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前魚

」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 ”魏王說:“那么,為什麼要流淚呢? 於武陵《長信宮》詩之一:“一從悲畫扇,幾度泣前魚。

基本信息
詞目:
拼音:qì qián yú
解釋:比喻因失寵和被遺棄而悲傷。

典源

《戰國策》卷二十五《魏策四》
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餘魚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無敢不安也。」王曰:「然則何為涕出?」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王曰:「何謂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魏王曰:「誤!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於是布令於四境之內曰:「有敢言美人者族。」

釋義

典源譯文

魏王與寵臣龍陽君同坐在一條船上釣魚,龍陽君釣了十幾條魚便流淚了。魏王說:“你有什麼不稱心的事嗎?為什麼不告訴我呢?”龍陽君回答說:“我沒有什麼不稱心的事。”魏王說:“那么,為什麼要流淚呢?”回答說:“我為我所釣到的魚而流淚。”魏王說:“什麼意思?”回答說:“我開始釣到魚,很高興;後來釣到更大的魚,便只想把以前釣到的魚扔掉。如今憑著我醜陋的面孔,能有機會侍奉在大王的左右。我的爵位被封為龍陽君,在朝廷中,大臣們都趨附我;在路上,人們也為我讓道。天下的美人很多,知道我得到大王的寵信,她們也一定會提起衣裳跑到大王這裡來。到那時,我比不上他們,就成了最初釣的魚,也是會被扔掉的,我怎么不流淚泥?”魏王說:“賢卿錯了!你既然有這種心思,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啊!”於是下令全國,說:“有誰敢說‘美人’的,罪滅九族。”

釋義

“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後以"泣前魚"比喻因失寵和被遺棄而悲傷。亦省作“ 泣魚 ”。

同源典故

前魚 前魚泣 安陵與龍陽 懷猜非後釣 棄魚感淚 泣前魚 泣煎魚 泣船魚 龍陽恨 龍陽泣魚

示例

南朝 齊 陸厥 《中山王孺子妾歌》:“ 子瑕 矯後駕, 安陵 泣前魚。”
於武陵《長信宮》詩之一:“一從悲畫扇,幾度泣前魚。”
曹寅《無題再調晝公》詩:“紅袖泣魚 周小史 ,綠鞲喝盞 鄭櫻桃 。”

作者

詩題

詩句

於武陵

長信宮二首

一從悲畫扇,幾度泣前魚。

鄭錫

玉階怨

前魚不解泣,共輦豈關羞。

長孫佐輔

古宮怨

重遠豈能慚沼鵠,棄前方見泣船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