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悲

明·汪道昆(1525-1593)著,明代戲曲家。字伯玉,號南溟,又號太函。

原文

(新都伯玉汪道昆撰琅琊敬美王世懋評西湖野君徐翽、堯臣黃之堯閱)

〔末上〕【臨江仙】(金谷園中生計拙,高陽池上名流,山公任放是良謀。歌聲中夜發,酒債幾時勾?)

(漢水悠悠東到海,繁華總是浮漚,趁他未白少年頭。樽前宜粉澤,座上即丹丘。部中更有一段新詞,名《洛神記》。小子略陳綱目,大家齊按宮商。)

帝子馳名八斗,神人結好重淵。鄴下風流遺事,郢中巴里新篇。〔旦扮洛神上〕

【步步嬌】白抃紅蓼清川上,風起濤聲壯。懷人各一方。脈脈窮愁、昭昭靈響,何處斷人腸?斜陽煙柳憑欄望。

(美女嬌且閒,高門結重關,容華艷朝日,誰不希令顏。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妾身甄后是也,待字十年,傾心七步。無奈中郎將弄其權柄,遂令陳思王失此盟言,嘉偶不諧,真心未泯。後來郭氏專寵,致妾殞身,死登鬼錄,誰與招魂?地近王程,寧辭一面。將欲痛陳顛末,自分永隔幽明。畢露精誠,恐乾禁忌。如今帝子已度伊闕,將至此川,不免托為宓妃,待之洛浦。正是:漢主不須求地下,楚妃準擬到人間。明珠翠羽何在?〔小旦二人上〕川上孤鴛鴦,哀鳴求匹儔。我願執此鳥,惜哉無輕舟。不知娘娘有何懿旨?〔旦〕今日渡河,欲與陳思王相會。你每捧百和香、持七寶扇,同我去走一遭。〔小旦〕理會得。〔旦〕我想那陳思王呵!)

【好姐姐】他是皇家麒麟鳳凰,華國手,還須天匠。建安詞賦,伊人獨擅場。〔合〕長瞻仰,歸來旌節雲霄上,悵望關河道路長。(〔小旦〕曾聞織女渡河,不意今日,有此良會。)

【前腔】天孫離居自傷,弄機杼含顰悽愴。牽牛幾許,今來河漢旁。〔合前〕

(〔旦〕遠看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想是帝子車從。我與你且在江湄緩步,慢慢等他。也知行路難如此,未會牽牛意若何。〔虛下〕〔生陳思王,淨、醜中涓,外、末力士上〕)

【神仗兒】王程鞅掌、王程鞅掌,君恩駘蕩。歇馬登高馳望,極目雲沙煙莽,山歷歷,水湯湯。

(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清晨發皇邑,日夕過首陽。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泛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顧瞻戀城闕,引領情內傷。寡人應詔入朝,言歸東國,方從伊闕,來到洛川。你看白日西馳,黃河東逝,車煩馬斃,前驅不行。不免在此假宿一宵,多少是好。扈從諸臣,各宜就舍,明日早行。〔眾應介〕謹奉旨。〔外末同下〕〔生〕你看雲光未暮,風致頗佳。只著中涓二人,隨我到陽林之下,縱步一會,散悶則個。〔淨、醜〕理會得。〔生〕)

【好事近】千騎出長楊,回首五雲天上。孤身去國,伊闕幾重岩障。臨淵望洋,見沙頭鷗鳥閒來往。(想我半生枉過,百事無成,怎如得那鷗鳥。)〔合〕問何如機事渾忘,一任取煙波消長。

(行到陽林,足力稍倦,不免在此倚杖片時。〔生淨醜下〕〔旦引小旦上〕侍兒,我和你到洲上,采芝去來。〔應介〕〔旦〕)

【前腔】徜徉,步屟(xiè)水雲鄉,且和伊采采中洲平莽。雲英五色,芝草叢生彌望。猗蘭暖香,折芳華欲寄同心賞。〔合〕涉江流已沒紅梁,具河舟又無蘭槳。

詳解

(〔生淨醜上〕〔生〕豎子,那河洲之上,有一麗人,你得見否?〔淨醜〕不曾見。〔生〕你每且猜他是何等女子?直恁如此娉婷。〔淨〕我猜他又抱琵琶過別船,想是潯陽妓女?〔生〕不是。〔醜〕羅綺晴嬌綠水洲,想是江漢游女?〔生〕不是。〔淨〕清江碧石傷心麗,莫不是浣紗烈女?〔生〕也不是。〔醜〕環佩空歸月夜魂,定是嫁河伯的鬼女!〔生〕胡說!你每凡胎肉眼,怎得見國色天香!你看那女子,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穠纖得中,修短合度。芳澤無加,鉛華弗御。踐遠遊之文履,曳露綃之輕裙。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仿佛若輕雲蔽月,飄飄若流風回雪。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若非水月真人,定是玉天仙子!他在那壁廂立地,不免斂容少進,存問一番。〔旦〕侍兒,帝子玉趾親來,妾身且立下流,待他相見。〔生〕豎子,你傳言與仙子:寡人慾接令顏,傾蓋數語,肯相容么?〔傳介〕〔旦〕侍兒,你傳與君王:既辱先施,願承顏色。〔傳介〕〔生〕如此,就請相見。〔相見介〕〔生〕久抗塵容,叨陪文履。幸茲神遇,甚愜夙心。〔旦〕雅聞令譽,快睹光儀。敬拜下風,願當末照。〔生〕寡人陳思王曹植,應詔入朝,畢事之國,願聞仙子起居。〔旦〕妾乃洛水之神,居此數千年矣。〔生〕吾聞洛水之神,乃伏羲氏之女,名曰宓妃。不知是否?〔旦〕王言是也。〔生起介〕靈妃安坐,寡人少違。〔旦〕請王自便。〔生背語〕你看宓妃容色,分明與甄后一般,教我追亡拊存,好生傷感人也。)

【泣顏回】歸路洛川長,見佳人姣麗無雙。蛾眉宮樣,容華如在昭陽。你看雎鳩尚然有偶,吾曹何獨無緣?臨風悼亡,忤愁心,匹鳥河洲上。〔合〕嘆陳人何處歸藏?對靈妃願與翱翔。

(〔旦〕你看帝子,一見顏色,十分沉吟,教我無語自傷,有懷莫吐。)

【前腔】悲涼人世苦參商,(想當初呵),心違鳳卜,寵奪椒房。(〔生〕吾聞神人異道,不得相干。不意寡人有此良覿。〔旦〕妾慕君久矣,)多君倜儻,照人前玉質金章。(論君家文藝呵!)真箇是人文紀綱,發天葩揚馬還誰讓。〔合〕幾年間展轉興思,一霎時盼睞生光。

(〔生〕子好芳草,豈忌爾貽。此間既無紹介,又乏蹇修。羈旅之人,無以為好,願解懷中佩玉,少效區區。〔旦〕“美人贈我瓊瑤琚,何以報之明月珠。”妾身願奉明榼,以酬令德。〔生〕得此簡珠,敢不懷德。〔旦〕服茲良玉,豈敢忘情。〔生收介〕呀!是好明珠也呵!)

【解三酲】誰探取玄珠象罔,抵多少雜佩琳琅。我比他、英英玉色連城賞,他比我、炯炯珠胎照乘光。且休疑江妃曲渚遺交甫,端的是神女陽台薦楚王。〔合〕分明望,猶疑夢寢,恐涉荒唐。〔旦〕

【前腔】邂逅逢、東都才望,殷勤獻、南國明榼。我思他、懷中密意頻觀望,他思我、耳畔佳音遠寄將。只怕他洞房佩冷愁無極,嵒能勾合浦珠還樂未央?〔合〕分明望,心同澤畔,跡異潯陽。

(〔小旦〕告娘娘你看空山晚翠,古渡昏黃,日雲暮矣!請娘娘還宮。〔生〕才得相逢,安忍遽別?〔旦悲介〕妾身雖以私心自效,終難以遺體相從。侍人促行,就此告別。幸王自愛,永矢不忘。〔拜介〕)

【五更轉】意未申,神先愴。東流逝水長。晨風願送,願送人俱往。落日泣關,掀天風浪。丹鳳棲,烏鵲橋應無望。夢魂不斷、不斷春閨想。妾身從此別去呵!〔合〕寂寞金鋪,蕭條塵網。

(〔生〕呀!靈妃端的去了。離別永無會,執手將何時?〔旦〕“王其愛玉體,永享黃髮期。”君王尊重。〔旦小旦同下〕〔生〕可憐素手明於雪,只恐回身化作雲。洛神既去,寡人神馳力困。我想那孤館獨眠,怎捱到曉?)

【前腔】結綺窗,流蘇帳。羈棲五夜長。無端惹得、惹得風流況。半晌恩私,千回思想。(想那洛神臨去之時呵!)顰翠眉、掩玉襦增惆悵。(他既去呵,)好似天邊牛女遙相望。〔合〕一葦難杭無如河廣。

(豎子,今宵無限憂思,應難成寐。你每與我秉燭達旦,待我作賦一篇。〔淨、醜〕只今深宮傳燭、別院焚香,已多時了。請大王早回。〔生〕是如此。)

欲歸忘故道,顧望但懷愁。誰令君多念?自是懷百憂。

作者

汪道昆(1525-1593),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伯玉,號南溟,又號太函。歙(shè )縣(今安徽歙縣)人。

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任義烏知縣,歷官襄陽知府、福建副使、福建兵備道。汪道昆又兼長武略,初為義烏令,即教民習武,以備倭寇。後升任,與戚繼光參加抗倭戰爭有功,擢按察御史,升僉都御史,位至兵部侍郎。當時以詩文名海內,與王世貞並稱為南北兩司馬。

汪、王兩人也互相推奉。

但王世貞晚年卻表示他心誹太函之文而口不能言。

實際上他的詩文失之粗淺,成就不大。

汪道昆雖負文名,所撰雜劇不副所望,今存《高唐夢》《五湖游》、《遠山戲》、《洛水悲》四種,都是一折短劇,合稱《大雅堂樂府》。

詩詞歷史

它們均假傳說來寫歷史人物的愛情故事:《高唐夢》敘楚襄王夢中會見巫山神女,題材本自宋玉《高唐賦》;《五湖游》述越王勾踐平吳之後猜忌功臣,范蠡見機勇退,偕同西施歸隱太湖;《遠山戲》取漢京兆尹張敞沉溺伉儷之樂,為妻畫眉之故事;《洛水悲》寫甄后之魂化為洛水之神,與曹植了卻相思債的奇遇。

從上述四劇的內容可以看出:汪道昆的雜劇,代表了士大夫在官場生活之餘,假戲曲創作以遣興娛情的一種傾向,

所以題材範圍狹窄,多寫文人風流雅事,缺乏積極的意義。

藝術方面,雖文詞清麗委婉,但戲劇性不強。

著重抒情,曲白雅潔,然稍遜雄渾。

所以,沈德符批評它們都非當行(《顧曲雜言》)。

《大雅堂樂府》有萬曆間原刊本,卷首載有汪道昆嘉靖三十九年(1560)序,可知4劇都是汪氏35歲以前作。

沈德符在《顧曲雜言》中說他還曾看到汪道昆作《唐明皇七夕長生殿》一劇,但沒有其他可資佐證的記載。

汪道昆著作還有《太函集》120卷,存明刻本。

據沈德符《野獲編》,汪道昆託名天都外臣撰《水滸傳序》。

序中稱讚梁山英雄有俠客之風,無暴客之惡,還稱讚它的描寫藝術如良史善繪,濃淡遠近,點染盡工。

詩文集有《太函集》、《南溟副墨》、《太函遺書》、《春秋左傳節文》等。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擅長古文辭,工詩詞,詩文理論宗前、後七子,世稱後五子之一,頗受時人見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