雜質,導致殼體內部磨出凹槽,導致馬達內泄增大,從而導致馬達無力。解決的辦法是更換殼體或者整個配對。

馬達外泄漏大

1、定子體配對平面配合間隙變大:BMR系列馬達的定子體平面間隙應大致控制在0.03mm-0.04mm的範圍內(根據排量不同略有差別),隨著使用頻率的增加和日常油液中雜質污染物磨擦研磨,當間隙超過0.04mm時,將會發生馬達的外泄明顯增大,同時也會影響馬達的輸出扭距。另外,由於一般客戶在使用BMR系列馬達時都會將外泄油口堵住,當外泄壓力大於1MPa時,將會對油封造成巨大的壓力從而導致油封也漏油。處理辦法:磨定子體平面,使其跟擺線輪的配合間隙控制在標準範圍內。

2、輸出軸與殼體配合間隙過大:隨著使用頻率的增加和日常油液中雜質污染物磨擦研磨,當輸出軸與殼體配合間隙大與標準時,將會發現馬達的外泄顯著增加(比原因1中所述更為明顯)。解決辦法:更換新的輸出軸與殼體配對。

3、使用了直徑過大的“O”型圈:用戶自行拆卸清洗時,若使用過粗的“O”型圈將會時零件平面無法正常貼合,存在較大間隙,導致馬達泄漏增大。這種情況一般很少見,解決辦法是更換符合規格的“O”型圈。

液力馬達 液力馬達

4、緊固螺絲未擰緊:緊固螺絲未擰緊會導致零件平面無法正常貼合,存在一定間隙,會使馬達泄漏大。解決辦法是在規定的力矩範圍內擰緊螺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