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府街道

洮府街道

洮府街道位於吉林省白城市 洮南市,地處東經122°39′17〞至122°51′35〞。洮府街道地處東北平原腹地,這裡歷史悠久、物產豐富、交通便利。幾年來,該鄉先後在長白路、洮突路兩條幹路沿線建成兩個奶牛專業養殖小區,總計投入近10萬元用於奶牛養殖補助。

基本信息

街概況

洮府街道位於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地處東經122°39′17〞至122°51′35〞、北緯45°17′45〞至45°
23′25〞。面積91.4平方千米。人口18832人。轄北郊村、南郊村、西郊村東郊村、橋南村、萬福村、永勝村、福勝村、長龍村、增勝村共10個村。原為洮府鄉,因位於洮南鎮郊得名。在滿清時是蒙古族人遊牧地,民國時期此地分別歸洮南市政公所,東好保、立業保、大通保分轄。偽滿時期這裡分別歸洮南街公所,大通村公所,黑水村公所分轄,1946年土改後這裡分別歸洮南縣城、關區、大通區三區分轄。1956年合作化時,撤區劃鄉,這裡大部歸洮南鎮,另一部分歸大通鄉轄。1958年公社化後,歸洮安縣紅光公社轄。1962年,從紅光公社分出,成立城郊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城郊鄉。1984年更名為洮府鄉,2005年撤洮府鄉設立洮府街道辦事處。近年來,街道實施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科技進步,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大身發展種植業、養殖業,不斷壯大經濟,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種植業

洮府街道地處東北平原腹地,這裡歷史悠久、物產豐富、交通便利、人民勤勞、民風淳樸、是一塊富饒美麗有待
開發的寶地,這裡有哈達的深情和友誼的金橋,這裡日照充足、年降雨量豐富、無霜期長,並且這裡的農民有多年種植辣椒的豐富經驗和歷史,這裡盛產的金塔紅乾椒獲得了國家級綠色名牌產品,深受國內外客商的歡迎,“金塔”牌紅乾椒已經遠銷到韓國、日本、新加坡、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和21個省、市、自治區。這裡是吉林省白城地區辣椒的發源地及集散地,擁有東北最大的辣椒專業交易市場,被譽為中國紅乾椒之都,辣椒是這裡的主導產業,獨有的自然環境為辣椒提供了理想的生存條件,這裡的辣椒質量好,貨源充足,純產地供應,每年的9月紅鮮辣椒大量上市,紅乾辣椒11月大量上市。街道為加強基地建設,提高原料供給能力,實施“科技興椒”戰略,不斷提高辣椒產業科技水平,實力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產加銷緊密銜接。在加快形成推動辣椒產業發展的工作合力上逐步形成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區域優質辣椒產業帶。

養殖業

洮府街道又是地處城市近郊,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大部分農戶專門從事畜禽養殖業,其中包括現已初具規模的
奶牛養殖業,2003年以來,洮府鄉積極回響市里“牽著奶牛奔小康”的號召,努力扶持發展奶牛產業,使這項產業不斷壯大。幾年來,該鄉先後在長白路、洮突路兩條幹路沿線建成兩個奶牛專業養殖小區,總計投入近10萬元用於奶牛養殖補助,同時在用地、信貸、技術等方面認真為養殖戶做好無微不至的服務工作,極大調動了廣大民眾養殖奶牛的積極性。目前,全街道奶牛總數近3000頭,奶牛養殖戶118戶,建成了拉閥式機械擠奶站兩個,提桶式擠奶站3個,日產鮮奶突破10噸,年產值900多萬元,奶牛養殖業極其相關配套產業已成為洮府經濟成長的有效途徑之一。街道採取具體工作措施,加大奶牛養殖戶的科技培訓力度,提高繁育、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疾病醫治等環節的科技含量,增強奶牛養殖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抵禦各種風險的能力。街道以招商引資和固定資產投資軟環境不斷最佳化為契機,大力發展與奶牛產業相配套的農產品加工業和銷售業。並以繁為主,以引為輔,逐步實現規模養殖,促進全街道奶牛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