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羅南

洛克羅南

洛克羅南是一座十分優美的小鎮,小鎮的街道都用鵝卵石鋪成,並且和房屋建築配合得非常完美,而且大多保存完好。多部歷史劇都將這裡作為影片的外景地,其中最著名的是羅曼·波蘭斯基的《苔絲》。

位置及區劃

屬於法國布列塔尼大區菲尼斯泰爾省,人口822,面積8.08平方公里,海拔154米。

特色

圖片圖片

小鎮宏偉的廣場是一個引人注意的地方,擁有一種近乎純潔無瑕的魅力。廣場周圍的建築也同樣十分吸引人,大都建造於16世紀到18世紀之間。洛克羅南曾經因為紡織品貿易而繁榮,從紡織品貿易中得來的財富體現在那一幢幢優美的花崗岩建成的房屋上。這些房屋都有著華美的天窗,裝飾著線條的外牆、雕刻精緻的大門以及覆蓋著板岩的屋頂。這種繁榮經過歲月的打磨之後,漸變成一種感人的樸素與平靜。

聖若南教堂

特色特色

洛克羅南幾乎是為紀念愛爾蘭僧侶聖若南而建的村鎮,這裡有許多與聖若南的生平相關的歷史遺蹟和建築。聖若南是一位愛爾蘭僧侶,公元5世紀時從英國來到布列塔尼,他死於蘭巴拉(Lamballe),據說是兩頭公牛將他的遺體帶到了洛克羅南。

1420年建成的聖若南教堂是小鎮的中心建築之一,教堂主要的特徵就是它巨大的鐘樓,但不幸的是,在1808年的一次雷擊中,鐘樓失去了尖頂。教堂精巧門廊的建造靈感來自坎佩爾(Quimper)大教堂的門廊,這條門廊將教堂同15世紀建造的佩尼提(Penity)禮拜堂連線起來。教堂內有6個天使托著聖若南的雕像,是一座雲斜煌岩的雕像傑作,完成於1430年;還有一組彩繪的雕像,表現的是耶穌自十字架降下的主題,製作於同一個時代。教堂和布道壇是18世紀早期的作品,飾有6塊圓形浮雕,內容取材於聖若南的生平事跡。教堂保存的其他珍貴物品還包括16世紀的耶穌下葬雕像和17世紀的玫瑰經聖壇壁板浮雕。教堂的彩色鑲嵌玻璃窗製作於15世紀,描述了耶穌受難的18個場面。

聖母領報禮拜堂

在摩阿路(RueMoal)的盡頭,是另一座宜人的宗教建築—聖母領報禮拜堂。它和聖若南教堂是同一時代的建築。這裡有一尊小的耶穌受難像、一座獻給聖歐忒洛庇(Eutrope)的噴泉和阿爾弗萊德·曼尼西埃(AlfredManessier)製作的現代彩色玻璃鑲嵌畫

周圍景點

距小鎮西北兩公里之外的莫利恩莊園(ManoirdeMo憀lien)是一處17世紀的建築珍品。距小鎮西南6公里之外,是科拉(Kerlaz)鎮的教堂圍地,圍地的雕刻大門建於1558年,是文藝復興式建築,裡面的耶穌受難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45年。

風土人情及節日

小恕罪日(PetiteTromenie),7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聖若南聖物遊行節和大恕罪日(therelicsofSt.RonanarereverentlyParaded。GrandeTromenie),7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每6年舉行一次。祭祀日:9月的第一個星期日。

集市日和交易會:每月的第1個星期二。

出交通

可以從附近城市坎佩爾乘公車或自駕車前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