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會寺[北京木樨園海會寺]

海會寺,位於北京市豐臺區木樨園以南,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為北京外八剎之一。現已無存。

歷史

該寺創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萬曆元年,明神宗之母慈聖皇太后命內臣增修海會寺。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卷二十七“京師敕建寺”條記載:

1935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記載了海會寺:

在永定門外沙子口迤南,該寺建於前明嘉靖十四年,明萬曆,清順治、乾隆均重修。廟基雖不甚巨,但早年香火極盛。城內外居民多重其名,每逢舊曆二、四、六、九等月,均有開放之日,迄今亦復如此,不過香客已稍減色。據傳明時神宗,於此寺受厘。蓋明沿元俗,凡帝主東宮及諸王降生,均須剃度幼童,替身出家。是以神宗初生,該寺為受厘之地。寺內所供銅刻觀音像,出於前代名手。眉目如生,衣紋合度。惟惜廟在郊外,好古者每因道遠,不願涉足耳。錄乾隆御製詩碑文於下:“城南佛宇道東陲,慶落重看綽楔碑。見說神宗受厘處,更思張相迓衡時。往來久是惜零落,構築無過葺廢頹。帝里觀瞻法輪煥,寧關修福六檀施。”

該書還刊登了海會寺的兩張照片,一張題為“海會寺”,一張題為“海會寺內銅觀音”。

如今,豐臺區木樨園以南尚有地名作“海慧寺”(即海會寺的訛寫)。該地位於南三環木樨園橋東南,南苑路及福海公園以東,光彩路以西。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