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法國國際廣播集團 (Groupe 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e, Groupe RFI)即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是法國唯一面向全球播音的廣播集團。法國國際廣播集團通過新聞節目及時事專題節目迅速、快捷地向全球播報發生在世界各個角落的政治、經濟、體育、社會及文化活動。

RFIRFI
法國國際廣播集團 (Groupe 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e, Groupe RFI) 是法國唯一面向全球播音的廣播集團。法國國際廣播集團通過新聞節目及時事專題節目迅速、快捷地向全球播報發生在世界各個角落的政治、經濟、體育、社會及文化活動。
法國國際廣播集團的前身是1931年成立的法國殖民地電台,1938年更名為巴黎-世界電台。更名的同時,廣播的時間和播出的語種也得以增加,播出的語種在1973年已達十七種。
1975年,巴黎-世界電台更名為法國國際廣播電台,隸屬法國廣播集團 (Groupe Radio France) 的直接領導。
1986年,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正式成為一個獨立運營的廣播電台,隨後又發展成為了一個廣播集團。目前在法國國際廣播集團的旗下,有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e, RFI)、蒙特卡洛中東電台 (RMC Moyen-Orient)、巴黎-里斯本電台 (Paris Lisbonne)、法廣-索菲亞電台 (RFI Sofia) 以及設在羅馬尼亞的法廣-三角洲電台 (Delta RFI)。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每天用法語及十九種外語向全球廣播。法語廣播每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播音。十九種外語分別是:英語、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 (非洲)、葡萄牙語 (巴西)、克里奧爾語、高棉語、越南語、寮語、中文、阿拉伯語、波斯語、阿爾巴尼亞語、波蘭語、羅馬尼亞語、保加利亞語、俄語、南部斯拉夫語以及土耳其語。
全世界每天有四千五百萬人通過短波、中波、調頻波段或衛星廣播等手段收聽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的二十種語言廣播。在非洲,法廣的節目深受民眾的喜愛,法廣的收聽率在很多西非大城市都是位居第一。在中東和近東地區,法廣集團完全控股的蒙特卡洛中東電台的阿拉伯語廣播每天二十四小時播音,覆蓋該地區的所有國家,在該地區擁有一千五百萬聽眾,收聽率位居前列。在歐洲,有二十六個城市可以聽到法廣的法語廣播。在亞洲,法廣是印度支那半島居民非常熟悉的電台,亞洲尤其是中國將是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未來重點發展的地區和國家。
法國國際廣播集團在全球五大洲擁有一百二十四個中繼站,和一百二十五個國家的七百多家電台建立了合作關係,其中的三百五十家電台轉播法廣的節目。
網際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改變了廣播環境,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因而於1998年9月開通了網站、向全球聽眾提供集文字、聲音、圖像於一體的多媒體服務。法廣的網際網路編輯部和各語言編輯部通力合作,每天更新專題節目和時事新聞節目。自網站開通以來,瀏覽量增長很快,通過法廣網站收聽法廣節目的人次在最近兩年之中翻了四番,每月參觀法廣網頁的人次達一百二十萬。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集團是法國的一家公營廣播集團。就2004年的預算來講,來自法國外交部的資金為七千一百四十二萬歐元,來自視聽稅收的資金為五千三百萬歐元,自籌資金為四百一十三萬歐元。
法國國際廣播集團的現總裁: 安托萬·施瓦茨 (Antoine SCHWARZ)。
法廣的宗旨就是力求從多角度,多側面,在最佳的時間,以最快的時效,按照世界本來的面目報導世界,從而做到:收聽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世界就在您家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