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師範大學跋涉文學社

然而“跋涉人”是頑強的,《跋涉》的出版也畢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這是跋涉對文學的定位,也是跋涉文學社的自身定位。 《跋涉》始終是跋涉文學社工作的中心,是跋涉工作的重中之重。

跋涉文學社

河南師範大學跋涉文學社成立於1988年,是在校團委和文學院團委領導下開展活動的學生社團組織。
“跋涉”的出現並非偶然。
河南師範大學中文系在1985年重建後(原中文系1955年院系調整時,併入河南大
學中文系),系領導明確了這樣一條辦學方針:以學促寫、以寫促學。在系領導的鼓勵下,85級學生入校不久,手抄小報《馳騁》,86級,87級學生也相繼辦起了《風》和《星星雨》。一九八八年十二月,為了集中力量中文系創辦了專門發表學生作品的油印刊物《跋涉》,與此同時又引導學生成立了“跋涉文學社”。
在系領導的支持與帶領下,“跋涉”很快發展壯大起來,培養了一大批人才。據統計,截止一九九三年,中文系學生髮表或播出作品600餘篇,60餘人在省市及全國徵文比賽中獲獎。這些人中有被作家協會吸收為會員的;有被報刊雜誌聘為特約編輯,特約記者的;有出版詩集的等等。
一九九零年四月,老作家楊沫看到《跋涉》後,特意通過《人生與伴侶雜誌》轉來她的願望——《跋涉》越辦越好!著名詩人柯岩欣然為《跋涉》題寫兩個大字 :“騰飛!”另外,李瑛、余光中、柯雲路、田中禾等著名作家詩人分別給中文系學生來信,對他們給予熱情的鼓勵。
然而,“跋涉”的發展道路並不平坦。一九九八年以後,由於各種原因,《跋涉》曾一度停刊,“跋涉文學社”也搖搖欲墜。然而“跋涉人”是頑強的,《跋涉》的出版也畢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從2002年12月起,《跋涉》開始正常出版。
時至今日,“跋涉”以“提高大學生的文學修養,促進大學生各項素質全面發展,培養寫作特長”為宗旨,在校團委、學生社團聯合會的領導下,在學院領導老師的關心支持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體系和管理規程。文學社現有編輯部、辦公室、宣傳部、網路部、外聯部等部門,並由主席團主持日常工作。在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跋涉”已形成固定的組織機構和一整套先進的辦社辦刊觀念。同時,也擁有了自己的特色與品牌活動,如《跋涉》期刊、“潮聲杯”原創詩歌朗誦賽、讀書活動等等。
細細算來,“跋涉”已有20年的歷史了。對於“跋涉”來講,這只是一個成長過程。但,跋涉,遠非一種姿態。跋涉之後,必有風景。我們相信“跋涉”的明天會更美好!

跋涉征程

追夢行者----精神內涵本質及宗旨
1988年12月,在中文系領導的大力支持和“以學促寫以寫促學”方針的指導下,中
文系創辦了專門發表學生文學作品的油印刊物《跋涉》並與此時成立了跋涉文學社。
跋涉文學社是一個注重寫作的純文學社團 ,並因此培養一批具有寫作編輯等特長的文學英才 。跋涉文學社始終以“有沒有培養出這樣的人才和這樣人才的多少”為衡量自身價值的標準。
文學的陣容是熱鬧異常的,而真正的文學卻是孤獨者的事業。 作為一個文學社團,跋涉文學社一直是低調的,而“低調”並不代表默默沉寂。在二十年的成長曆程中,我們形成了這樣的一種文學觀:文學是以每個人的思想為背景的,文學的最佳狀態是包括寫作和閱讀在內的許多心靈聚在一起的反覆碰撞。文學應走向大眾,在走向大眾的同時堅守自己的價值立場。追求“自由與理想”是跋涉文學社的精神內涵,也是歷代跋涉人永恆不變的精神傳統。也正是對這種精神的堅守,跋涉文學社才沒有拘泥於其“純文學”性質,而是儘可能地嘗試多種文學形式,創造出能真正打動人心的文學作品。這是跋涉對文學的定位,也是跋涉文學社的自身定位。
基於這些,一代代跋涉人辛勤努力著,嘗試用多種多樣的文學活動來吸引大眾,展示我們嶄新的文學特色,並身體力行著“培養文學英才 繁榮校園文化”這一宗旨。
成長印跡----活動一覽
自1988年起,每學年兩期的《跋涉》期刊作為我校唯一的純文學刊物,一直以來在校內為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力。《跋涉》始終是跋涉文學社工作的中心,是跋涉工作的重中之重。《跋涉》一直堅持追求“自由與理想”,文章風格深刻厚重,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理想,突出思想性和人文性。在系領導的支持和帶領下,跋涉很快發展壯大,並培養一大批人才。截止九三年,中文系學生髮表或播出作品600餘篇,60多人在省市及全國徵文比賽中獲獎 。然而《跋涉》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98年以後由於各種原因《跋涉》曾一度停刊。跋涉並未停止跋涉,他們在困頓中用腳步尋找理想和希冀,堅強跋涉人銘記歷史的教訓 ,守著信仰和夢想。2002的復刊讓歷史見證了跋涉的高度。 “與時俱進 不斷創新 精益求精” 始終是跋涉創刊的理念。至2008年12月,出版《跋涉》28期,期期精彩。為了讓同學們更加深刻的了解跋涉,同時也為擴大稿源。跋涉人於2007年對期刊進行了如下改革:公布跋涉主要負責人的聯繫方式,開設跋涉電子信箱,在學苑餐廳設立了自己的稿箱,並創辦了跋涉網站。一期一期的《跋涉》是跋涉人辛勤勞作的見證。更讓跋涉人倍感欣慰的是 跋涉的發行大大提高了師大學子的創作熱情,為師大文壇注入了未曾有過的生機和活力。
“讀書活動”是跋涉文學社的常規社團活動,又因其活動方式的多樣化和活動內容的廣泛性,其在師大學子心中具有非同一般的魅力。“讀書活動”並不是單純的坐在一起讀書,其活動方式多種多樣,大致包括討論式,賞析式和講座式。討論式一般有主會人負責現場討論 ,記錄內容及結果並詳細整理有獨到見解的述。賞析式是最輕鬆活潑的交流方式,視頻賞析後參與者可以不拘一格暢所欲言。最鄭重也最受同學歡迎的則是講座式。主要是老師講授,參加活動的同學也可以做出自己的解釋。一些具有真才實學的同學也可通過申請成為主講人。活動內容也很廣泛。可以是對古今中外文學作品的解讀,可以賞析影視作品,中外的過時的經典 流行的新作都可稱為賞析對象,也可以品評文學及社會現象,冷僻的熱門的敏感的每個人都擁有發言權,可盡情的懷疑 “大家” 挑戰權威。讀書活動的開展為文學愛好者提高了一個更好的交流平台,拓展了師大學子參與文學的空間,極大的活躍了校園文化氣氛 。
2005年第六屆大學生社團文化節期間,跋涉文學社回響學校號召,舉辦了“漫步文壇”社徽徵集活動,此次活動的舉行使學生更好的了解了跋涉,利於社團的自身發展同時為繁榮社團文化創建和諧校園貢獻了一份力量。2006年,第七屆大學生社團文化節期間,為活躍校園文化氣氛點亮了師大文壇,跋涉特在11月4日至11月7日舉辦了主題為“與校園同在 攜夢想同行”的大型徵文活動。情系師大,共塑夢想。此次活動的開展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充分張揚個性的空間,得到了廣泛認可。
始創於06年的“潮聲杯” 原創詩歌朗誦賽是本社的特色品牌活動。用聲音點亮文學,讓原創成為經典。為繁榮校園文化,激發同學們的創作熱情,讓文學不在拘泥於書本 真正的生動起來,在文學院團委 及校學生聯合會的鼎力支持下,經過跋涉文學社全體社員為期一個月的精心策劃,首屆 “潮聲杯”原創詩歌朗誦賽於06年6月精彩亮相於師大學子的眸前耳畔.美輪美奐的幻燈片,恰如其分的背景音樂與選手們聲情並茂的表演交織在一起,共同營造了一場精美絕倫的文學盛宴.此賽採取的朗誦者與創作者自由結合的形式大大 提高了同學們的參與力度.大賽的另一個亮點在於激發了同學們的詩歌創作熱情,湧現出了諸如《相約2008》《愛在人間》《夢歸敦煌》等優秀原創詩歌.這一活動充分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青春風采.
為回響學校號召,繁榮校園文化,在建團八十五年之際,在校團委文學院團委及社聯的指導和支持下,跋涉於2007年4月22日開展了“憶往昔,奇文共賞;看今朝,文思飛揚”跋涉文學社歷年精品展暨文學交流會.本次活動共分問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跋涉文學社歷年精品展,這些作品時間跨度二十年,風格不同樣式多樣吸引眾多同學駐足觀看.另一部分是社團調研:調研包括跋涉文學社在學校的影響力,同學們對跋涉期刊的滿意程度等方面.此次活動的舉辦讓同學們走進跋涉,了解跋涉,通過鑑賞優秀文學作品激發了同學們的創作熱情,在校園內掀起了一股文學熱潮.通過調研,我們了解到社團現存的一些問題,了解到同學們的心聲,這些都為跋涉的下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07年5月10日至13日,跋涉文學社與紅樓夢學社等社團共同承辦了“傳統文化校園展”。此次活動的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中國傳統文化情結。使浮囂得以沉澱,讓經典重返校園。
為弘揚“紅學”,同時為廣大“紅迷”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平台與展現自己的機會,07年5月跋涉文學社與新鄉市其它六大高校共同承辦了“新鄉市六大高校紅樓夢主題徵文”活動。
與此同時,跋涉文學社與新鄉市其他高校社團共同協辦了“新鄉市高校首屆社團論壇”。這展現了高校學子的風采,大大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為構建和諧的育人環境,營造健康高雅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起了重要作用。2007年,開學伊始,為給廣大新同學提供一個施展文學才華暢想大學生活的機會與平台,同時也為廣大新同學走進了解學生社團,更好的適應大學生活,跋涉文學社與健言社共同舉辦了“我眼中的大學生活”主題徵文活動。 此次活動得到同學們的積極關注,收到稿件近千份,湧現出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和優秀人才。
河南師範大學2007年學生社團文化巡禮月中,跋涉於11月22日舉辦了第二屆潮聲杯原創詩歌朗誦賽。本次賽事以08北京奧運為主題,分中國印奧運情民族魂三個篇章。在向同學們傳達奧運精神的同時也為繁榮校園文化貢獻了力量。
2008年5月為了了解當代大學生的讀書動態及精神面貌,跋涉開展了“大學生最喜愛的八十本書”的大型調查活動。活動參與者高達數百人。活動的成功開展為盲目讀書的同學提供了一個參考,有助於其形成科學合理的讀書觀,同時為更多的師大學子提供了一個接近文學的機會。
同年11月9日,跋涉文學社參與了第二屆“新鄉市社團論壇”的舉辦事宜,進一步加強了社團間的聯繫和各大高校間的交流。
為了展示跋涉文學社的自身風采,豐富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跋涉於2008年11月9日舉辦了以“社團文化周”為主題的“跋涉風采展”。藉此展現校園社團文化的朝氣與魅力。此次活動的舉辦也為跋涉二十年社慶拉開了帷幕。
08年注定是不用尋常的一年,詩詞華章,似水流年,跋涉文學社迎來了她的20年輝煌慶典。在各級有關部門的支持與指導下,在跋涉人的共同努力下,跋涉文學社舉辦了以“風雨兼程且歌且行”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此次活動的舉辦歷時兩個月之久,它包括人文講座,內部交流,出版紀念刊,朗誦會,二十年社慶晚會和歷史圖片展六個部分。我們不僅邀請了學院老師講述文學創作經驗,還在社團內部召開座談會,講述跋涉歷史。第28期紀念刊不僅整理了跋涉二十年的優秀作品,還開設了社長風采專欄。

跋涉碩果

花開滿路----經驗成果與榮譽
在二十年的風雨歷程中,跋涉文學社已形成固定的組織結構和一整套先進的辦社辦刊理念,並拓展了其向“規範化,人文化,師生一體化,關聯化,文章外流化,網路化”這一方向發展的空間。
跋涉文學社以出好每學期一期的跋涉期刊為工作核心,並定期舉辦徵文比賽
,讀書活動,作品交流會等常規社團活動。另外,跋涉在前進中不斷創新,逐步樹立了自己的品牌活動特色活動。讓原創成為經典,用聲音演繹詩歌,兩屆“潮聲杯”原創詩歌朗誦賽的成功舉辦,是跋涉在文學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廣大同學提供了一個施展文學才華的平台,激發了廣大師生的創作熱情,而且極大繁榮了校園文化,贏得了廣大師生的認可和肯定。
與師大同在,攜夢想同行。跋涉人不斷地播撒文學的種子,並在師大這片熱土上收穫了鮮花和感動。早在1990年4月,老作家楊沫看到《跋涉》後,特意通過《人生與伴侶》雜誌轉來她的願望:跋涉越辦越好!著名詩人柯岩欣然為《跋涉》題寫兩個大字“騰飛”。另外,李瑛、余光中、柯雲路、田中禾等著名作家詩人分別來信寄予希望和鼓勵。1994年,著名詩人臧克家為跋涉題詞:努力追求,攀登高峰。之後,著名作家劉震雲來我院講學,為優秀文學創作者頒發文學創作獎等榮譽證書,並寄語文學院學子“中國文壇的希望在你們身上”。 老作家的關懷和殷切希望教導並鼓舞了一代又一代跋涉人。不僅如此,跋涉文學社也一直得到校院各級領導的鼓勵和支持。如:九十年代中後期,時任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的譚興戎教授多次為《跋涉》題詞;時任中文系主任的彭功智教授對跋涉更是呵護備至。為表彰跋涉文學社取得的成績,中文系每年都要召開學生座談會。及至今日,“跋涉”仍在校、院領導的支持下茁壯成長著,並於近幾年獲得了以下榮譽:2006年2月,跋涉文學社在河南師範大學第七屆學生社團文化節“弘揚社團文化,展現社團風采”主題海報徵集活動中表現突出,被評為優秀組織獎。 2007年11月,“跋涉”在2006--2007學年工作中表現突出,被評為優秀社團。2007年2月,“跋涉”在第三屆新銳文學下徵文大賽中被授予優秀組織獎。

跋涉精品

跋涉,腳下有路,延展開來盡頭便是路,在未來和過去的交界,是永不停息的奔跑oooooo
20年的成長征程,我們見證了“跋涉”從最初的主題徵文、《跋涉》期刊的製作,到接下來的
“潮聲杯”原創詩歌朗誦賽,再到形式多樣的交流會、讀書活動、《跋涉》歷年精品展等各色繁多的活動。而,“跋涉”也從最初的幼稚漸漸走向成熟,由懵懂逐漸變得知性。她不再囿於自己的小圈子,獨自享受文字的快樂,而是變得更為開放,也更具包容性了。
一路走來,必然會經歷種種挫折與無奈,但我們收穫更多的卻是堅定與執著的心態。校園社團活動的繁多冗雜、名目之多加重了“跋涉人”的負擔,但給予他們更多的卻是克服困難、重拾信心的勇氣。於是,有了首屆“潮聲杯”原創詩歌朗誦賽,有了不斷創新的《跋涉》期刊,有了總在變化的各色活動,有了更多關於“跋涉”的口碑ooooooo
對於每一個“跋涉人”而言,“跋涉”不僅僅是一個存在的概念,更是一種責任與擔當。所以,他們認真地經營、用心地完善,為的是堅守自己心中的明亮信仰,為的是執著於自己最初的文學理想。可以說,正是他們的智慧與汗水,成就了“跋涉”今日的輝煌。在一代代“跋涉人”的努力與堅持下,在領導的重視與關切中,在全校師生的關注下,“跋涉”終於長大。
跋涉,意味著一路漫長的奔跑。因為漫長,所以不可避免艱辛酸楚,也以為漫長,所以收穫更多沿途美麗風景。“人間無正味,美好出艱難”,追求自由與理想的“跋涉人”將會以更加投入的姿態展示出“跋涉”更為出色的一面。
我們堅信,“跋涉”的腳步將愈發踏實,也愈發堅定。

跋涉展望

追求“自由與理想”是歷代跋涉人永恆不變的精神傳統。我們不會忘記老一輩跋涉人做出的輝煌業績,並繼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跋涉人將始終以文學為信仰,把《跋涉》作為文學陣地,以筆代步,以一如既往的堅強與執著跋涉在文學朝聖的漫漫旅途。在這場注定艱辛的文化苦旅中始終堅信:人間無正味,美好出艱難!

組織成員

現任社長:周子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