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能

洋流能

潮汐流能或者叫洋流能,潮漲潮落,海水在不斷運動,川流不息中產生了巨大能量,這就是洋流能。洋流能的能量是因水體溫度差以及地球自轉產生的。當潮汐在經過島嶼或者是狹長水道的時候也會形成流速較高的洋流,這類洋流又稱為潮汐流。洋流能與潮汐流能產生原因不同,周期不同,但是利用方式基本相同。

洋流能

洋流能海流能,是取之不盡的海洋發電能源的一種。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其中浩瀚無邊的海洋占71%。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1981年一出版物的估計:蘊藏在海洋中的潮汐能、波浪能、海洋溫差能、海水濃度差能和海流能的可再生總量為766億千瓦,是取之不盡的能源。

形成原因

海流(洋流)是一種比較穩定的、持續性的海水流動現象。其成因有二:一是常年的風吹動海水,造成海水流動;二是兩個相鄰海域的海水密度不同(因溫度和含鹽量不同)引起海水流動,這種海流亦稱“密度能”。位於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的直布羅陀海峽,就潛藏著巨大的“密度能”。二戰期間,德國潛艇就藉此關閉了發動機,偷入大西洋,越過海峽竄入地中海進行軍事活動。
海流(洋流)蘊藏著巨大能量,可以利用發電。發電裝置與風力發電裝置相似,故又稱“水下風車”。我國於1979年在舟山西垢門水道,曾進行過羅鏇漿式海流發電現場試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