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古堡

波羅古堡

波羅古堡位於橫山縣城東北25公里的無定河南岸,古堡歷史悠久,隋朝建成石堡城。古堡最繁盛時,人口逾萬,店鋪林立,為當時陝北軍事政治要地、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人稱“小揚州”“小北京”。1992年,波羅古堡被省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波羅古堡在長期的歷史沿革中,形成了其豐富的歷史文化、輝煌的革命文化、獨特的民俗文化及充滿神秘的宗教文化。

基本信息

簡介

古堡波羅古堡
波羅堡始建於隋朝,距今有1400多年的歷史,因城堡西側石壁自生巨大石佛而聞名。“波羅”梵語,是渡到或接引到彼岸的意思。明正統十年(1445年)建城池,萬曆六年(1578年)重修、加固成現有規模,面積約193366.9平方米。為沿邊三十六堡之最。清順治十年(1654),設波羅營、延綏中協副將自榆林移駐于波羅,轄歸德、保寧、魚河、鎮川、響水、懷遠、威武、常樂、雙山、清平十營堡。康熙二年(1663),增設守備。雍正三年(1725),又增設州同,九年設懷遠縣。乾隆五十八年(1793),裁改參將。民國元年(1912),撤波羅參將、守備,設鎮。此後國民黨第八十六師騎兵團團部、第二十二軍騎兵第六師師部,先後駐守波羅。波羅堡最繁盛時,人口逾萬,店鋪林立,為當時陝北軍事政治要地、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享有“小揚州”、“小北京”的美譽。

歷史

波羅古堡波羅古堡
波羅古城最繁華的時期,就是明清兩代,叫小北京是因為古城的建築結構,四合院比較多,從建築模式上,就像北京城一樣,比較繁華一些,叫小揚州,是因為這裡燈會別具特色,過去這個地方,每逢元宵節的時候,四方的羊倌就開始進城了進城以後沿街拜訪。然而繁榮的景象轉瞬即逝,由於當時明朝對少數民族的高壓統治政策不得民心,明代同治七年正月十三,遭遇回民造反,自此以後,波羅城經濟急轉直下。本城經濟的衰落主要是戰爭,最大一次就是清朝統治年間回民起義這一次,那次完了以後,這個城破了,回民進來以後燒殺擄掠。
保羅古堡梁家大院作為歷史的見證,它留下了中國革命的足跡,就是在那殘存的院落里,習仲勛同志1946年10月13號在這裡組織策劃了震撼西北,影響全國的“衡山起義”它是解放戰爭初期發生在這裡的一次較大規模的反蔣愛國起義,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
陝西橫山一帶的國民黨22軍86師新編11旅及陝北保全九團的5000名官兵發動了棄暗投明、歸向人民的橫山武裝起義,解放了無定河以南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2萬民眾。

美食

當地最為出名的是當地有名的橫山羊肉,橫山羊肉具有肉質鮮嫩、肥瘦相間、高蛋白低脂肪、無膻味、香味濃郁、風味獨特的優點,被譽為“肉中之人參”。其它如豆腐、油饃饃、羊雜碎、年糕、釀酒等,味道獨特,享用令人回味無窮。

文化

波羅是大秧歌、信天游、窗剪紙的興盛地,是安塞腰鼓、陝北說書的發祥地。尤其一提的是橫山信天游和橫山老腰鼓,橫山信天游式民歌是陝北民歌的精髓。《橫山里下來些游擊隊》和《東方紅》、《蘭花花》及《趕性靈》等優秀民歌一樣,堪稱陝北民歌的經典,是幾代中國人久唱不衰的一首民歌。橫山老腰鼓發源於明朝中期,是漢民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間舞蹈之一,原生態的打鼓技法,表現了陝北人粗獷豪放的性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