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腦正氣方

簡介

一、見氣短乏力、肢軟神疲、偏身麻木、癱肢腫脹等,益氣活血而治之。
二、見偏癱日久、短氣乏力、耳鳴目糊、腰酸膝軟、失眠多夢、肢體麻木、筋肉抖顫等,補養肝腎而治之。
三、見頭昏眩暈、神志恍惚、肢體麻木、運動不利、胸脘滿悶、食少納呆等,健脾化痰而治之。
以上諸症,曾祥斌中醫診所根據中風后遺症之病因病理,辨證論治,快速消除不適之症。“活腦正氣方”具活血散瘀、祛風醒腦、通經活絡,補益元氣之功效,激活受損腦組織活性,疏通腦血管,溶解血栓,醒腦開竅,治癒中風后遺症,讓患者重獲健康。

說明

【藥品名稱】活腦正氣方
【主要成分】當歸、川芎、地龍、紅花、甘草、桃仁、桑枝、蜈蚣等黔嶺野生藥材。
【功能主治】中風后遺症
【性狀規格】飲片袋裝,190g/付。
活腦正氣方活腦正氣方

【產品用法】1、將本方藥材放入砂鍋,加入1500~2000毫升的冷水;
2、將砂鍋置於爐上,用大火煎煮至水沸,再轉為小火;
3、以小火煎煮至藥湯剩下500~600毫升即可關火;
4、將煎好的湯藥(500~600毫升)分早中晚三次餐後服用,湯藥冷卻後可加至熱溫再服用,每次150~200毫升;
5、本方每日一付,使用十五付為一療程。
【注意事項】1、服藥期間忌菸酒、辛辣食物;
2、加強營養,注意休息,堅定治療信心;
3、必須堅持按療程用藥,不能隨意增添藥物一同服用或自行撰改藥方,不能半途而廢或時斷時續;
4、高血壓、高血糖、嚴重胃病、術後病情不穩定者和孕婦慎用。

成分說明

川芎:昔人謂川芎為血中之氣藥,辛散行氣、祛風通達、止痛等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廣泛,祛風止痛、安撫神經的療效甚佳,可治風濕痹痛、頭風頭痛等症。
地龍:具清熱定驚,通絡平喘的功效;主治高熱神昏、驚癇抽搐、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動風抽搐等症。配伍益氣行血藥常用於氣虛血瘀,經絡不利,偏癱失語者。
紅花:味辛、性溫,歸心、肝經。氣香行散,入血分具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的功效,孕婦慎用。主治中風癱瘓、中風偏竣、關節疼痛等症。
甘草:補益中草藥,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具有增強免疫的功能,用於脾胃虛弱,四肢攣急疼痛,心悸氣短,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等。
桃仁:活血祛瘀,用於癓瘕痞塊,跌扑損傷,孕婦慎用。桃仁煎劑有抑制體外血栓和纖維促進的作用,而減少後遺症出現的幾率。
蜈蚣:具有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能。常用於改善抽搐痙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傷風症等症狀。

藥用過程

第一步:藥效直達病灶,改善症狀,修復受損腦神經。
 “活腦正氣方”藥效通過刺激經絡,直達瘀阻,靶向性穿透細小脈絡,改善微循環,疏通病灶深處的瘀堵,增加腦組織神經活性,修復大腦和肢體傳導受阻神經系統,解凝化瘀滯,緩解神經傳導阻滯,修復受損腦神經。
第二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諸症,激活腦傳導神經。
“活腦正氣方”藥效強勁持久作用,加速血液流轉速度,快速消除血虛、語言障礙、半身不遂等症狀,降低血壓和血液粘稠度,溶解沉積在血管壁上的脂塊,修復和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恢復血管彈性,抑制血栓形成,恢復患者肢體和語言功能。
第三步:增強機體免疫力,標本兼治,徹底治癒防止復發。
“活腦正氣方”一方面藥效通過血管、經絡雙疏通,使淤滯氣血通暢,筋脈得以調養,從根本上鞏固體質,有效改善人體內環境,促使機體代謝運行順暢,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另一方面活腦正氣方,去表征、除實症,標本兼治,最終徹底治癒中風后遺症,杜絕復發。

藥物特色

特色一:野生道地藥材配伍,組方溫和高效,安全可靠
 曾氏祖傳中醫藥驗方“活腦正氣方”,精選苗疆野生道地藥材配伍,並結合中醫苗藥特色之古法炮製而成,組方溫和高效,天然安全,相較普通藥材配伍更勝一籌。患者經服之,直達病灶,屢見奇效,使無數病患擺脫中風后遺症的折磨。
特色二:曾氏中醫秘方,藥效直達病灶,徹底消諸症。
曾醫師結合師學和中醫藥之精髓,加以50年的臨床經驗,秘製成方“活腦正氣方”。經水煎內服,直達病灶,可產生強勁持久的藥理作用,增加腦組織神經活性,修復大腦和肢體傳導受阻神經系統,循序調節陰陽平衡,內外治理,消諸症而告別中風后遺症頑疾。
特色三:藥效強勁持久作用,增強免疫力,徹底治癒防復發
“活腦正氣方”在消除中風后遺症諸症的同時,還作用於機體的免疫系統,增強免疫功能,並形成抗體,從而杜絕病邪再次入侵,防止中風后遺症的復發,使患者真正遠離疾病痛苦,恢復健康正常的生活。

日常護理

1、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應積極指導和輔助其進行功能鍛鍊,從簡單的屈伸開始,要求活動充分,合理適度,避免損傷肌肉和關節,並配合按摩患側肢體,促進患肢血液循環,以利功能恢復。  
2、語言不利:語言障礙的病人情緒多焦慮,儘早誘導和鼓勵患者說話,耐心糾正發音,由簡到繁,堅持不懈。 
3、口角歪斜:臨床上常見患側眼瞼閉合不全,口角下垂、流涎,不能鼓腮、皺額、閉眼。病人常產生消極情緒,失去治療信心,應給予精神鼓勵,舒其情志,鼓勵其多做眼、嘴、面部運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