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蘚屬

泥炭蘚屬

泥炭蘚屬,蘚綱泥炭蘚亞綱泥炭蘚目,泥炭蘚科的唯一代表屬。原絲體呈片狀。我國大部地區山地均有分布。

基本信息

泥炭蘚屬

正文

蘚綱泥炭蘚亞綱泥炭蘚目(Sphagnales)泥炭蘚科的唯一代表屬。原絲體呈片狀。植物體柔軟,灰白色或灰綠色,高可達數十厘米而呈墊狀生長。莖纖細,單生或稀分枝,表皮細胞大形,無色,有時具水孔和螺紋。頂枝叢生莖尖,側枝分為柔弱貼莖的弱枝和傾斜伸展的強枝。莖葉舌形或卵三角形。枝葉小而多呈卵形或卵披針形。葉細胞大形,無色透明,具水孔和螺紋加厚,間有狹長形的綠色細胞。孢蒴球形,成熟時紫黑色,蓋裂,由柔弱、透明的假蒴柄自莖頂伸出。孢子四分型。染色體數n=19+2m或38+4m(見圖)。在系統上為蘚類植物的最原始分類群,約100種,分布於世界各地,尤其在北溫帶分布較廣。
泥炭蘚屬泥炭蘚屬
泥炭蘚植物習生於高山和林地的沼澤中,或經常有滴水的岩壁下窪地及草叢內。泥炭蘚植物含有碳水化合物、胺基酸、谷甾醇、木質蠟醇、欖香精、單糖和雙糖等。
泥炭蘚植物可吸蓄為其自身重量的20~25倍的水分,它在森林地區過分生長所形成的高位或低位沼澤往往導致森林的毀滅。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因缺乏藥棉,加拿大、英國、義大利等國曾利用泥炭蘚類植物的吸水特性代替棉花製作敷料。由泥炭蘚和其他植物長期沉積後形成的泥炭,其1噸的燃料熱量相當於0.5噸的煤。泥炭蘚植物迄今仍為苗木、花卉等長途運輸的最佳包裝材料。
該屬的中文名因其生態習性多見於沼澤地而曾被稱作“水蘚”。為避免中文命名上的混淆,現水蘚一名專指Fontinalis屬植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