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州

洛州

洛州,在唐代,有一個說法叫“洛州無影”。洛州即洛陽,其位置在北回歸線以北,從天文的角度講,這裡一年之中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出現“無影”的情形。所以大致可以知道,古代洛州所指的地方大多都是在河南洛陽。

簡介

歷史上曾經有過四個洛州:第一個出現的洛州是秦朝時設立的,治所在宜陽縣,就是現在河南洛陽市宜陽縣西,後來移到陝縣,就是現在河南三門峽市陝縣,再後來又移到洛陽縣,就是現在河南洛陽市東北,再後來又一次移到豐陽縣,就是現在陝西商洛市山陽縣。
第二個出現的洛州是北魏時候將司州改名,治所在洛陽縣,就是現在洛陽市東北。不久就復名為司州。東魏時又改洛州,到隋朝時候廢除。
第三個出現的洛州是北魏太和十一年以荊州,治所在上洛縣,就是現在的陝西商州。北周是改名為商州。
第四個出現的洛州是唐朝初年的時候將河南郡改名為洛洛州,治所在洛陽縣(現在洛陽市東北)。唐玄宗開元元年改名為河南府。
唐代洛陽,有一個說法叫“洛州無影”。洛州即洛陽,其位置在北回歸線以北,從天文的角度講,這裡一年之中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出現“無影”的情形。
所以大致可以知道,古代洛州所指的地方大多都是在河南洛陽。

記載

洛州,東都。開元戶一十二萬七千四百四十。鄉二百。元和戶一萬八千七百九十九。鄉八十。《禹貢》豫州之域,在天地之中,故三代皆為都邑。陽翟,夏城,禹都也。
偃師,西亳,湯都也。周成王定鼎於郟辱阝,使召公先相宅,乃卜澗水東,?水西,是為東都,今苑內故王城是也。又卜?水東,召公往營之,是為成周,今河南府東故洛城是也。至赧王獻地於秦昭襄,昭襄王立為三川郡。三川,伊、洛、河也。漢改為河南郡,後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入洛陽,遂定都焉。及董卓逼遷獻帝西都長安,盡燒洛陽宮廟,後又都焉。魏文帝受禪,亦都洛陽,陳留王以司隸校尉所掌,置司州,領河南、河東、河內、弘農、平陽五郡。晉武帝受禪,司州不改。永嘉初,劉曜叛亂,司州沒胡,後又沒於石勒。東晉穆帝永和五年,桓溫入洛陽,置河南郡。宋武帝北平關、洛,復置司州。後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六宮文武盡遷洛陽,改為河南尹。至周宣帝移相州六府於洛州,以為東京。隋文帝改六府為六尚書省,又置河南道行台省。仁壽四年,煬帝詔楊素營東京,大業二年,新都成,遂徙居,今洛陽宮是也。其宮北據邙山,南直伊闕之口,洛水貫都,有河漢之象,東去故城一十八里。初,煬帝嘗登邙山,觀伊闕,顧曰:“此非龍門邪?自古何因不建都於此?”僕射蘇威對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悅,遂議都焉。其宮室台殿,皆宇文愷所創也。愷巧思絕倫,因此製造頗窮奢麗,前代都邑莫之比焉。又改洛州為豫州,置牧。三年,罷州為河南郡,置尹。四年,改東京為東都。十四年,復置洛州。隋亂,王世充僭號稱鄭,改為司州。武德四年討平充,復為洛州,仍置總管府。其冬罷府,置陝東道大行台,太宗為大行台尚書令。九年罷台,置洛州都督府,貞觀十八年廢府。顯慶二年,置東都,則天改為神都,神龍元年復為東都。開元元年改洛州為河南府。天寶元年,改東都為東京,至德元年復為東都。
府境:東西六百二十一里。南北八到:西至上都八百五十里。東至鄭州二百八十里。東北至懷州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陝州三百五十里。東南至汝州一百七十里。東南取?嶺路,至陽翟縣二百四十里,從縣至許州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自瓷器,綾。賦:絹,綿。
管縣二十六:洛陽,河南,偃師,緱氏,鞏,伊闕,密,王屋,長水,伊陽,河陰,陽翟,潁陽,告成,登封,福昌,壽安,澠池,永寧,新安,陸渾,河陽,溫,濟源,河清,汜水。河陽等五縣,今權隸河陽三城節度。
洛陽縣,赤。郭下。本秦舊縣,歷代相因。貞觀六年,自金墉城移入郭內毓德功,今理是也。神龍初改為永昌,尋復舊號。
故洛陽城,在縣東二十里。按華延亻雋《洛陽記》云:“洛陽城東西七里,南北九里。洛陽城內宮殿、台觀、府藏、寺舍,凡有一萬一千二百一十九(門)
〔間〕。自劉曜入洛,元帝渡江,官署里閭,鞠為茂草。後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幸洛陽,巡故宮,遂詠《黍離》之詩,為之流涕。觀《石經》。仍定遷都,而經始洛京。十九年九月,新都始立,於是六呂文武,盡遷洛陽。”
洛水,在縣西南三里。西自苑內上陽之南イ漫東流,宇文愷築斜?是束令東北流。當水沖,捺堰九折,形如偃月,謂之月陂,今雖漸壞,尚有存者。
河南縣,赤。郭下。本漢舊縣,後魏靜帝改為宜遷縣,周宣帝復為河。隋仁壽四年,遷都,移縣於東都城內寬政坊,即今縣是也。永昌元年,以明堂初成,改合宮縣,神龍初復舊。二年復為合宮,景?初復舊。
洛水,在縣北四里。
伊水,在縣東南十八里。
?水,在縣西北六十里。《禹貢》曰:“伊、洛、?、澗,既入於河。孔安國注曰:“出河南北山。”《水經》云:“源出河南?城縣北。”今驗水西從新安縣東入縣界。
天津橋,在縣北四里。隋煬帝大業元年初造此橋,以架洛水,田入纜維舟,皆以鐵鎖鉤連之。南北夾路,對起四樓,其樓為日月表勝之象。然洛水溢,浮橋壞,貞觀十四年更令石工累方石為腳。《爾雅》“箕、斗之?為天漢之津”,故取名焉。
中橋,鹹亨三年造,累石為腳,如天津橋之制。
通津渠,在縣南三里。隋大業元年,分洛水西北,名千步磧渠,又東北流入洛水,謂之洛口。
偃師縣,畿。西南至府七十里。本漢舊縣,帝嚳及湯盤庚並都之。商有三,成湯居西亳,即此是也。至盤庚又自河北徙理於亳,商家從此而改號曰殷。武王伐紂,於築城,息偃戎師,因以名焉。天寶七年四月,河南尹韋濟奏,於偃師縣東山下開驛路通義橋,廢北坡義堂路焉。
北邙山,在縣北二里,西自洛陽縣界東入鞏縣界。舊說雲北邙山是隴山之■,乃眾山總名,連嶺?互四百餘里。
首陽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盟津,在縣西北三十一里。
緱氏縣,次赤。西北至府六十三里。本〔漢舊縣〕,古滑國也,《左傳》曰“秦師滅滑”。其後屬晉。至秦、漢為縣,因山為名。隋大業十年移據公路澗西,憑岸為城,即今縣是也。
緱氏山,在縣東南二十九里。王子晉得仙處。
に轅山,在縣東南四十六里。《左傳》“欒盈過周,王使候出諸に轅”。注曰:“緱氏縣東南有に轅關,道路險隘,凡十二曲,將去復還,故曰に轅。”後漢河南尹何進所置八關,此其一也。
鄂嶺坂,在縣東南三十七里。《晉八王故事》曰:“范陽王保於鄂坂。”後於其上置關。
洛水,西自洛陽縣界流入。
曹城,在縣東一里。曹操與袁術相拒,築城於此。
袁術固,一名袁公塢,在縣西南十五里。宋武《北征記》曰:“少室山西有袁術固,可容十萬眾。一夫守隘,萬夫莫當。”
公路壘,在縣南三里。袁術與曹公相拒處。
鉤釒巢故壘,在縣東北七里。《宋書》“司馬休之從宋公西征,營於柏谷塢西”,即此壘。相連如鎖,因以為名也。
鞏縣,畿。西至府一百四十里。古鞏伯之國也,《春秋》“晉師克鞏”。戰國時,韓獻於秦。至漢以為縣,屬河南郡。隋大業十三年,李密自潁川率群盜十餘萬襲破洛口倉,因據鞏縣,仍築城,斷洛川,包南北山,周回三十餘里,屯營其中。後為王世充所破。縣本與成皋中分洛水,西則鞏,東則成皋,後魏並焉。
按《爾雅》“鞏,固也”。四面有山河之固,因以為名。
天陵山,在縣東南六十里。
黃河,西自偃師縣界流入。河於此有五社渡,為五社津,後漢朱鮪遣賈強從五社津渡是也。
洛水,東經洛內,北對琅邪渚入河,謂之洛口。亦名什谷,張儀說秦王“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即此也。
伊闕縣,畿。北至府七十里。古戎蠻子國。漢為新成縣,屬河南郡。周武帝時屬伊川郡。
伊闕山,在縣北四十五里。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流其?,故名。
陸渾山,俗名方山,在縣西五十五里。
伊水,西自陸渾縣界流入。《左傳》“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是也。
伊闕故關,在縣北四十五里。何進八關之一。
密縣,畿。西南至府一百一十里。本漢舊縣,古密國也,《春秋》“諸侯伐鄭,圍新密”。漢屬河南郡。隋大業二年廢,十二年又置。武德三年,於此置密州,四年廢州,以縣屬鄭州,龍朔二年割屬河南府。《爾雅》曰“山如堂者曰密”,因以為名。
大?鬼山,在縣東南五十里。本具茨山,黃帝見大隗於具茨之山,故亦謂之大?鬼山,氵翼水源出於此。
馬嶺山,在縣南十五里,洧水所出。
王屋縣,畿。東南至府一百里。本周時召康公之采邑,漢為垣縣地,後魏獻文帝分垣縣置長平縣,周明帝改為王屋縣,因山為名,仍於縣置王屋郡。天和元年,又為西懷州。隋開皇三年,改為邵州。大業三年,廢邵州,以縣屬懷州。顯慶二年,割屬河南府。
齊子嶺,在縣東十二里,即宇文周與高齊分據境之處也。
黃河,在縣南五十里。
王屋山,在縣北十五里。周回一百三十里,高三十里。《禹貢》“底柱、析城,至於王屋”,是也。
析城山,在縣西北六十里。峰四面其形如城,有南門焉,故曰析城。
長水縣,畿。東至府二百三十里。本漢盧氏縣地,後漢、晉、宋不改。後魏宣武帝分盧氏東境置南陝縣,屬弘農郡,西魏廢帝改為長淵。隋義寧元年,以犯高祖廟諱,改為長水。貞觀八年,自虢州割屬?州,顯慶二年屬河南府。?州,今新安縣所理是也。
伊陽縣,畿。北至府二百六十里。本陸渾縣南界之地,先天元年割置伊陽縣。
伊水路,在縣西南。出鸞掌山,東流。《水經》云:“出南陽魯陽縣蔓渠山,東北過陸渾縣南,又東北過伊闕中,又東北入於洛。”多雨暴漲,諸峽束水之處其高或七八丈,故伊闕石壁有《石銘》云:“黃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巳,大水出,高四丈五尺。”
銀釒?窟,在縣南五里。今每歲稅銀一千兩。
河陰縣,畿。西南至府二百三十里。本漢滎陽縣地,開元二十二年以地當汴河口,分汜水、滎澤、武陟三縣地於輸場東置,以便運漕,即侍中裴耀卿所立。
初,耀卿為宣州刺史,開元十八年,因朝集上便宜曰:“竊見江、淮諸州所送租庸等,本州正月、二月上道,至揚州入斗門,即逢水淺,停留一月已上,四月已後始渡淮入汴,多屬乾淺,又般運停留,至六月、七月方至河口。即遇黃河漲溢,不得入河,又須停一兩月,待河水較小,始得上河入洛。即又漕洛乾淺,船艘不通。計從江南至東都,停滯日多,得行日少,艱辛欠折,因此而生。伏見國家舊法,河口元置武牢倉,江南船不入黃河,即於倉內便貯也。鞏縣置洛口倉,從黃河不入漕洛,即於倉內安置。爰及河陽倉、柏崖倉、太原倉、永豐倉、渭南倉,節級取便,例皆如此。水通利則隨近運轉,不通利則且納在倉,不滯遠船,不生隱盜,每年剩得一二百萬石,即數年之外,倉廩轉加。”至二十二年,以耀卿為相,兼轉運都使,於是遂分置河陰縣及河陰倉,又河清縣置柏崖倉,三門東置集津倉,三門西置鹽倉。三門北鑿山十八里,陸行以避湍險,自江、淮來者悉納河陰倉,自河陰候水調浮漕送含嘉倉,又取曉?河水者遞送太原倉,所謂北運也自太原倉浮渭以實關中。凡三年,運七百萬石,省腳三十萬貫。及耀卿罷相後,緣北路險澀,頗為隱欺,議者言其不便,事又停。
汴渠,在縣南二百五十步,亦名蒗盪渠。禹塞滎陽,開渠以通淮、泗。後漢初,汴河決壞,明帝永平中命王景?渠築堤,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注,洄無復潰漏之患。自宋武北征之後,復皆堙塞。隋煬帝大業元年更令開導,名通濟渠,自洛陽西苑引?、洛水達於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從大梁之東引汴水入於泗,達於淮,自江都宮入於海。亦謂之御河,河畔築御道,樹之以柳,煬帝巡幸,乘龍舟而往江都。自揚、益、湘南至交、廣、閩中等州,公家運漕,私行商旅,舳艫相繼。隋氏作之雖勞,後代實受其利焉。
汴口堰,在縣西二十里。又名梁公堰,隋文帝開皇七年,使梁睿增築漢古堰,遏河入汴也。
三皇山,亦曰{山敖}高山,上有三城,即劉、項相持處。《春秋》、《左氏傳》曰:“晉師在敖、高阝之?”,亦此也。
陽翟縣,畿。西北至府二百四十里。本夏禹所都,春秋時鄭之櫟邑,韓自宜陽移都於此。秦為潁川郡。楚、漢之際,韓公子成為韓王,項羽殺成立鄭昌,漢元年又誅昌,立橫野君信。六年,徙信太原郡,復置潁川郡,領縣二十,理陽翟。
潁川屬縣。後魏復置陽翟郡。隋開皇十六年,廢郡,置嵩州,以縣屬焉。大業三年隸襄城郡,武德中又隸嵩州,貞觀元年廢入許州。建都後,改屬河南府。
鈞台,在縣南十五里。《左氏傳》曰“夏啟有鈞台之饗”,是也。
潁陽縣,畿。西至府九十里。古綸氏縣,本夏之綸國也,少康之邑在焉。漢屬潁川,晉省。後魏太和中,於綸氏縣城置潁陽縣,屬河南尹,又分潁陽置堙陽縣。隋開皇六年,改堙陽為武林,十八年,又改為綸氏。大業元年改為嵩陽,載初元年又改為武林,開元十五年復為潁陽。
大石山,一名萬安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倚箔山,望之如立箔。山西北崖下有鍾乳,隋時充貢。
陽乾山,在縣東二十五里。潁水一源出陽乾山。
太谷口,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孫堅停兵太谷,距洛陽九十里,即此谷。
太谷故關,在縣西北四十五里。何進八關之一也。
告成縣,畿。西北至府一百七十里。本漢陽城縣,屬潁川郡,因陽城山為名。
後魏置陽城郡,屬司州。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屬洛州。十六年,於此置嵩州,仁壽四年省嵩州,以縣屬河南郡。萬歲登封元年,則天因封中嶽,改名告成。
許由山,在縣南十三里。
嵩高山,在縣西北三十三里。
少室山,在縣西北五十里。
陽城山,在縣東北三十八里。
鬼谷,在縣北五里,即六國時鬼谷先生所居也。
測景台,在縣城內西北隅,高一丈,開元十年詔太監南宮說立石表焉。
登封縣,畿。西北至府一百三十五里。本漢?高縣,武帝元封元年置以奉太室,後省入陽城,累代因之。高宗將有事於中嶽,分陽城、緱氏置嵩城縣,萬歲登封元年,則天因封岳,改為登封。
嵩高山,在縣北八里。亦名外方山。又雲東曰太室,西曰少室,嵩高總名,即中嶽也。山高二十里,周回一百三十里。
少室山,在縣西十里。高十六里,周回三十里。潁水源出焉。潁水有三源,右水出陽乾山之潁谷,中水導源少室通阜,左水出少室南溪,東合潁水。
啟母祠,在縣東北七里。《漢書》“武帝祀中嶽,見夏啟母石”,是也。應劭雲“啟生而母化為石”。《淮南子》亦同。《嵩山記》:“陽翟婦人,今龕中鑿石像其石,漢安帝延光三年立。”
福昌縣,畿。東至府一百五十里。古宜陽地,春秋時屬晉,七國時屬韓。漢以為縣,屬弘農郡。後漢建武三年,馮異破赤眉於崤底,餘眾走向宜陽,帝自征之,赤眉君臣面縛,即此地也。隋義寧二年,於此置宜陽郡。武德元年改為熊州,改宜陽縣為福昌縣,取縣西隋宮為名。貞觀元年州廢,以縣隸?州。顯慶二年廢?州,以縣屬河南府。今縣城即魏一(合)〔全〕塢,城東南北三面天險峭絕,後周置重兵於此,以備高齊。
女幾山,在縣西南三十四里。
壽安縣,畿。東北至府七十六里。本漢宜陽縣地,後魏分新安置甘棠縣。隋開皇三年,以縣屬熊州,十六年,改為?州,仁壽四年,改名壽安縣。貞觀七年改屬河南府。
石墨山,在縣西南三里。山石如墨,可以書字。
洛水,西自福昌縣界流入。
少水,今名慈澗水,出縣北。
八關故城,在縣東北三十里。後漢靈帝中平元年,以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將五營士屯都亭,置函谷、廣城、伊闕、太谷、に轅、鏇門、小平津、孟津等八關,都尉官理於此。
永濟橋,在縣西十七里。煬帝大業三年置,架洛水。隋亂,毀廢。貞觀八年?造舟為梁,長四十丈三尺,廣二丈六尺。
澠池縣,畿。東至府一百五十里。本韓地,哀侯東徙,其地入秦。漢以為縣,屬弘農郡。隋文帝時屬熊,今河南府福昌縣是也。十六年改屬?州,顯慶二年廢?州,縣屬河南府。
廣陽山,亦名澠池山,在縣東北五十五里。
?水,南去縣二百步。東經秦、趙二城,俗謂之俱利城,東城在縣西十三里,西城在縣西十四里,昔秦、趙會於澠池之處。
大塢故城,在縣北十五里。後魏武帝入關,使行台楊騰出安撫,騰因舊城置大塢鎮。
永寧縣,畿。東至府二百里。漢澠池縣之西境,後漢、晉、宋不改。後魏文帝於今縣東四十里置北宜陽縣,屬宜陽郡,廢帝二年改為熊耳縣。隋義寧二年置永寧縣,屬宜陽郡,貞觀元年改屬河南府。
二崤山,又名??山,在縣北二十八里。春秋時秦將襲鄭,蹇叔哭送其子曰:“晉人御師必於崤。崤有二陵,其南陵夏後皋之墓,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必死是?。”漢建安中,曹公西討巴、漢,惡其險,更開北山道路,多從之便。路側有石銘,曰:“晉太康三年,弘農太守梁柳修復舊道。”《西征記》:“崤上不得鳴鼓角,鳴則風雨總至。”自東崤至西崤三十五里。東崤長坂數里,峻阜絕澗,車不得方軌。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險絕不異東崤。漢馮異破赤眉於崤底,魏龐德破張白騎於兩崤?。
熊耳山,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後漢世祖破赤眉,積甲宜陽縣城西,與此山齊。
按《禹貢》“導洛自熊耳”,在商州上洛縣界,與此別也。
?陽山,在縣西北五十五里。《漢書地理志》?水出?陽山。
回?,俗名回坑,在縣東北三十六里。馮異與赤眉戰敗於此,璽書勞曰:“始垂翅於回?,終奮翼於澠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新安縣,畿。東至府七十里。本漢舊縣,屬弘農郡。晉改屬河南郡,後魏屬新安郡。周武帝保定三年,省新安郡,又於今縣理置中州。建德六年省中州,又置新安郡。隋開皇十六年改置?州,貞觀元年省?州,新安屬河南府。
?水,在縣南二里。《國語》曰“?、洛斗,壞王宮”,是也。
縣城本名通洛城,周武帝將東(封)〔討〕,今陝州總管尉遲綱築此城,以臨齊境。
白超故城,一名白超壘,一名白超塢,在縣西北十五里。壘當大道,左右有山,道從中出。漢末黃巾賊起,白超築此壘以自固,東魏?築為城,因名白超城。
函谷故關,在縣東一里。漢開帝元鼎三年,為楊仆徙關於新安。按:秦函谷關在今陝州靈寶縣西南十二里,以其道險隘,其形如函,故曰函谷,項羽坑秦降卒於新安,即此地。今縣城之東有南北塞垣,楊仆所築。
慈澗故鎮,在縣東南二十里。周武帝保定六年置。武德三年討王世充,前軍鎮此,太宗以輕騎擊破之,充拔鎮歸於東都。
陸渾縣,畿。東北至府一百三十里。本陸渾戎所居,春秋時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至漢為陸渾縣,屬弘農郡,後屬河南尹。後魏改為伏流縣,隋大業元年省伏流縣,移陸渾縣於今理。
三塗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左傳》曰:“四岳、三塗、陽城、大室,九州之險。”
明皋山,在縣東北十五里。
伊水,在縣西南,自虢州盧氏縣界流入。
伏流城,即今縣理城,東魏孝靜帝武定二年所築,以城北焦澗水伏流地下,西有伏流坂,因以為名。
河陽縣,畿。西南至州八十里。
自河陽以下至河清等五縣,今權隸三城節度。
本周司寇蘇忿生之邑,後為晉邑,在漢為河陽縣,屬河內。高齊省入溫、軹二縣。隋開皇十六年,分溫、軹二縣重置,屬懷州。武德四年平王世充後,割屬河南府。
南城,在縣西,四面臨河,即孟津之地,亦謂之富平津。後魏使高永樂守河南以備西魏,即此也。周、隋為宮,貞觀置鎮。
中氵單城,東魏孝靜帝元象元年築之,仍置河陽關。天寶已前,亦於其上置關。縣西南十三里古遮馬堤,即後魏爾朱榮殺朝士千三百餘人於此。謹按:至德中史思明之來寇也,時李光弼已至東都,聞思明將至,乃移牒留寧及河南尹並留司官坊市居人,令悉出避寇,空其城,乃率麾下士馬數萬,東守河陽三城拒逆賊。
賊黨初謂光弼自洛而西,及聞保河陽,出其意外,疑懼久之,不敢犯宮闕。光弼訓練招集,威聲大振。賊雖入城,憚光弼兵威,南不出百里,西不越畿內,陝州得?戎備,關隘無虞,皆光弼保河陽之力。故自乾元已後,常置重兵,貞元後加置節度,為都城之巨防。造浮橋,架黃河為之,以船為腳,竹{?聶}互之。《晉陽秋》雲“杜元凱造河橋於富平津”,即此是也。船{?聶}出洪州。
溫縣,畿。西南至府一百三十里。本周畿內,司寇蘇公之邑,春秋周襄王賜晉文公。漢以為縣,屬河內郡。隋大業十三年,自故溫縣移於今所。皇朝建都,割屬河南府。
濟源縣,畿。南至府一百二十里。古軹邑,屬魏。奏昭王時,伐魏取軹。漢文帝時,封薄昭為軹侯,屬河內郡。隋開皇十六年,分軹縣置濟源縣,屬懷州,以濟水所出,因名。顯慶二年,割屬河南府。
濟水,在縣西北三里。平地而出,有二源:其東源周回七百步,深不測;西源周回六百八十五步,深一丈,皆繚之以周牆,源出王屋山。《山海經》云:“王屋之山,氵聯水出焉。”郭璞注云:“氵聯,氵允水之源。”《尚書禹貢》云:“導氵允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孔安國注云:“濟水入河,並流十數里而南截河,又並流數里溢為滎澤。”《漢書》:“道氵允水,東流為?,入於河,軼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荷,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于海。”
顏師古雲“氵允水流而為濟。截河,又為滎澤。陶丘,在濟陰定陶西南。荷即菏澤。過菏澤,又與汶水會,北折而東入于海”也。按:氵允水出今王屋縣王屋山,東流至濟源縣而名濟水。滎澤在今鄭州滎澤縣。定陶,今曹州濟陰縣也。菏澤在今袞州魚台縣。汶水出今袞州萊蕪縣。然濟水因王莽末旱,渠涸,不復截河南過,今東平、濟南、淄川、北海界中有水流入於海,謂之清河,實菏澤、汶水合流,亦曰濟河,蓋因舊名,非本濟水也。而《水經》是和帝已後所撰,乃言濟水南過滎澤至於乘氏等縣,一依《禹貢》舊道,斯不詳之甚也,酈道元又從而注之,尤為紕繆矣。
百尺溝,在縣東北六里,引濟水溉灌,仁壽三年置。初分功,人穿十丈,故名百尺溝。
河清縣,畿。南至府六十里。本漢軹縣地,縣西有柏崖故城,即東魏將侯景所築。武德初於城東置大基縣,八年省。鹹亨四年重置,先天元年,以犯玄宗廟諱,改名河清。
汜水縣,畿。西南至府一百八十里。古東虢國,鄭之制邑,漢之成皋縣,一名虎牢。《穆天子傳》曰:“天子獵於鄭圃,有獸在葭中,七萃之士擒之以獻,天子命蓄之東虞,因曰虎牢。”楚、漢之際,項羽使海春侯曹咎守此,漢王破之,咎自殺。至宋武帝北平關、洛,置司州、刺史理虎牢。魏使奚斤攻宋司州刺史毛德祖,經二十日不克,城中傷者無血,知其乏水,潛作地道,其穴猶存。隋開皇十八年,改成皋為汜水縣。大業十三年,陷於王世充。武德四年討平充,復於縣理置鄭州。貞觀七年移鄭州於管城,以縣屬焉。顯慶二年,改屬河南府,垂拱四年改名廣武縣,神龍元年復為汜水。開元二十九年,自虎牢城移於今理。
黃河,自鞏縣界流入。
汜水,出縣東南三十二里浮戲山,經武牢城東。漢破曹咎於此。
成皋故關,在縣東南二里。
鏇門關,在縣西南十里。即八關之一。
汴口,去縣五十里,今屬河陰。
板渚,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初,竇建德眾數十萬,自於板渚結陣,南屬鵲山,以臨汜水。太宗帥輕騎擊之,賊眾大潰,建德竄於牛口渚。將軍白士讓生獲之。
先是童謠云:“豆入牛口,勢不得久。”果敗於此。牛口渚與板渚迤邐相接。
等慈寺,在縣東七里。王師既破建德,詔於戰所起寺立碑紀功焉,令顏師古為碑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