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儀

治療儀

治療儀是一種具有一定保健作用,但不能代替藥物治療和正規醫療的保健機器。

基本信息

適用範圍

1、肢體疼痛類疾病:頸椎病、骨質增生、腰肌勞損、腰椎間盤脫出、坐骨神經痛、股骨頭壞死、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網球肘、中風后遺症(偏癱)、陳舊性損傷、腰腿(四肢、軀幹)疼痛、酸楚、麻木、曲伸不利等;

2、胃腸道疾病: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竇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痙攣、腸痙攣、胃腹疼痛、脹滿、慢性腹瀉、五更瀉、便秘等。

3、前列腺類疾病:前列腺增生、肥大、有菌性、無菌性前列腺炎。

4、婦科疾病:痛經、附屬檔案炎、盆腔炎、乳腺增生

5、輔助治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哮喘、支氣管炎。

發展歷程

1752年,富蘭克林先生在雷雨交加中,通過放飛一種絹制的風箏,將雷電收集至一種特製的瓶內,從而證明了雷就是電,並以此“電”來治療自己的痛風病。同時指出,在地球與宇宙的空間內,存在著一種沒有電流的高電壓在流動的特殊環境――自然界高壓電場。之後,他改裝德國制的磨擦電機,通上性能良好的發電機,將人體置於此電場內,對風濕病、神經痛及其他疾病均有很好療效。便從此展開高壓電方面的研究,自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1864年,霍樂茲.托普拉發明出了感應機之後,傑姆百斯特又將其改造成了原始的靜電治療儀。這種治療法就是將患者放置與大地絕緣的台子上,利用感應起電機將輸出功率的一端接於人體的某一部位或全身而產生負荷,從而進行治療。

1928年,日本醫學博士原敏之看到:德國醫學雜誌發表了長期生活在高壓線下的人發病率低、農作物生長旺盛且豐收的報導後,研製出套用於結核病臨床治療的交流高壓靜電治療器,當時被稱為“健康電離子電極”。

l936年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高田蒔開發出負高壓靜電治療儀。

高電位治療儀,當初只是作為醫院使用為前提而開發的,只有專家才能夠了解和使用這類產品。後來根據眾多醫生的建議,在許多廠家對其安全性能及效果方面不斷進行開發的同時,作為家庭型理療儀的建議和申請,得到了眾多國家各監督部門的批准和認可,使高電位療法從醫院步入了家庭。

作用

改善睡眠

靜電場促使人體全身放鬆,消除人體緊張狀態,減少肝臟向大腦放電,消除異常腦電波和腦磁的發生,增強大腦皮層擴散型抑制功能,促使腦電波進入輕鬆緩慢α波和入睡時θ波狀態。

活化細胞

生物電子(負離子)匱乏,細胞出現病理電位。鉀、鈉、氯離子分布失衡,通透性變差,新陳代謝受阻,活性降低,功能減退。高壓負交變電場,促使細胞內外鉀、鈉、氯離子有序排列,通透性增強。高壓負電位補充人體負離子,使細胞電位復極化(-90mv),活性提高,ATP合成增多,DNA按遺傳種系合成人體所需特異蛋白。光波每秒75000次正負離子的刺激,細胞生命力提升,代謝功能增強。同頻諧振使細胞獲得最高諧振滲透能動力,獲得更多能量。

淨化血液

體內正負離子失衡血液酸性化,紅細胞功能減退,攜帶氧氣、養料、荷爾蒙(激素)能力降低;白細胞數量減少,血小板凝聚,血液粘稠度升高;膽固醇生成過多,引發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平滑肌緊縮(電位異常),管腔變窄,毛細血管痙攣,外周阻力增大,交感神經素分泌過多,血壓升高,心跳過速,動力減弱。負離子使血液保持酸鹼平衡,紅細胞電能增加,功能增強。血小板凝聚度降低,血液稀釋。心肌收縮力加強,氧化血紅蛋白含量提高。消除血管痙攣,減少外周阻力。

調節植物神經

正離子增多,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發頭痛、失眠、耳鳴、焦慮等症狀。負離子興奮交感神經,促使兒茶酚胺、五羥色胺保持相對平衡,鎮靜安眠,消除緊張、疲勞、頭痛、頭暈、失眠、煩躁、便秘、腰酸背痛等症狀。

促進新陳代謝

負離子匱乏,新陳代謝功能受阻,老廢酸毒廢物堆積,機體呈酸性(萬病之源)。人體細胞、組織、器官受到老廢酸毒廢物的侵害,功能降低。負離子使體內各種酶活性化,人體各排泄器官代謝功能增強,新陳代謝加快:肝臟解毒功能提高,酵素活性化,肌體內廢物分解代謝增強;肺細胞代謝功能提高,儲養能力增強,排除二氧化碳功能加快;腎臟細胞活化,功能提高;胃腸細胞活化,副交感神經興奮,胃腸蠕動加快,排便通暢。

增強免疫能力

生物電能降低,免疫功能下降,各種細菌、病毒、毒素等有害物質乘虛而入,機能衰退。負離子活化免疫細胞及丙種球蛋白,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提升人體固有的自然治癒力。

消減自由基

自由基因含有未配對電子,表現出高度的反應活潑性,產生後即刻攻擊和破壞細胞內各種執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細胞損傷巨大。自由基攻擊DNA,引起基因突變;攻擊蛋白質,使其活性降低。

塑身美容

負離子使肌肉細胞保持正常生理電位,激活新陳代謝,增強儲養能力,使肌膚擁有光澤,富有彈性,抑制皺紋的產生。高周波提高基礎代謝使皮下組織升溫,加速脂肪燃燒,新陳代謝加快。由於脂肪被分解代謝,因而達到瘦身美體的目的。

分類方法

功能分類法

治療儀分低頻治療儀(工作頻率為0.5—1000HZ)中頻治療儀(工作頻率為1001-100000HZ)高頻治療儀(大於100000HZ)

低頻:

(1)鎮痛鎮痛也是低頻脈衝電流的重要作用之一。

(2)興奮神經肌肉組織能興奮神經肌肉組織是這種電流是重要特徵。

(3)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這也是低頻脈衝電流的主要生理和治療作用之一,

中頻:

中頻治療儀是利用中頻電刺激原理研製而成的,適用於醫院、家庭等場所。適應病症:腰椎間盤突出症、肌肉勞損、肩周炎、網球肘、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挫傷、肌纖維織炎、神經痛、神經炎、瘢痕攣縮、術後粘連、周圍神經損傷、神經損傷、部分失神經肌肉恢復、偏癱恢復等,具有止痛、改善血液循環和消炎的作用。

高頻:

特點:1,不產生電解2,作用神經肌肉時不產生興奮作用3,健宜高頻治療時電極可以離開皮膚套用的高頻治療儀有長波短波超短波微波。多套用於醫院臨床治療,因為高頻震盪頻率大,很容易對人體產品過量。脈衝治療儀是沒有高頻頻率的。有些產品也宣傳自己是高頻的,但事實上都是達不到的。高頻治療儀震盪頻率很高,一邊會產生熱力而且會產生紫外光,另一邊則不會令肌肉收縮.

按使用分類

家用治療儀、醫用治療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