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親

治水必躬親

本文說明了治水要防止的現象,論述治水必躬親的原因,再以海瑞為例,說明治水不但要躬親,而且要清廉。第一段,論述治水要防止的現象和治水必躬親(要防止這種現象)的原因。第二段, 以海瑞為例,說明治水不但要躬親,還要廉潔。

作品原文

治水必躬親(1)

治(2)水之法(3),既不可執一(4),泥(nì)於掌故(5),亦不可妄意(6)輕信人言。蓋⑺地有高低,流有緩急,瀦(zhū)(8)有淺深,勢(9)有曲直,非相度(xiàng)(duó)(10)不得其情(11),非諮詢(zī)(xún)(12)不窮其致(13),是以(14)必得(děi)躬(gōng)歷山川(15),親勞胼胝(pián)(zhī)(16)。

昔海忠介(17)治河,布袍緩帶(18),冒雨衝風,往來於(19)荒村野水之間,親給(jǐ)錢糧,不扣一厘(lí),而(20)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héng)(suǒ)(21)一錢。必如是而後事可舉也。如好逸而惡(wù)勞,計利而忘義(22),遠嫌而避怨(23),則事不舉(24)而水利不興矣。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⑴[治水必躬親]選自《履園叢話·水學》,作者錢泳,清代人;海瑞,明代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續修四庫全書》本),題目是編者所加的。[躬親]親身。

⑵[治]治理。

⑶[法]方法。

⑷[執一]固執一端,不知變通。

⑸[泥於掌故]拘泥於古代的典章制度。泥:拘泥。掌故:古代的典章制度

⑹[妄意]隨意。

⑺[蓋]表示原因的句首語氣詞,原因是。承接上文,表明下文就自己的觀點發表議論。

⑻[瀦(zhū)]水停聚的地方。

⑼[勢]這裡指河流的形勢。

⑽[相度(xiàng)(duó)]觀察和測量。

⑾[情]真實情況。

⑿[諮詢(zī )(xún)]訪問,徵求意見。

⒀[窮其致]徹底摸清情況。窮:追究到底。致:事理。

⒁[是以]因此,所以。以:因為。

⒂[躬歷山川]親自登山涉水。

⒃[胼胝(pián)(zhī)]手腳因勞動而磨成的繭子。

⒄[海忠介]海瑞,明代的清官,謚“忠介”。

⒅[布袍緩帶]穿著輕便服裝。緩帶,寬束衣帶。

⒆於:在

⒇橫(héng)索(suǒ):橫行勒索。

(21)計利而忘義:計較私利,忘記道義;計:盤算,考慮。

(22)遠嫌而避怨:遠遠躲開嫌疑,避免抱怨。

(23)舉:辦事成功

作品譯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執一端,不知變通,拘泥於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隨意相信別人的話.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慢有快,水停聚的地方(池塘)有淺有深,河流的形勢有彎有直,如果不經過觀察和測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實情況,如果不經過訪問,徵求意見就不能徹底摸清情況.因此必須親自登山涉水,親自辛勞,不怕吃苦. 從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時候,穿著輕裝便服.冒著風雨,在荒村亂流中間來來往往,親自發錢糧給民工,不苛扣一厘錢,並且隨同的管理差役也沒有橫行勒索一文錢財.必須要像這樣以後事情才能辦成功.如果貪圖安逸,害怕辛勞,計較私利,忘記公益,遠遠地躲開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不能辦好了.

作者簡介

作者姓名: 錢泳

原名:錢鶴

字號: 字立群,號梅溪居士。

時代:清代

簡介:錢泳(1759-1844),金匱(今江蘇無錫)人。工詩,善書畫,著有《履園叢話》《履園譚詩》等。嘗客游畢沅幕中。工篆、隸,精鐫碑版,作印得三橋(文彭)、亦步(吳迥)風格。有縮臨小漢碑,集各種小唐碑石刻行世。其後揚州江人驥,得其殘石數十種,俞樾言之梅小岩中丞,出白金百兩,嵌之杭州詁經精舍之壁。惟諸碑中偽字甚多,泳未能——正之。畫山水小景,疏古澹遠。有仿趙大年柳塘花塢圖,藏故宮博物院。著履園叢話。卒年八十六。

錢泳出身於名門望族卻不事科舉,這到底是因為家裡有錢,不用稻粱謀,還是因為個性使然,已無史料可查。這在今天也有點不可思議。這就像孩子能考大學卻執意不考。也許正因為如此,錢泳才會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不人云亦云,也才會年過八秩仍著述不輟,身後留名史冊。

早年客居畢沅幕僚。工篆、隸,精鐫碑版,“作印得三橋(文彭)、亦步(吳迥)風格”,終其一生以訪碑、刻帖、著述為樂,齊學裘《見聞隨筆》云:“錢梅溪能詩,工書,縮本唐帖,至其分書,一味求媚,不求古雅,名雖遠播,終不近古”。嘉慶二年(1797年)二月完成小楷《晝錦堂記》。晚年時用八分書寫《十三經》,因過度勞累而中輟。著有《履園叢話》、《履園譚詩》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