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尤伯羅斯

海蒂·尤伯羅斯

海蒂·尤伯羅斯(HeidiUeberroth),2004年她把NBA賽事帶入中國,對於中國的NBA球迷,她的貢獻絕不亞於他父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商業神話的締造者,美國奧委會主席彼得·尤伯羅斯。

基本信息

簡介

海蒂·尤伯羅斯海蒂·尤伯羅斯

海蒂·尤伯羅斯是全球體育商業化最成功國家的單項運動聯賽NBA的全球業務總裁,她也是中國這個東方大國的“冬粉”,李寧、中國女排都是她心中的偶像。

她和中國的特殊緣分遠不止於此,她的父親,正是那位藉助企業贊助把奧運會的財政赤字變成了巨額收入,使洛杉磯奧運會變成一個巨大的商場的“奧運商業之父”彼得·尤伯羅斯。在那屆奧運會上,中國人出色亮相給了她深刻印象。她,就是海蒂·尤伯羅斯,這位NBA全球第三號人物上個禮拜再一次來到中國,開拓NBA的中國市場。

個人簡歷

海蒂·尤伯羅斯海蒂·尤伯羅斯

1990年,負責管理以其家族姓氏命名的慈善基金。
1994年加盟NBA,負責管理聯盟的多項收益營運項目。
1996年起,負責管轄NBA環球電視及媒體分銷業務。
1999年,成為女子世界盃足球賽顧問委員會成員。
2000年,出任NBA執行副總裁。
2004年,參與策劃NBA首次中國賽。
2006年7月1日,出任NBA全球業務總裁。

上榜理由

在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中,NBA就代表著精彩的球賽,而實際上,NBA也是一個成功的商業機構,被譽為全球商業化最成功的國家單項體育聯賽。2007年7月,美女海蒂·尤伯羅斯開始執掌NBA這個男人世界的全球商業活動。

海蒂·尤伯羅斯曾入選美國廣告聯盟名人堂,並三度被著名體育商貿刊物《體育生意郵報》評為“40歲以下最佳體育事業行政領導”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海蒂·尤伯羅斯還是一個中國的“冬粉”,李寧、中國女排都是她的偶像,而中國市場更被她視為最重要的海外市場。

結緣中國

海蒂·尤伯羅斯海蒂·尤伯羅斯

洛杉磯奧運會

體育世家女結緣中國

海蒂·尤伯羅斯的體育之路,要從她的父親那裡開始講起。

1980年,當時還不為人知的彼得·尤伯羅斯出任洛杉磯奧運會組委會主席,開始負責洛杉磯奧運會的籌辦工作。此前,奧運會一直是一個賠錢掙吆喝的活兒,商人出身的彼得通過出售電視轉播權和提高贊助商門檻的方式,籌集了大量資金,到奧運會結束的時候,甚至還留下了兩個多億美元的利潤,從而成功開創了奧運會商業化之路,他本人因此也被稱為“奧運商業之父”。

1984年的奧運會到來的時候,海蒂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這場歷史性的奧運盛會留給海蒂最深印象的,並不是眼花繚亂的商業化創舉,而是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新中國代表團。“在那個能坐十萬人的體育場,中國隊的受歡迎程度只有另外一個隊可以比擬,那就是美國國家隊。中國隊從入場門出現以後,整個場上的人都站起來為中國隊歡呼。”20多年後談起當時的情景,眼前的海蒂依然十分興奮。在這屆奧運會上,她親眼看到了李寧如何先後拿下了三枚金牌,台下的她肯定想不到20年後這位偶像竟然成了自己的合作夥伴,這是後話。

中國隊的到來,極大地提升了洛杉磯奧運會的聲勢,自然也大大提高了中國人在海蒂心目中的地位,但海蒂第一次對中國產生好感,比這還要更早一些,“11歲的時候我第一次來香港,深深地被東方的民族和文化吸引住了,這次旅遊把我的眼界和一生幾乎都改變了。”

桂林之行

發現中國市場價值

海蒂終於親自踏上中國內地,1994年加盟NBA之後,第二年她便登上了飛往中國桂林的航班。“很多人都告訴我,那是個很美麗的地方,過來玩吧,所以我就來了,”海蒂告訴記者,那時候主要還只是想過來旅遊,並沒有具體的NBA推銷計畫。

在那時海蒂的概念中,不會有多少中國人了解NBA。“到了桂林一下飛機不久,我就非常驚訝地發現,原來中國人對NBA已經這么了解了,”讓海蒂驚訝的是一位前來接機的旅遊局官員,“他先是客套地說,‘歡迎來到桂林’,然後就提到了桂林就是奧蘭多的姐妹城市,然後就說到了魔術隊,接著就滔滔不絕地說起了奧尼爾……”

驚訝的海蒂偷偷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衣著和行李,看看什麼地方是否貼著NBA的標記,以便搞清楚對方是否是在刻意套近乎,“當我最終確定他確實不知道我來自NBA,而只是一個NBA球迷的時候,我知道有很多中國人非常渴望了解更多關於NBA的訊息。”

桂林之行讓海蒂意識到中國不僅僅只是一個吸引自己的魅力東方古國,而且也是NBA未來發展的重要區域。

1996年起,海蒂開始負責管轄NBA環球電視及媒體分銷業務,也正是在這一年,CCTV開始實況轉播NBA比賽。“2006、2007年賽季,在中國將會有51家電視台和電台,播放NBA比賽和相關節目,NBA的中文官方網站瀏覽次數已經達到每月1.28億次,占了NBA網站全球瀏覽量的20%,”海蒂介紹,“現在中國已經是NBA最大的海外市場。”

海蒂很清楚這其中的前因後果,看NBA的中國人越多,NBA在中國的生意便越好做。實際上,這樣的道理,NBA主席大衛·斯特恩多年前便已經在踐行,17年前,為了能為央視免費提供比賽錄像,這位NBA大老闆不惜屈尊在央視大門口整整等了一個多小時。今天,雖然NBA在中國已經頗受歡迎,然而海蒂在選擇合作夥伴的時候,首先的條件必須是“能夠將NBA帶到更廣大的領域中去”,而不是合作金額的多少。

NBA中國商業數字

1979年,NBA總冠軍球隊華盛頓子彈隊(現時的華盛頓奇才)首次遠赴中國,此後,NBA先後在香港、北京及上海設立辦事處。

2006-2007賽季,NBA在中國將有51家電視台及電台合作夥伴,每星期播出10場賽事(共316場)。

NBA在中國一共有16家合作夥伴,其中包括百威啤酒、中國移動、海爾、宏耐地板、聯想、李寧、新傳體育等眾多本土企業。

中國共有2200多家零售店售賣NBA的消費產品,去年在中國共售出超過4億件印有NBA品牌的產品,預計2007年的銷售量來年會有30%增長,超過2000萬美元。

中國是斯伯丁籃球(NBA比賽指定用球)在北美以外最大的市場,預計全年能售出1億個。

1999年5月面世的NBA中文版官方雜誌《NBA體育時空》,現時銷量每期約25萬本。2003年1月NBA授權的中文版雜誌《灌籃雜誌(InsideStuff)》面世,現時的發行量為每期48萬本。

人物事跡

作為商業推廣人的海蒂

解讀NBA商業邏輯

“按照我們的習慣,在我們開始談話之前你要先帶上這個,”初次見面剛剛交換過名片,記者還沒有落座,海蒂已經從自己隨身小包中拿出了一個NBA小徽章遞了過來,緊接著就是一句,“你是我們的球迷么?”

在大多數人眼中,NBA基本上就等同於精彩的籃球比賽,但在海蒂來說,NBA顯然不僅僅只是籃球賽那么簡單,電視轉播、商業合作夥伴、品牌建設、授權商品、球迷活動等無處不在的商業推廣活動,才構建起了這個全球商業化最為成功的體育聯賽。對於外人來說,這其間所包含的嚴謹的商業邏

輯多少有些神秘,最能夠向大家解讀這其中的道道的,正是坐在記者對面的海蒂·尤伯羅斯。

“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從球員開始,其中包括了87位美國以外的國際球員,像姚明、諾維斯基,他們的出現讓全球越來越多的人都想看這個運動,所以我們和媒體展開了合作,尤其是電視媒體,現在還有寬頻網路。除了這些傳播渠道,我們還有一些地面活動,把這個比賽帶到球迷的身邊,去年我們有超過100名NBA球員去跟全球的球迷見面,當然,還有兩點就是NBA的合作夥伴和NBA授權產品。”說起這個商業邏輯,海蒂有些滔滔不絕,甚至忘記了停下來給旁邊的翻譯一點時間,“一切最終的目的,就是把精彩的比賽帶到全球每一位球迷的身邊,讓越來越多的人看NBA。”

NBA為她特設職位

2006年7月1日,海蒂升任NBA環球市場合作夥伴及國際業務營運總裁,有趣的是,這是一個專門為她設定的新增職位。“簡單這么說吧,NBA裡面跟商業有關事務,全部都歸她負責。”海蒂的助手這樣解釋這個叫起來十分冗長的職務。因為這個,海蒂也被人稱為NBA這個男人世界裡的“女財神”。

對於這個位置,海蒂本人顯然也十分滿意,“小時候父母是在旅遊業的,我因此有機會全球到處去走,從小就非常喜歡在各地接受各種不同的文化,那時候我就想如果有一個工作,可以做一個橋樑,把各種文化編織在一起,那就太好了,所以1994年當我發現能在NBA工作,而且主要在電視方面工作的時候,我便毫不猶豫地接受了。”

自1996年起,海蒂負責管轄NBA環球電視及媒體分銷業務,在她的領導下,NBA的比賽及節目分別通過164家電視網路,以43種不同語言,轉播至215個國家及地區,NBA真正變成了一座連線世界文化的橋樑。

傾心“姚明”和“中國賽”

37層高的NBA北京代表處,大門內牆上是醒目的姚明大幅海報。這似乎預示著,這個大個子,是幫助NBA推開中國“財富”大門的重要人物。

“喬丹是全球的籃球英雄,為NBA的普及創造了巨大的影響力,但在喬丹之後,以姚明為代表的國際球員,才是把NBA真正帶到全球各個國家的‘國家英雄’。”在採訪中,“姚明”成為海蒂口中提到的最多辭彙之一。

2002年,姚明第一次在NBA出場,代表休斯敦火箭隊迎戰印第安納步行者隊。由中央電視台轉播的這場比賽,覆蓋了中國2.8億家庭電視用戶,而全美的電視用戶,加起來只有1.6億。

2003年1月17日,第一次“姚鯊大戰”上演,這場比賽成為NBA史上常規賽收視率第二高的比賽。

在海蒂·尤伯羅斯的運作下,2004年,姚明所在的休斯敦火箭隊和薩克拉門托國王隊來到中國,分別在上海和北京進行了兩場NBA季前賽,官方普通門票價格為180元-3000元。其中,180元和380元兩檔低價位門票只占20%,而貴賓票的價格為2萬元,豪華包廂的票價則高達10萬元。僅僅是兩場中國賽,贊助商的贊助門檻竟高達1000萬美元!

“2007年,NBA季前賽將重返中國!”海蒂·尤伯羅斯透露,NBA已經確定了2007年中國賽的日程,但球隊和承辦城市仍在選擇之中。

“合作夥伴”列出豪華陣營

2006年初,在北京西單、大望路等捷運站,出現了NBA的5大巨星為NBA全球合作夥伴愛迪達聯合拍攝的新廣告“ItTakes5ive(中文廣告版“籃球是5個人的”),NBA在全球無往而不勝的體育行銷戰略,正被海蒂複製到中國市場。

2007年10月,聯想秋季促銷中大打NBA合作牌,其中單日銷售創最高紀錄的3萬台電腦機箱上,均打著NBA經典的運球LOGO。今年8月,妙脆角進行附送NBA明星卡的促銷,在1個月內,妙脆角運入中國的產品超過700噸,其外包裝上全部打上了NBA標誌

“目前,我們在中國已經有17家合作夥伴,包括中移動、聯想、李寧、海爾這些龍頭企業。”海蒂透露,在選擇合作夥伴的原則上,NBA最重要的判斷就是,必須是行業內的領軍企業。“這種企業不需要NBA幫助他們在中國打品牌,他們藉助NBA,把龐大的球迷群體變成他們的消費者。”海蒂笑著說。

據了解,2005年4月和中移動簽約後,簽約NBA的17家中國合作夥伴的門檻約為2500萬元。這意味著,在一年內,NBA僅僅通過在中國市場授權合作夥伴,就可入賬超過4億元。

海蒂還透露,目前除了和中國合作夥伴在本地展開合作外,NBA還和聯想海爾美國市場開展合作,在NBA官方電視台NBATV提供的NBA精彩集錦中,海爾的品牌標誌頻頻出現。

將“NBA”刷上農村土牆

海蒂熱衷於展示各種帶有NBALOGO的小玩意兒。甫一見面,海蒂即拿出一枚小的NBA標誌,並示意記者把它戴在衣服上。海蒂是非常注重推廣其NBA品牌和LOGO的。

海蒂表示,NBA已和移動、聯想合作,利用合作夥伴的銷售網路,去滲透中國的二、三級城市。“我們和海爾已經進行後期談判,在二、三線城市開展NBA籃球學院,NBA和海爾聯手教年輕人打籃球。我們合作的夢想,就是把NBA和籃球運動送到所有的社區,包括西部城市的社區。”NBA今年還將和愛迪達及李寧合作,在中國開設2000家NBA授權產品專賣店。“目前,在北京西單和王府井的愛迪達和李寧專賣店里,已經開闢專區銷售NBA授權產品。”

“我的希望是,有一天,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孩子在打籃球時,他們旁邊的土牆上,都刷著NBA的LOGO或者大幅廣告!”海蒂說,這將是她覺得最有意義的工作,“永遠都不會覺得枯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