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考古

海洋考古,是調查、發掘和研究古代人類從事海洋活動之文化遺存的考古學分支學科。

海洋考古學(Maritime/ Marine Archaeology)是調查、發掘和研究古代人類從事海洋活動之文化遺存的考古學分支學科。科學的海洋考古學產生的很晚,1944年,法國海軍水下工作小組發明了自攜式水下呼吸器(簡稱SCUBA ),即常規輕潛,為包括考古學在內的一切水下科學探索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證。1960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喬治?巴斯(George Bass )對土耳其格里多亞角(Cape Gelidonya)海域的古典時代沉船遺址進行調查、發掘,開創性地在水下實踐了考古學方法,標誌著水下考古技術的誕生。 此後,喬治·巴斯的海洋考古隊一直堅持地中海海域青銅時代海洋沉船的水下考古,他於1973年成立了德克薩斯A&M大學航海考古研究所,兼任人類學系海洋考古專業主任,出版了權威的《水下考古》一書。英國成立了“航海考古學會”,也先後調查、發掘、打撈了大西洋海域的一系列古代沉船,該學會編輯出版《國際航海考古與水下探索雜誌(前述IJNA)》,成為面向全世界的高水平的航海和水下考古學術交流平台。在亞太海域,英國考古學者吉米?格林(Jeremy Green)在澳洲、泰國、菲律賓海域以及我國東南沿海的工作最具影響,1973年以來的沉船考古工作已經達到20多處。
我國沉船考古長期未能全面開展的主要原因是海洋考古技術的限制。1987年我國成立了“國家水下考古協調小組”,同年成立了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1989-1990年,在青島舉辦第一屆海洋考古專業人員培訓班,標誌著當代海洋考古方法傳入我國。此後,在遼寧、山東、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先後開展了10多處宋元明清不同時期沉船遺址的水下調查和發掘,海洋考古已經成為中國考古學中最具活力的一個考古學術領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