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湖

沱湖

沱湖位於五河縣境內,素有水鄉之稱。沱湖作為天然淡水湖,有6萬多畝水面,其水質較少污染,湖底較平坦,正常水位最深處為3米,以其盛產螃蟹、魚蝦、野鴨而聞名。經過開發建設,以其獨特的生態風韻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旅客。2015年6月—7月,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受到嚴重污染,變成了醬油湖。

基本信息

位置境域

沱湖,淮河北岸,五河縣境內。沱湖湖岸彎曲,湖底平坦,淤泥深厚,是一個河跡窪地型的淺水湖泊,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1~3公里。

沱湖常年最高水位面積8.75萬畝,正常水位面積4.04萬畝,正常水深1—3米。上游承接南沱河、北沱河來水,下游入漴潼河。為本縣水產養殖的重點湖泊。

水系構成

沱湖沱湖
沱湖北納沱河、北沱河、唐河、馬路溝等來水,東出漴潼新河經窯河由雙溝和下草灣引河泄入洪澤湖。

沱河,古稱洨水,今稱南沱河,俗稱沱河。原源於宿縣北,分蘄水(古汴河)東南流。後源於河南永城縣。今源於宿縣西北土嶺子,東流經宿縣城北,至宿東閘穿汴堤;東南流過沈橋入本縣境,成為本縣與固鎮兩縣界河;又東南流至沱河集,有黑泥溝北來匯入;至周王莊有孫周溝北來匯入;至龍水東有葛溝北來匯入;又東南流至沙壩集,有朱河溝北來匯入;至城后庄西,有韋集溝(三八溝)北來匯入;又東南流經濠城集(古洨縣城址)北,折東北流,經龍崗,至老莊胡(垓下遺址)折向東南,入泗縣境。縣內長40.9公里,流域面積352.2平方公里。最高水位20.8米,發生於1954年7月21日;最大流量224立方米/秒,1954年7月21日發生於沱河集。

北沱河,源於宿縣城東,上稱小黃河,本縣境內稱北沱河。東流經婁莊北,有婁宗溝南來匯入;又東流於余橋閘,穿宿泗公路;又東流於晏路北高橋,穿靈固公路;又東南流過呂橋入泗縣境,於草溝集北注入唐河,縣內長35.4公里,流域面積273.8平方公里。最高水位...米,發生於1985年7月17日;最大流量246立方米/秒,發生於1965年7月17日。

唐河,原發源於河南省虞城縣北,上稱柳河,東南流經虞城縣東,入夏邑縣境稱虬龍溝,經夏邑縣東入永城縣境稱巴清河,又東南流經濉溪縣入宿縣境稱南股河,又稱唐河。原長275公里。該河因上遊河道變遷,今源於宿縣蒿溝集,自宿縣界吳家村入本縣境,東流經圩疃、許閘,折向東南,經禪堂集南流至潘集閘,新河西來注入;又東南流至陳埝大橋,閻河西來注入;又東南流從小桂莊林場入泗縣境,穿過新汴河唐河地下涵,經草溝入五河縣瀉湖,匯入漴潼河入淮,全長80.4公里,流域面積835.8平方公里。本縣境內長44.5公里,流域面積459.5平方公里。

漴潼河,系1952年在治淮工程中內外水分流時沿漴河、潼河故道新開的主要河道。由北店子澮、沱兩河匯流處起點,至江蘇省泗洪縣峰山窯河止,共長20公里。河底寬128米,設計流量1200立方米/秒。承接澮河、沱河諸水下經窯河分別由雙溝和下草灣切嶺流入洪澤湖。

水文水質

湖區歷年平均氣溫14℃,最冷為1月,平均氣溫0.5℃,極端最低溫度為-23.3℃,最熱月為7月,平均27.8℃,極端最高溫度為40℃,入湖河流均為雨源型河流,使湖水水位變化較大。夏季受海洋季風影響,雨量多,水量補給大,湖水猛漲,最高水位高程為19.1米(1931年),水面近百萬畝;冬季雨量減少,水位低,水面小,最低水位只有11.35米(1978年),水面只有8000畝。自北店子建閘,特別是新汴河截流沱河後,減少了入湖水量,湖水位在人為控制下比較穩定。正常年份控制在13.0米,相應水面6萬畝。見表3—1—17。

沱湖水位與水面相關表

表3—1—17

1986年沱湖湖水化學成份檢驗結果如下:

透明度:兩次用塞奇式盤測定,第一次1.17米,第二次2.12米。

溶解氧:由於沱湖水生植物繁茂,光合作用強烈,釋放的氧氣多,基本上達到飽和。

PH值:8.2~9.2之間,呈鹼性,其原因一是入湖河水流經廣大黃泛區,溶解了地表的可溶鹽類;二是強烈的光合作用,水中CO2被大量吸收結果使PH值升高。

重碳酸根;平水期平均32.86毫克/升;豐水期平均85.66毫克/升,豐水期高於平水期。

碳酸根;平水期71.55毫克/升~92.92毫克/升,平均83.84毫克/升,豐水期12.82~17.09毫克/升,平均14.95毫克升,平水期高於豐水期。

總鹼度:平均1.94毫克/升,平水期高於豐水期。沱湖水屬碳酸水。

鈣:在8.89~18.81毫克/升,平均11.93毫克/升。

鎂:在11.82~21.53毫克/升,平均14.27毫克/升。

總硬度:1.53~2.24毫克當量/升,平均1.7525毫克/升屬軟水,適合養殖用水指標。

氯化物:1.89~39.2毫克/升,平均20.077毫克/升,平水期高出豐水期。

硫酸鹽:0.58~29.96毫克/升,平均11.73毫克/升,氯離子和硫酸根離子都是平水期高出豐水期,這是由於平水期的蒸發量大於豐水期,湖水濃縮造成的。

氮:平水期未析出,豐水期0.18毫克/升,亞硝態氮0.001~0.003毫克/升,硝態氮微量(0.005毫克/升以下)。三態氮除氨態氮在豐水期較高外,硝態氮和亞硝態氮都較少,這主要是繁茂的水生植物吸收所造成的。

磷酸鹽:0.1~0.8毫克/升,平均0.645毫克/升,平水期高於豐水期,這是因為植物腐爛增加了水中的含量,豐水期大量雨水加入稀釋帶走,使湖水含量降低。

矽酸鹽:SiO2含量2.5~9毫克/升,平均為5.938毫克/升,矽是硅藻類重要的營養元素。由於春秋季硅藻旺盛繁殖,吸收了大量的矽,平水期矽含量低於豐水期。

總鐵:0.05~0.7毫克/升,平均0.2425毫克/升。

沱湖中浮游植物含量平均為109.7萬個/升,生物量4.3108毫克/升,以綠藻、蘭藻、硅藻為優勢種群;浮遊動物含量平均為1742.6萬個/升,生物量1.6337毫克/升,以原生動物、輪蟲,枝角類和橈足類為優勢種群;底棲生物數量和生物量分別為每平方米48~256個;4.12~15.6克,以腹足類為優勢種群。水生維管束植物平均6.56公斤/平方米,以微齒眼子菜為優勢種群。8月份全湖水草復蓋,平均每畝達4151.7公斤。

地理位置

沱湖沱湖

沱湖位於淮河左岸,五河縣境內,湖盆為郯廬斷裂帶局部凹陷窪地積水而成。居沱河的下游,北納沱河、北沱河、唐河來水,總來水面積2983平方公里,全為平原區。沱湖原從五河縣城東側向南直接入淮河,1951年實施的淮河中游五河以下乾支河分流工程,堵塞了入淮口,改經漴潼河向東注入洪澤湖。沱湖水面積廣闊,泛舟湖上,品嘗螃蟹,樂趣無窮。

自然資源

水產資源

沱湖是鑲嵌在淮北平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是皖北最大的水產品生產基地,沱湖湖岸彎曲,淤泥深厚,水質清新、無污染(水質優於Ⅱ類接近I類水的標準),湖底水草豐茂,浮遊動植物種類較多,供餌力強,天然的水資源環境為優質的魚蝦蟹的生長提供雄厚的物質基礎。魚蟹蝦從苗種供應到上市商品的生產,各種生產設施完備,全鄉有魚苗場一處,大水面2萬多畝、圍欄網3萬畝,網箱 500多畝,連片精養種、成魚塘1000多畝,稻田養殖1300畝,其水產品年產量為10000多噸(名特優水產品占30%左右),產值6000多萬元,漁業產值占全鄉農業產值的40%左右。

沱湖沱湖

已採集的魚類標本有39種,分屬7目14科,有蝦類8種、蟹類2種、龜鱉類2種。魚類大多數以定居性為主,少部分為洄游、半洄游和溪流性魚類,近年來,又先後引進推廣了羅氏沼蝦、淡水白鯧、吳郭魚、史氏鱘等一系列名特優新品種,不斷調整充實全鄉的水產品養殖結構。沱湖主要的上市魚類產品有青、草、鰱、鱅等四大家魚,野生烏鱧(黑魚)、鱖魚、鯿鯧等名特優魚類,及絨螯蟹、大青蝦、紅螯螯蝦、中華鱉等名特優水產品,尤其以絨螯蟹、大青蝦為龍頭的主打產品,其年常產分別穩定在蟹20萬斤、蝦10斤以上,名特優魚類中的烏鱧、鱖魚其年常產均在5萬斤以上。沱湖蝦、蟹以其原始的自然生長環境,特有的品質、風味,暢銷周邊市場。為保護沱湖產地的優質品,使沱湖走向市場、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沱湖、支持沱湖,沱湖的大宗水產品現均已申請註冊“沱湖牌”,並被省政府命名為名牌系列產品,購水產品認準“沱湖牌”已成為周邊消費者對水產品消費檔次的普遍追求。近年來,沱湖鄉黨委、鄉政府堅持走產供銷一條龍,漁工貿一體化的路子,不斷加大投入,探索水產品深加工的實現形式,以沱湖食品廠為核心,民間家庭作坊式生產為主的水產品深加工方式生產出的沱湖醉蟹、醉蝦、蟹黃油、蟹黃月餅、千頭魚等製品,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五河縣沱湖水面,沱湖鄉沱湖村漁民開始捕撈螃蟹,作為“中國十大名蟹”之一的沱湖螃蟹已經批量上市。

其他資源

沱湖蘆葦叢生、菱藕連片、鷗鷺成群,水草、沼澤資源豐富,歷來是許多水鳥的越冬和遷徙途中的停歇地,沱湖目前已採集的野生動物有21目46科99種,其中鳥類13目8科68種。鳥類中留鳥類9種,旅鳥和冬候鳥59種,其中有許多珍稀鳥類,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白鸛、大鴇,二級保護動物灰鶴、鴛鴦、白尾鷂等,在不同季節成群結隊地出現在沱湖中游弋。沱湖是全省重要的媒鴨生產基地,年生產媒鴨10萬多隻,每年秋冬之交,大批的野鴨到沱湖中越冬,經沱湖周邊民眾長期的捕獲飼養,馴化出的綠頭野鴨——媒鴨,更是名聞遐邇。媒鴨以天然的蚌螺蝦為食,其肉質細嫩,野味十足,鴨制食品(如鴨舌、鴨爪等)暢銷沱湖周邊及省內外市場,已成為本地年節假日人們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沱湖媒鴨蛋更是以其個小、皮綠、滋補而獨樹一幟,以高出普通鴨蛋一倍的價格,一度成為市場脫銷貨。

沱湖中浮游植物含量平均為109.7萬個/升,生物量4.3108毫克/升,以綠藻、蘭藻、硅藻為優勢種群;浮遊動物含量平均為1742.6萬個/升,生物量1.6337毫克/升,以原生動物、輪蟲,枝角類和橈足類為優勢種群;底棲生物數量和生物量分別為每平方米48~256個;4.12~15.6克,以腹足類為優勢種群。水生維管束植物平均6.56公斤/平方米,以微齒眼子菜為優勢種群。

旅遊開發

沱湖沱湖

沱湖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巨大,沱湖南有江總書記視察地——屈台村,西有台子山石器遺蹟,東有古虹縣遺址,西南有漢五台、霸王城等,歷史文化悠久。湖區現有以一艘200多萬元多功能樂園船為核心的集旅遊、垂釣、娛樂、休閒、餐飲、服務於一體的沱湖樂園一處,古色古香的沱湖旅遊碼頭和長城般的綿延百里的沱湖圍湖大堤更是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發展旅遊業已有一定的基礎。朝看鷗鷺起舞,暮聽漁舟晚唱,泛舟臨風,不僅可觀賞“千頃湖光遠,碧水連青天”的盛景,還可遊覽許多名勝古蹟,當你泛舟採蓮漫遊在萬頃碧波之上,穿行在田田荷葉叢間,會感到賞心悅目;立船頭遠眺,蔚藍的天空,翩躚的群鳥,爭綠的茭菱,競艷的草花,捕魚的小伙、牧鵝的村姑,一齊倒映在澄清的湖水之中,這富有詩情畫意的自然水光湖色,熏的遊人欲醉,直把沱湖當西湖。

景區榮譽

沱湖在2000年12月份已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污染事件

沱湖沱湖

2015年6月27日,沱湖湖水漸漸變成了醬油色,還散發刺鼻味道。截止2015年7月,安徽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因遭受污染,變成了“醬油湖”。9.2萬畝水域被污染,魚類等水產死亡2364萬斤,涉及漁民907戶,其中專業養殖戶220戶,直接經濟損失1.9億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