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木計程法

16世紀初,當時的航海大國荷蘭的的海船上也曾採用流木法是用計量流木通過一個船長的時間來核算航速和航程。 稍後,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使用沙漏計程法海里/小時)。 16世紀初,當時的航海大國荷蘭也出現過流木計程法,是用計量流木通過一個船長的時間來核算航速和航程。

流木計程法是古代的一種航海計程方法。我國古代人民最先創造了流木計程法,並套用於航海活動,據3世紀中國三國時代東吳萬震的《南州異物志》記載,流木計程法具體操作如下:在船頭把木塊投入海中,然後向船尾跑去,其速度要與木塊同時從船頭到達船尾,以測算航速和航程。
16世紀初,當時的航海大國荷蘭的的海船上也曾採用流木法是用計量流木通過一個船長的時間來核算航速和航程。稍後,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使用沙漏計程法海里/小時)。我國古代三國時代用流木法進行航海計程:在船頭把木塊投入海中,然後向船尾跑去,其速度要與木塊同時從船頭到達船尾,以測算航速和航程。
16世紀初,當時的航海大國荷蘭也出現過流木計程法,是用計量流木通過一個船長的時間來核算航速和航程。稍後,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被沙漏計程法所替代。
(施鶴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