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業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學院現有教職工近90名,其中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占90%,占教師人數3/4以上的中、青年教師中90%具有博士、碩士學位。從事實踐技能培訓的指導教師多數具有高級技工和技師資格。


學院現有教職工近90名,其中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占90%,占教師人數3/4以上的中、青年教師中90%具有博士、碩士學位。從事實踐技能培訓的指導教師多數具有高級技工和技師資格。
學院現有教育技術學、職業技術教育學、教育經濟管理學三個學科和職業教育研究所、教育技術研究所兩個研究所,以及實驗與技能訓練中心。目前有職業技術教育和教育技術學2個碩士點,機械電子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套用技術3箇中職碩士專業;機械工程教育、電氣工程教育、建築工程教育、計算機套用教育、旅遊管理教育和教育技術學等6個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國際金融與貿易、公共事業管理等5個普通專升本專業;計算機技術套用、機電技術套用、文秘、建築工程與材料、環境治理與保護、電氣技術等6個高等職業技術專科專業。自1985年招收第一屆本科生以來,學院已為國家培養了本科畢業生1600餘名;1994年開始招收高職專科學生,目前在校本專科學生已近1500名。以上專業,學院均設有相應的專業教研室和實驗室。學院還設有計算機實驗室,供學生進行教學實踐和技能培訓。
在完成全日制職業技術本、專科學歷教育的同時,學院還積極開展多種層次的職業技能培訓。該院是機電部全國數控培訓網路成員單位(即全國數控培訓網路杭州分中心),是浙江省勞動廳定點的維修電工、機械製圖工、分析工等8個工種的技術工人技能培訓考核單位。省勞動廳正式批准成立的我省第一家浙江省電工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1997年7月正式在該院掛牌。浙江省教委1998年2月在該院掛牌成立“浙江省職業教育師資培訓中心”,負責組織指導全省職教師資培訓工作,1999年開始舉辦全省職教師資的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教學,首次開辦的是計算機套用和機電一體化兩個專業,2000年教育部批准該院為“全國重點建設的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
學院為了拓寬辦學渠道,擴大和提高辦學效益,為社會多作貢獻,在黃岩設有附屬職業技術學校,在諸暨和黃岩分別設有成人大專學歷教學點。還在杭州、舟山、嘉興、金華、衢州、台州等地均設有教育實習基地。
幾年來,學院的教師承擔有國家、省自然科學基金,863高科技項目及化工部等國家部委和廠校協作科研、技術開發項目50餘項,獲獎20餘項,其中《工程建設中的智慧型輔助決策系統的套用研究》在1995年獲原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高等工科院校創辦工程技術師範教育的認識與實踐》項目獲1997年浙江省教學成果二等獎。近幾年,教師在教學的同時結合科研撰寫學術論文,公開發表的有350餘篇,主編出版教材專著20餘部。
前幾年,學院作為國家首批接受世界銀行職教項目貸款和浙江工業大學唯一接受外資貸款的院(系),接受了世界銀行100萬美元貸款,用於添置職業技術教育所必需的儀器、設備,大大改善了教學條件及學生的實踐技能訓練條件,同時亦增加了教師的科研實力和活力。 “九五”期間,學校還投入500萬元,建設機械、電子兩個工程教學中心,成為機械、電子兩類學生在校內綜合訓練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基地及對外進行社會服務的視窗。學院還多次派遣優秀教師去美國、德國、英國、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講學和進修,開展廣泛的國內外學術交流;同時也先後邀請了德國、美國、丹麥、韓國、緬甸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職業教育專家、教授前來講學、座談。學院還參加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亞太地區職業教育經驗交流會,接受了歐共體職教考察團、香港職教考察團考察訪問。學院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就業教育與培訓中心建立了長期友好協作關係
幾年來,學院堅持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始終把“一切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注重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全院凝聚力不斷增強,形成“團結、敬業、自強、奉獻”的良好院風。1997年以來學院連續三年被學校授予“校園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優勝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學院到2010年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思路是:以教育學一級學科為支撐,以心理學、管理學學科為補充,以職業技術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等學科為發展重點,以教育科學與工程技術結合為特色,建成擁有全國重點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全省職教師資培訓中心、全省職業教育科研信息中心、浙江工業大學遠程教育中心的、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全國知名的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