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村

津南村

津南村位於重慶南開中學內,始建於1936年。抗戰時期張伯苓、馬寅初、柳亞子等名流要人寓居於此,是當時文化教育界的社交活動中心。其間,毛澤東、周恩來等也常到津南村看望張伯苓等文人。

雨後津南

津南村來源

愛國教育家張伯苓一生致力教育,先後創辦南開中學、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及重慶南開中學,成為中國私人辦學的典範。1935年11月,張伯苓先生赴四川考察教育。考察後,張先生決定在重慶興辦一所中學。1936年8月,學校建成取名南渝中學。1937年“七七”事變不久,南開被侵華日軍炸毀,舉校南遷。嗣後,抗戰爆發,平津淪陷,天津南開中學部分師生入川繼續學業,1938年12月南渝中學更名為重慶南開中學。南開大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先是奉命合組長沙臨時大學,後遷昆明改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在此之前,張伯苓還在重慶沙坪壩新建南開中學一所。為了紀念在天津本部的津南,特在重慶南開校園內仿北方四合院修建了小型的建築群,稱津南村。當時是教職員工的宿舍,抗戰期間張伯苓、馬寅初、柳亞子、劉興智等名流要人寓居於此,是當時國民政府文化教育界的社交活動中心。國共重慶和平談判期間,毛澤東、周恩來等共產黨領導人曾到津南村看望張伯苓等文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