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燕壘空梁畫壁寒

浣溪沙·燕壘空梁畫壁寒是由清代時期的詩人納蘭性德 寫的是一首詞。

概況

【作品名稱】浣溪沙·燕壘空梁畫壁寒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納蘭性德

【作品體裁】詞

原文

浣溪沙-大覺寺①

燕壘空梁畫壁寒②,諸天花雨散幽關。篆香清梵有無間③。 

蛺蝶乍從簾影度,櫻桃半是鳥街殘。此時相對一忘言④。

譯文

為理解這一絲哀愁,我來到西山大覺寺前。想必來過此處的人們也無不為這裡的玉蘭銀杏而動容,無不為這裡的古塔龍潭所迷戀。現存的明代佛殿,泥灰色的木製廊檐,更是當年納蘭所詠唱的那一番“篆香清梵有無間”所不言而喻的場景。這樣的幽靜里,失去妻子兩年的容若,心仍舊像是那顆殘缺的櫻桃,另一半卻是被多情的鳥兒無情地銜走,只剩下相對的無言。納蘭詞的美,被一個殘缺的櫻桃所帶出,於是美得那么讓人心碎,美得那么地讓人垂憐。

注釋

①大覺寺:未詳何指。唯今河北省灤縣北橫山上有大覺寺(又名橫山寺),納蘭扈從出關此為必經之地,故或指此寺。又,或指今北京西北郊群山暘台之上的大覺寺。此寺始建於遼鹹雍四年(1068),初名“清水院”,後改“靈泉寺”,為金代“西山八景”之一。明宣德年(I428)重修,改名“大覺寺”。又,有謂在今河北省滿城縣北者(見黃天驥《納蘭性德和他的詞》)。 

②燕壘二句:意謂大覺寺已荒涼殘破,而在這幽閉的關隘之地,眾高僧們竟作出了頌揚佛法的無量功德,燕壘,燕巢。畫壁,繪有圖畫的牆壁。諸天,佛家語,指護法天神。佛經謂欲界有六天,色界之四禪有十八天,無色界之四處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韋馱天等諸天神,總稱之為諸天。 花雨,佛家語,謂神界眾仙為讚嘆佛說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仁王經·序品》:“時無色界雨諸香華,.香如須彌,華如車輪。”後用為贊煩高僧頌揚佛法之詞。 幽關,深幽之關隘、緊閉之關門。

③篆香句:意謂淡淡的香菸與清幽的誦經聲隱隱約約,似有若無。

④忘言:即心領神會,不須用語言表達。

賞析

這是一首紀游之作,描繪了大覺寺內外的景象。其上下片之結句是為點睛之筆,表達了幾許淡淡的傷感,不免消極,然意蘊悠然,令人回味。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州人,大學士明珠長子,生長在北京。幼好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一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