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蘇落薹草

流蘇落薹草

流蘇落薹草,根狀莖短,木質。稈叢生,側生,基部具淡褐色的葉鞘。花果期5-11月。產於湖南、廣西、貴州;生於疏林下,山坡陰濕處、山谷或溝邊。

基本信息

物種信息

流蘇落薹草 Carex densefimbriata Wang et Tang ex S. Y. Liang
中國植物志系統位置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莎草目 Cyperales
莎草科 Cyperaceae
薹草亞科 Caricoideae
薹草族 Cariceale
薹草屬 Carex
復序薹草亞屬 Subgen. Indocarex
花葶薹草組 Sect. Hemiscaposae
中國植物志>> 第12卷
流蘇薹草 密緣毛薹草(植物分類學報)
Carex densefimbriata Wang et Tang ex S. Y. Liang in Act. Phytotax. Sin. 24 (3): 240, fig. 1, 1986, 貴州植物志, 8: 633, 圖版199: 5, 1988.

相關變種

流蘇薹草(原變種)var. densefimbriata.
根狀莖短,木質。稈叢生,側生,高30-80厘米,三棱形,粗1.5-2.5毫米,密被短粗毛,極少無毛,基部具淡褐色的葉鞘。葉基生和稈生;基生葉數枚叢生,通常短於稈,少有長於稈;葉片狹橢圓形、狹橢圓狀披針形或狹橢圓狀倒披針形,長25-40厘米,寬2.8-4.5厘米,兩面無毛或下面粗糙,沿中脈疏被短粗毛,具3條隆起的脈和多數細脈,基部漸狹並常下延至葉柄,邊緣密生流蘇狀長硬毛,頂端漸尖;葉柄長2-20厘米,被疏或密的短粗毛;稈生葉退化呈佛焰苞狀,下部綠色,上部淡褐色,邊緣密被長硬毛。苞片佛焰苞狀,與稈生葉近同型。圓錐花序復出,具2至數個呈傘房狀的支花序;支花序近傘房狀,單生或雙生,輪廓為三角狀卵形,長1.5-2.5厘米,寬2-3厘米;支花序柄纖細,長4-8厘米,密被短粗毛;支花序軸亦密被毛;小苞片鱗片狀,長圓形,頂端鈍,長2.8-4毫米,膜質,背面密被短粗毛。小穗4-12枚,水平開展,兩性,雄雌順序,卵形至長圓形,長5-10毫米;下部的穗柄長3-7毫米,向上者漸短;雄花部分的輪廓為長圓形,長於或等長於雌花部分;雌花部分具4-10朵密生的花。雄花鱗片長圓狀披針形,長3-3.5毫米,頂端漸尖,中間淡綠色,兩側淡褐白色,密生褐色斑點和短線;雌花鱗片卵狀長圓形,長2.8-3毫米,頂端鈍,紙質,兩側褐白色,密生褐色斑點和短線,中間淡綠色,具1條中脈。果囊稍長於鱗片,斜展,橢圓形,三棱形,長3-3.5毫米,淡黃白色,有時疏生褐色斑點和短線,腹面具2側脈,基部幾無柄,頂端收縮成中等長的喙,喙長為果囊1/2稍短,喙口斜截形。小堅果橢圓形,三棱形,長約2毫米,成熟時褐色;花柱基部增粗,柱頭3個。花果期5-11月。
產於湖南、廣西、貴州;生於疏林下,山坡陰濕處、山谷或溝邊,海拔300-1400米。模式標本采自廣西興安貓兒山。
22b. 粗毛流蘇薹草(變種)
var. hirsuta P. C. Li in Acta Phytotax, Sin. 37 (2): 162, 1999.
葉背面密被短粗毛與原變種區別。
產於湖南、貴州;生於山谷草叢中。模式標本采自湖南安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