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衛星終端

海事衛星終端

海事衛星終端,是用於海上和陸地間無線電聯絡的通信衛星。

海事衛星終端
海事衛星
海事衛星,是用於海上和陸地間無線電聯絡的通信衛星。海事衛星是集全球海上常規通訊、遇險與安全通訊、特殊與戰備通訊於一體的實用性高科技產物。
海事衛星(Inmarsat)通信系統由海事衛星、地面站、終端組成。岸站是衛星通信的地面中轉站。船站就是海上用戶站,設定在航行的油船、客輪、商船和海上浮動平台上。船站的天線均裝有穩定平台和跟蹤機構,使船隻在起伏和傾斜時天線也能始終指向衛星。海上船舶可根據需求由船站將通信信號發射給地球靜止衛星軌道上的海事衛星,經衛星轉發給岸站,岸站再通過與之連線的地面通信網路或國際衛星通信網路,實現與世界各地陸地上用戶的相互通信。海事衛星除廣泛用於電話、電報、電傳和數據傳輸業務外,還兼有救援和導航業務。這個系統把船隻航向、速度和位置等數據隨時傳送給岸站,並存貯在岸站控制中心的電子計算機里,因此船隻一旦在海上遇難或船上發生緊急事件,岸站就可迅速確定船隻所在海域的具體位置並及時組織營救。這個系統也能為海上船隻導航。
傳統海事通信採用短波頻率,受電離層起伏和大氣干擾的嚴重影響,通信質量和可靠性不高。海事衛星和船站間的上、下行線路採用傳播損耗和雨致衰減相當小的L波段(上、下行為1.6/1.5吉赫),對通信十分有利。岸站和衛星間的上、下行線路又採用微波C波段,便於與國際衛星通信系統連線,實現全球範圍通信。船隻遍布在遼闊的海域裡,通信業務零星分散,所以海事衛星通信使用按需分配通信方式。

語音通信系統

上世紀90年代,銥星公司向太空中發射了88顆衛星,組建成低軌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可向地表任何地方傳輸行動電話信號。可是高昂的手機價格(每部3000美元)和通話費(每分鐘3~7美元),讓消費者望而卻步,銥星公司曾經被迫申請破產保護。可是,如今銥星公司不僅仍在正常運營,而且還能賺錢。該公司去年盈利達5400萬美元。
簡單說,銥星系統就是88顆衛星組成的一個無線電話網,讓你在地球表面的任何位置,都能打手機。這是真正的“全球通”。

數字衛星通信

通過衛星上網,其實不是新鮮事。
早在2000年,我們國家就開通了衛星上網業務,起名為“Turbo 163”。當時,新華社的報導是這樣說的:
“Turbo163”也可稱為“高速163”,是基於衛星搭建的全國性空中寬頻網路服務平台。
“Turbo163”的家庭版用戶,只要擁有一塊PCI卡和一架直徑為75厘米的接收天線,就可以享受400kbps的下行數據傳輸速率,這一速度是28.8kbps撥號調解器的14倍。上行回傳數據可以走163電信或ISP服務商
報導中的最後一句話“上行回傳數據可以走163電信或ISP服務商”,表明Turbo163隻是單向的衛星通信。下行數據(衛星到電腦)確實是通過衛星,而上行數據(電腦到衛星)還是要通過傳統的數據線,先傳給地面的ISP,再由ISP傳給衛星。
這是因為當時的技術限制,還做不到雙向通信。不過好在這個限制已經被解決了。現在的衛星上網,已經完全不需要電話線了。
有不少網友存在疑惑,電腦如何向衛星傳送數據?
以銥星為例,它距離地面的高度是765公里。網友不能理解的就是,電腦如何將信號送到765公里的高空。這該需要多大功率的信號發生器啊?家用電腦和一個小小的天線,能把信號發射到這么遠嗎?當然可以,既然銥星的手持電話可以把語音信號送上去,那么家用電腦就沒理由不能把數據信號送上去。
網友們還想知道,衛星上網對於客戶端設備到底有什麼要求,到底可以把設備做到多小。因為便攜性和隱密性,對於中國用戶有特殊意義。
在通信學中,凡是用小型設備實現衛星上網,都屬於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也就是超小型地球站。其實VSAT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無處不在了。去年四川大地震,中國聯通就向災區空投了100套VSAT設備。另外,每個證券營業部用來獲取行情數據的衛星天線,也屬於VSAT。
Inmarsat系統
Inmarsat系統由船站、岸站、網路協調站和衛星組成。下面簡要介紹各部分的工作特點:
1、衛星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空的3顆衛星覆蓋了幾乎整個地球,並使三大洋的任何點都能接入衛星,岸站的工作仰角在5°以上。
2、岸站岸站(CES)是指設在海岸附近的地球站,歸各國主管部門所有,並歸它們經營。它既是衛星系統與地面系統的接口,又是一個控制和接入中心。
3、網路協調站(NCS)是整個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每一個海域設一個網路協調站,它也是雙頻段工作。
4、船站船站(SES)是設在船上的地球站。在海事衛星系統中它必須滿足:(1)船站天線滿足穩定度的要求,它必須排除船身移位以及船身的側滾、縱滾和偏航的影響而跟蹤衛星;(2)船站必須設計的小而輕,使其不至於影響船的穩定性,同時又要設計的有足夠頻寬,能提供各種通信業務。
5、系統工作在Inmarsat系統中基本信道類型可分為:電話、電報、呼叫申請(船至岸)和呼叫分配(岸至船)。
Inmarsat系統規定在船站與衛星之間採用L頻段,岸站與衛星採用雙重頻段,數字信道採用L頻段,FM信道採用C頻段,因此對於C頻段來說,船站至衛星的L頻段信號必須在衛星上變頻為C頻段信號再轉發至岸站,反之亦然。
上網費下降95%!Google衛星上網 30億人受益
繼推出“Google Chrome”瀏覽器後,搜尋引擎巨擘Google又再向網路上中下游整合之路邁進一步,9日與滙豐銀行、國際有線電視集團“Liberty Global”合作,推出“O3b Networks”計畫,鎖定非洲及其他新興市場的網路用戶,提供衛星上網服務,進一步擴大網路使用者的數量。
“Ob Networks”意即“other3 billion (people )”(另外三十億人口的網路 ),初步涵蓋範圍為赤道南北緯度各五度的區域。未來還將擴大到非洲、南美洲其他地區,以及亞洲和中東。
三家企業目前已各自出資兩千萬美金,加上媒體顧問公司“Allen & Company”的五百萬美金,合計六千五百萬美金;未來三家公司還可能繼續投資一億五千萬美金到一億八千萬美金,最終投資金額可能高達七億五千萬美金。
“O3b Networks” 初期將向衛星製造商“Thales Alenia Space”購買十六顆低軌道衛星,為區域內地面手機基地台提供連網服務。Google替代性連網部門經理阿德勒表示,這項計畫在2010年啟用後,將可使區域內的寬頻上網費用降低九十五%。

海事衛星終端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於1982年在英國倫敦成立,目前它已是一個有79個成員國的國際衛星移動通信組織,約在143個國家擁有各類衛星通信設備,1982年便形成了以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管理的Inmarsat系統,開始提供全球海事衛星通信服務。 自2008年8月升空的第四代海視衛星系統-Inmarsat-4的成功運營,標誌著海事衛星已對85%的全球陸地面積提供無縫隙網路覆蓋, 終端設備承載最高達8600kbps的高速網際網路接入。
到目前為止,海事衛星系統和設備在我國已經廣泛地套用於政府部門、國防軍隊、新聞媒體、海關、外交、戰備通信、遠洋運輸、漁業船隊、石油勘探、應急救災、登山探險、民航客運、水利監測、野外作業等諸多領域,也有更多的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庭。

中國海事衛星

中國是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成員國之一,總部在上海交通通信中心。
中國交通通信中心副主任殷林在數月前舉行的“衛星寬頻業務套用研討會”上表示,海事衛星配備了有史以來最智慧型和最輕便的天線。該服務可滿足用戶對可靠和高質量全球網路連線和語音通訊的需求,幫助他們首次從真正意義上利用衛星寬頻方案,跨進全球寬頻時代。
據殷林介紹,目前推出的設備體積小、重量輕,安裝簡單、成本低廉、性價比高,非常實用。連線至標準的PC,並支持現有的所有系統。
殷林指出,今年7月16日是Inmarsat成立30周年。回首中國近年來交通通信事業得以迅速發展,和Inmarsat的鼎立支持是分不開的。今年2月25日,隨著Inmarsat對第四代衛星調整完畢,衛星寬頻業務已經實現真正的全球覆蓋,它所支持的衛星寬頻數據業務在全球鋪開。

海事衛星資費

在我國,海視衛星終端設備分出租與出售兩種;設備出租由中國衛通和中國電信、香港雙威通訊運營;設備出售是由中業宇通和頂尖國際兩家公司操作。
出租
1、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
入網費:無
租賃費:5000/月
上傳/下載速率:10Mbps
2、中國電信/香港雙威通訊網路
入網費:3800
租賃費:300/月
上傳/下載速率:4Mbps
出售
1.中業宇通
售價:32000元
類型:數據+語音
語音資費:免費
上傳/下載速率:4Mbps
2、頂尖國際
售價:1980元
類型:數據+電視
上傳/下載速率:2Mbps-8Mbp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