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衛[天天向上設計事務所創立者]

洪衛,出生於1971年,從國小畫,自1991年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設計工作。其作品多以中國文字和古漢語文化為元素,獲得很多人的贊同,屢獲國內外大獎,其中包括2004年國際商標標誌雙年獎、2005年香港設計師協會獎優異獎等,現擁有自己的設計事務所“天天向上”事務所。

洪衛,出生於1971年,從國小畫,自1991年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設計工作。其作品多以中國文字和古漢語文化為元素,獲得很多人的贊同,屢獲國內外大獎,其中包括2004年國際商標標誌雙年獎、2005年香港設計師協會獎優異獎等,現擁有自己的設計事務所“天天向上”事務所。

設計要談錢,不能裝清高
洪衛從國小畫,大學畢業以後開始做設計,到現在已經15年了,但是展會的名字叫“十年”,洪衛解釋說:“我近十年才開始成熟起來。”他說,成熟是因為原來自己想像設計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和喜好去做,後來發現不是,設計是有市場性的,如果沒有市場,設計也不存在。“我們設計出來的東西,最終都要賣出去才能體現價值,不能脫離錢來談設計,我不贊同這樣裝清高。”洪衛直截了當地說,“設計帶有商業性質,這也是設計跟畫畫的最重要區別。”他說畫畫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畫,而設計要考慮到客戶的要求,因此完全沒有畫畫的那種自由。
對於中國設計市場的現狀,洪衛毫不隱諱地說:“中國的大眾沒有審美能力。”他說,沒有審美能力的大眾不能帶來強勁的市場,中國優秀的設計師不少,但沒有市場,設計師也無法做下去。
洪衛作品。
打散文字,靈感再現
洪衛的作品中不乏中文字型或者古漢語文化的痕跡,他坦言自己是個很熱愛中國古文化的人,喜歡把中國這種古文化融入到設計中去,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喜歡古文化是單純的因為年代久遠的好東西,可以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只有耐看的作品才能算是好的設計。”洪衛說,“就像很多老歌,我們百聽不厭的都是好歌,起碼經受得住我們的考驗。”比如展廳中展出的一幅“井中月”商標就很特別,它把這三個字打散成好幾部分,然後再把它們隨意混合到一起,既可以看出是“井中月”三字,又充分體現了井水漣漪把水中映像輕輕搖散的意境。
其實隨著近年來的復古風潮,很多設計師都在研究傳統文化,洪衛說:“現在很多人都只是單純的模仿,並不能把傳統文化的精髓描摹出來。”洪衛說,如果要把傳統文化加入到新的設計中去,相反要敢於打破傳統,敢於反一些老規矩、老形式,注意傳承箇中的意境精髓。
“多點觀察生活中的事物,靈感往往都從身邊小事中閃現。”洪衛指著一幅自創字型設計說,字型是簡約體,就是把漢字中的某一部分去掉,仍然可以辨析出這些漢字。洪衛說道,他有一次去逛街時,看到街上貼的招貼很多被撕了,心裡想:“為什麼有些漢字減少了,仍然能夠認出來呢?會不會創作出一款更簡約的字型,會是一種新東西。”結果創造出來效果大好,甚至入選了北大方正字體設計大賽。
還有一次,洪衛為大涌的紅木家具做商標設計,因為他對紅木家具十分不了解,因此連做了一個月,還是沒頭緒,後來專門還為了尋找靈感,停工,大量查閱紅木家具的資料,最後才想出把“大涌”兩個字和最經典的紅木家具明朝圈椅結合起來,成了最滿意的作品之一。這次設計過後,洪衛深深地體會到生活中對素材的收集,對設計靈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