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學院人文學院

學院簡介

浙江教育學院人文學院網站截圖

學院學科特色鮮明。漢語言文字學為省級A類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為院級重點學科,語言與文化研究所被評為校級創新團隊。德育研究所是該校德育教學與研究的主陣地,社科部於2008年順利通過了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水平評估。據有關資料顯示:2005年來,學院教師共主持國家級課題4項,省部級課題21項,廳級課題21項,發表論文230多篇,出版著作15部、教材10多部。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獎1項、省部級獎3項,廳級獎6項。
學院緊緊圍繞學校的發展定位與發展戰略,不斷加強學科專業建設,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努力為社會輸送既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又有紮實的專業基礎和語言優勢的複合型人才。

學科專業

學院學科優勢明顯,漢語言文字學在省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早在2000年,該學科就被批准為省級重點扶植學科,2005年被批准為省級重點學科,是該校建設時間長、學科基礎深厚、梯隊整齊、學術力量較強的一個人文基礎學科。依託該學科,學院成立了語言與文化研究所,並於2008年被評為校級創新團隊。今年,中國古代文學又被學校批准為院級重點學科。
學院重視專業課程建設,下設有漢語言文學(師範)、對外漢語(非師範)本科專業,文秘和文化事業管理高職專科專業;擁有《現代漢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3門校級精品課程,5門院級精品課程,5門院級重點課程;8項校級教改項目。
在學校特色發展的戰略思想指引下,學院在現有的辦學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將組建中西文化研究所,擬建涉外高級文秘、涉外文化事業管理和人文教育等本科專業。

師資隊伍

學院師資力量較強。據有關資料顯示:有專任教師3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5人,博士11人(含博士後4人),在讀博士5人。師資隊伍學緣結構合理,教師分別畢業於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國內著名學府。年齡結構最佳化,35歲以下的教師占32.71%,36-45歲占40.63%。特別是省級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字學,學科梯隊完整,學科組現有教授5人,兼職教授1人,副教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8人。
這支隊伍擁有良好的師德風範,教學、科研實力較強。教師中有7位教授分別在中國邏輯學會、中國世界近代史學會等學術研究團體擔任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等職務。3人進入“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4人獲省青年教師獎勵資助項目,5人入選學校高層次人才梯隊第三梯隊,3人入選校高層次人才梯隊第四梯隊;1人被評為校級“教壇新秀”,8人次獲校優秀教學獎二三等獎,1人獲校級“師德標兵”榮譽,5人次獲學校“三育人”先進個人。

學術研究

學院歷來重視學術研究,把加強科研實力作為學科專業可持續發展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與保證。學院積極培育創新團隊,成立漢語言與文化研究所、德育研究所,利用團隊優勢拓寬思路,增強科研實力。漢語言與文化研究所已經形成了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語言邏輯、方言學、漢語史、語文教學研究等五個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並在省內學術界擁有一定的影響力。
學院學術團隊較強,科研成果頗豐。2005年以來,教師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21項,廳級項目21項。公開出版專著15部,出版教材20多部,在《古漢語研究》、《文史》、《語言文字套用》、《世界歷史》等國內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70多篇,並有多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全文轉載,還有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轉摘。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獎1項、省部級獎3項,廳局級獎6項。

學生培養

學院堅持以育人為根本,堅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在成人學歷教育、繼續教育、普通本專科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果,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培養培訓了一大批學有專長的人才。1984年以來,中文、政教、歷史專業已培養成人專升本學生萬餘人,先後完成省級跨世紀語文、歷史、政治教師培訓,語文特級教師、省級語文學科帶頭人等培訓班的培訓任務,在全省中國小的語文、政治、歷史、思想品德等課程教學與改革中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畢業的學生中有特級教師、大學教授等30餘人。
1994年開始與浙江師範大學聯合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已培養學生540名。這當中已有多人獲得省、市、區優秀教師、骨幹教師、教壇新秀、名師等榮譽稱號,約有10%的學生考上研究生、公務員或在高校任職。他們在各自工作崗位上表現突出。如96政教班鈄利珍同學榮獲省高校“教壇新秀”、94中文班葉朝陽同學現為溫州大學城市學院黨委副書記。
與此同時,學院還為社會輸送了文秘、文化事業管理高職專科生750多名,高職學生也廣受用人單位的好評,近三年來學院就業率均達 95% 以上,2009年畢業生簽約率達到了93%。

特色學科

省高校A類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字學
漢語言文字學是在原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普通語言學、語文教學四個二級學科及其他相關學科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1997年以現代漢語為主體的“現代漢語語言學”被遴選為首批校級重點學科,同年被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授予“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2000年被批准為省級重點扶植學科,2005年被批准為省級重點學科。該學科屬該校建設時間長、學科基礎深厚、梯隊較為整齊、學術力量較強的一個人文基礎學科。據有關資料顯示:學科組有教授5人,兼職教授1人,副教授2人,講師3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8人。主持國家級、省級科研、教研項目12項,獲國家、省部級優秀成果獎等14項,出版專著、教材等30多部,在《語言研究》、《古漢語研究》、《語文研究》、《修辭學習》、《語言文字套用》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30餘篇。曾成功舉辦三次全國性學術研討會:2003年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套用學術研討會、2007年語言與認知學術研討會、2009年中國邏輯學會語言邏輯和符號學學術年會,在語言學界產生了廣泛影響。學科組成員積極參加國際會議、訪問、進修,與國內知名學者交流頻繁,有穩定的合作渠道。在長期的建設發展中,該學科已經形成了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語言邏輯、方言學、漢語史、語文教學五個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