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病

泳池病

游泳是強壯心臟的最佳運動方式,殊不知在泳池內心臟病突發的病例也不少。在泳池裡引發的疾病就稱為“泳池病”。

泳池病 泳池病

內容簡介

根據美國政府2008年的一份報告,美國每年有15至20次疾病爆發——包括胃病和腹瀉——與骯髒的公共游泳池有關。實際上,只要採取適當的氯消毒措施並進行監控,便可輕易把疾病扼殺在搖籃中,避免其在泳池內傳播。

“但對於泳池氯消毒,很多市民存在著錯誤認識,一些市民認為如果能夠聞到泳池中有氯的氣味,便說明池水是乾淨的。”專家表示,所謂的氯氣味實際上是氯胺、氯、尿液和汗液混合後形成的物質。應該對池水的pH值和氯水平進行測量並適時作出調整。健康乾淨的泳池應該沒有氣味,如果氯水平達到可以被聞到的程度,此時的池水會刺激游泳者的眼睛、皮膚和鼻子。使用氯進行消毒並不是“用得越多越好”,氯的用量應該適度,如果過量,游泳者就會受到傷害。沒有進行合理氯消毒的池水將使游泳者面臨患皮炎、皮膚感染和皮疹的風險。

引發心梗

很多人都認為游泳是“鍛鍊”心臟的最佳運動項目,不過如果心臟已出現不適感,強行進行游泳鍛鍊會變成引發心梗的“火苗”。人們剛入水時都有身體發冷的體驗,這是由於在水中身體散熱遠遠大於體內的供熱,動脈收縮、靜脈擴張,使血液停滯在皮下靜脈內,就會出現皮膚青紫、嘴唇發黑,甚至發生痙攣現象。這一刺激過程很容易演變成疾病的誘因,因此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哮喘等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視自身情況選擇運動時間,而且身旁最好有家人陪同。

雖然現在游泳館都規定有特殊疾病的患者禁止入內,但現在沒辦法監管到位。夏季因游泳而感染各種皮膚病的患者也多了起來,多數表現為皮膚起紅斑、丘疹、水腫並伴有瘙癢。有些人因黴菌感染患上了腳癬、體癬等皮膚病,還有的人本身就是過敏性體質,會對泳池中的氯製劑產生過敏反應。專家表示,游泳時一定要帶齊沐浴用品,游泳後不能隨意沖幾下完事,應儘量用有除菌成分的沐浴液對周身進行細緻的沖洗,為避免氯製劑損傷頭髮,游泳時一定要佩戴泳帽,出水時將頭髮洗淨

其他症狀

泳池病 泳池病

中耳炎 由游泳導致的中耳炎、鼻竇炎患者主要以初學游泳的幼兒居多。這主要是沒掌握好游泳的呼吸方法,游泳時發生嗆水,水中的細菌沿著耳咽管延到中耳腔黏膜,造成中耳積液、阻塞,分泌物流不出來便引發了炎症。急性中耳炎會有耳深部痛、聽力下降、發燒等症狀,通常在游泳後1至2天最為明顯。因此,提醒孩子嗆水後不要同時捏住兩側鼻孔用力擤鼻,正確的擤鼻排水法是用手指緊壓一側鼻孔,另一側鼻孔緩緩擤出水液,左右反覆幾次,不要用力過猛。游泳前要提醒孩子戴上耳塞,游泳後如果出現耳痛、聽力困難等症狀,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檢查治療。

紅眼病

在夏季泳池中的高發病之一就是急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主要症狀是眼睛發紅,有異物感、燒灼感,眼內分泌物多。解放軍第二五四醫院眼科中心李麗主任表示,這主要是由於游泳池內人多,感染病菌的機會也就相對增大。游泳時眼睛接觸泳池內的水後,容易造成眼結膜和眼角膜病菌感染。另外,也有人是因為泳池內的氯製劑引發過敏性結膜炎。所以,要儘量選擇到正規消毒的游泳場所游泳;游泳時佩戴泳鏡,不要佩戴隱形眼鏡;不要接觸了泳池內的水後揉眼睛或用不乾淨的毛巾擦拭眼睛;游泳前後可點幾滴具有消炎殺菌功效的眼藥水。

專家建議

防止所謂的“泳池病”蔓延。這些建議包括:不喝泳池裡的水;進泳池前沐浴;家長應讓孩子經常上衛生間,以免他們在池中小便;上完洗手間後洗手;觸摸泳池的瓷磚,感覺應該有些滑,而不是給人一種黏糊糊的感覺;泳池必須清澈,底部清晰可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