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地里散落的花瓣

內容簡介

《沼澤地里散落的花瓣》既有對醜惡的嘲諷,也有對美好事物及狀態的嚮往,能在打開人們視野的同時,給人以品賞的享受。妙語連珠,一方面來自作者紮實的學識,一方面更來自作者對所學知識的推陳出新。一句句千餘年前的經典古詞,信手拈來,然後與現代描寫天衣無縫地結合在一起,不僅起到了畫龍點晴之效,而且提升了這篇文章的境界。幾欲令人叫絕的是那些簡潔自然的比喻,甚至推論,諸如“是妖怪,偏要裝作說人話,那就是人妖了”等等,思維大幅跳躍,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令人耳目一新。

媒體評論

作者所言不虛,這部書中的一篇篇作品果然宛如一枚枚五顏六色的花瓣,只不過,是否是散落在無人敢邁步的沼澤地里,那倒未見得,或許,這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一種另類表述?
千變萬化的世態,五光十色的市井,大多數人深陷其中,只顧疲於奔命。而作者在同樣疲於奔命的同時,不時置身事外,以“檻外人”的冷靜及眼光,打量著眼前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巧思妙想,並眼疾手快地將此記錄下來,從而比常人多了一份人生的滋味,更多了一份人生的收穫。其實,激發作者靈感的都是些每一個人每天耳聞目睹並且親身經歷的,大到美國的金融危機,小到身邊的一首流行曲,遠及古埃及的金字塔,近至剛剛收到的一條簡訊,作者都能從中讀出不同的意味,並且因此而妙語連珠。
妙語連珠,一方面來自作者紮實的學識,一方面更來自作者對所學知識的推陳出新。一句句千餘年前的經典古詞,信手拈來,然後與現代描寫天衣無縫地結合在一起,不僅起到了畫龍點晴之效,而且提升了這篇文章的境界。幾欲令人叫絕的是那些簡潔自然的比喻,甚至推論,諸如“是妖怪,偏要裝作說人話,那就是人妖了”等等,思維大幅跳躍,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令人耳目一新。
此書既有對醜惡的嘲諷,也有對美好事物及狀態的嚮往,能在打開人們視野的同時,給人以品賞的享受。
——李珊利(中國文聯出版社副編審)

前言

多數人喜歡看到鮮花綻放。
我卻相反,我喜歡數花瓣……一瓣,一瓣,一瓣,一瓣,一瓣,一瓣……數著數著,鮮花凋謝了。林黛玉“葬花”,就是給鮮花打理“後事”——章回體小說家的口頭禪是: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其實,“分解”對於“鮮花”來說,既是怒放的意象,也是紛落的圖景,開的時候要“分”,落的時候要“解”——這就是徹底的“後事”,徹底的逍遙——遊方之外,何其美也!
我是非常“花心”的,因為,天生的容貌已經不可能“如花似玉”了,只能依靠“妙筆生花,,來打扮自己,裝點自己的精神家園。是的,“細數落花因坐久”。
採擷無數花朵,散落一地花瓣,在我思想的小徑上,獨自徘徊。
無人會來,無人會往,思想的小徑除了花影,也就是我與我的影子了。
這裡不是大眾的狂歡舞會,也不是超市的吐血拍賣,這裡是我的幽谷。
我與“我”在這裡幽會。
你與“你”在外面苟且。
牛年的春天,乍冷乍熱,花兒倒沒有怠慢,滿樹滿枝地奼紫嫣紅,心情也就“暖和”起來,冬季悲涼的光禿禿的樹枝裡面原來蘊含著何其的活力何其的魅力啊!
“你會見到的,四季有四季的故事。”
很嫵媚,當一朵紅花被綠葉包圍時。當你十分在乎別人的評價時,你還是一朵花——因為如果只是一棵草,別人的讚美似乎不過是一種安慰。花兒綻放,那是自由的;花瓣凋零,也是自由的——就算落到了沼澤地里,也是自由的選擇結果,它們也在尋找一種可以安慰自己的存在方式,向天地“敘述”著散淡與隨緣。
從容,是因為自信。
慌亂,是因為沒譜。
不同環境會誕生不同的文字。
不同心境會誕生不同的文字。
不同處境會誕生不同的文字。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廬山只有一座,這一座也只有一個姿態。所謂的不同的姿態,都是從不同的角度“閱讀”出來的。所以,明人吳從先說:“花關曲折,雲來不認灣頭;草徑幽深,葉落但敲門扇。”(《小窗自紀》)
隨筆也好,散言也好,“花朵”也好,“花瓣”也好,講究的就是“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長篇累牘滔滔不絕的玩意對於現代閱讀者來說是一種災難,大家還要忙著賺錢,忙著拍拖,忙著上網,忙著購物,忙著旅遊,忙著家務,忙著算計……老實說,剩下的時間連線吻都不夠了,你還要整出一部《紅樓夢》,誰會去讀?
在我的這些文字里,只要你讀出了趣味,那就夠了——至於哲理,那是禪悟的結果,非常人所能為。“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好看才是硬道理。
從明清小品到吳再散言,思想的花瓣隨風飄落。我對別人說:“我寫的不是散文,不是雜文,不是詩歌,不是史書,不是政論,不是時評,不是小說,不是劇本,不是……”別人急了:“別不是,個沒完沒了了,到底是什麼?”我笑了:“是花瓣,一片片的花瓣,朝花夕拾嘛!”
既然一朵完整的花不太漂亮,那就專注於一片段預告瓣,豈不愜意?
既然世界是不完整的,花瓣也就不能苛求面面俱到了。
“非日記”的“花瓣體”文字,春夏秋冬,隨時墜地。
就讓這些微薄的書本當你們的大地吧。
我不是“葬花”,我只是“藏花”。
當一名“花痴”,是需要品位的。
花瓣散落,讓我迷戀。
沼澤地里,讓我迷途。
向前,或者退後,都是一種折磨。花瓣雨下,人在旅途。
如果我是那隻蜻蜓,飛過去,立於花瓣之上……立於沼澤地里散落的花瓣之上……
2009年 深圳

精彩書摘

深圳“亂燉”
當我被世人“發現”時,我“發現”:我已看不到世人。
40歲之後,我也“發現”,我與勢利的出版者格格不入。
40歲之後,我才“發現”:我的讀者只有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做“吳再”。
我決定:我要好好侍候好這么一個碩果僅存的讀者。每年至少奉獻一本新作。
我的生活就像我的作品一樣,純粹就是一鍋東北“亂燉”。現在,深圳開始亂燉。
我發誓:如果哪一天吳再不再喜歡我的作品了,我就金盆洗手——封筆。
從無奈到無恥
“滿嘴大道理的跳梁小丑”要比街道上的垃圾桶要多——他們看來已經占領了書店,占領了電視台,占領了廣播電台,占領了網路體系,他們的下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就是徹底占領我們的大腦。
“詔書”都是一群披著羊皮的狼,我們是嗷嗷待哺的羔羊。
在深圳的一家咖啡店裡,我對一位老大哥說:“10年前,我忍辱負重打卡上班,那是出於無奈;10年後,我還要裝聾作啞繼續賣命,那就是無恥了。”
大哥說:“今晚你的神情十分沉重。”
我說:“主要不是因為心虛,而是因為腎虛,很多年了,畏寒怕風。”
巴菲特“無壓力下的犯錯”
“股神”巴菲特終於學會了批評與自我批評。
他的批評是:用一句撲克術語,財政部和聯邦現在已經是“全進”(all in)了。以前開出的經濟特效藥是用杯子裝的,現在卻是用桶在往裡灌。這個從前想都不敢想的劑量,肯定會弓I發不良後果,最可能弓I爆的是一場通貨膨脹的衝擊。
他的自我批評是:我在2008年做了許多愚蠢的投資決定。最嚴重的一次是在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接近頂峰的時候,買進ConocoPhillips能源公司的大量股票。我完全沒有預料到能源價格會在去年下半年極速下滑。
雖然我仍然堅信油價在未來一定遠遠高於目前40至50元的價格,但卻無法改變我犯下至極錯誤的事實。即便油價回彈,我失敗的買入時機已導致Berkshire公司損失了數十億元。
我還犯下了其他一些我已經意識到的錯誤,相對而言,這些錯誤比較小——但也不是那么小。我在2008年還投資2.44億元收購愛爾蘭兩家銀行的股票,而到了年末僅剩2700萬元,損失達89%,今年這兩隻股票跌得更慘。
套用一句網球專用語,我的錯誤是“無壓力下的犯錯”。
事實證明,巴菲特不是一個好員工,卻是一個好同志。
股神也是政論家
巴菲特不但是一名響噹噹的股神,而且是一名樸素的生活者與圓熟的政論家。
理由之一: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是一件美妙的事兒,我的全家在現在的住所已生活了50年。(巴菲特語)
理由之二:(關於未來前景)雖然噩耗頻傳,但我們不要忘記,美國曾經面對過更加嚴峻的挑戰。在20世紀,我們經歷了一戰和二戰、十幾次大恐慌和經濟衰退,以及1980年高達21.5%的惡性通貨膨脹和1930年代高達15%至25%的失業率,美國從來就沒有缺少過困難。
但無一例外的是,我們每次都大獲全勝。在無數次的挑戰中,美國人的生活質量在過去100年翻了7倍,道瓊斯指數更從66點一路飆漲至1萬1497點。雖然道路曲折,但我們的經濟體系表現出色,它比其他體系更能釋放人的潛能,美國最好的時光還在前頭。
(關於政府救市)不過,無論有何弊端,政府去年強力和迅速的行動都十分必要,否則金融系統將全面崩潰,經濟各個領域都會陷入災難。現在,華爾街和主要商業已經上了同一條船。(巴菲特語)
清代的袁枚在《隨園詩話》里說:“詩宜朴不宜巧,然必須大巧之朴。”看來,巴菲特深得“大巧之朴”之精髓。
奧特曼與“第四帝國”
“我們只相信上帝,其他人一概現金交易!”——問題是,我連上帝都不相信,咋辦?——問題是,我連現金都沒有,何來交易?
於是,有人預言,經濟危機是政治發展的契機;
於是,有人看到,2009年德國惡化的經濟狀況與推動希特勒納粹政權上台的上個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經濟狀況很相似。
海外媒體披露:在2009年早些時候舉行的德勒斯登極右分子集會中,有近7000名新納粹分子參加了集會,以紀念德勒斯登1945年遭盟軍轟炸而死去的“德國同胞”。參加集會的新納粹分子的人數幾乎是去年的一倍,極右分子對移民、反納粹活動人士、猶太人發動襲擊的案件起數也在增加,新納粹分子去年在德國發動的襲擊事件的起數創下了新的紀錄……極右的國家民主黨正在試圖利用經濟危機來招募更多的德國年輕人,企圖建立“第四帝國”。——居住在南美的老納粹分子通過離岸公司向國家民主黨捐款,其他資金來自舉辦光頭黨音樂會……
“嘿!嘿!嘿!”,我在深圳打卡上班,這一切似乎離我太遠了——我寧可相信奧特曼,都不會相信什麼狗屁的“第四帝國”。所有的暴力終歸玩火自焚。
我們無法否定一切,但是可以懷疑一切。
武俠世界缺“金”少“梁"
上班時。
創意的衝動沒了。
創業的衝動沒了。
創新的衝動沒了。
下班後。
聊天的興趣沒了。
喝酒的興趣沒了。
搓麻的興趣沒了。
泡妞的興趣沒了。
唱歌的興趣沒了。
購物的興趣沒了。
夢想被我加工成了木乃伊,“安詳”靜臥在我的字裡行間。
缺“金”(金庸)少“梁”(梁羽生)的年代,武俠世界也寡然無味了。
馬桶通幽處
馬桶重要還是飯桶重要?——午睡起來,迷迷糊糊的我自言自語。
沒有馬桶,人會憋死;沒有飯桶,人會餓死。——朦朦朧朧的大腦試圖自問自答。
這樣類型的問題,似乎還可以“裂變”為很多:
男人重要還是女人重要?
蝸牛重要還是天牛重要?
事業重要還是職業重要?
沒有一個皆大歡喜的答案。
這些可笑的問題還是問問可笑的莫里哀吧——
莫里哀:真正的喜劇是讓人哭的
為了戲劇,他放棄了“王室侍從”的世襲權利;為了戲劇,他負債入獄;為了戲劇,他離家出走;為了戲劇,他兩次向路易十四上陳情表;為了戲劇,他帶病演出咯血倒下,當夜逝世——凡是用一生心血去奉獻的事業,焉能不驚世駭俗?
喜劇到了他的舞台,成了嘲弄資產階級暴發戶的戰場,那些一毛不拔的高利貸者,那些自詡博學的知道分子,那些無病呻吟的財主貴族,那些道貌岸然的騙子小人,都被他剝得一絲不掛——這些人在當代中國還少嗎?!
莫里哀(1622-1673)法國17世紀古典主義文學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義喜劇的創建者,歐洲最傑出的喜劇家之一,留下33部劇作和8首詩,主要作品有《達爾杜弗》(又名《騙子》)、《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學堂》、《太太學堂》、《吝嗇鬼》、《憤世嫉俗》等,歌德評價說“他的喜劇接近悲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