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石峁村

沙石峁村

沙石峁村位於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楊橋畔鎮,是一個擁有9個村小組,共1350多人的行政村。該村北接沙漠,南臨蘆河,地理位置優越。村民以農業為主。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該村距離縣城不到15公里,靖楊公路橫跨其中,全村耕地面積5000 畝,而水地就占到3000 畝,人均2.2 畝。到2010年年底,沙石峁村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811.16萬元,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3337元,位居全縣行政村第18位,成為全縣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經濟發展

該村根據市場調研和本村的生產實際,為村上制定經濟發展思路,並將其編成順口溜,叫做“一育苗、二種菜、勞務輸出來錢快”號召民眾抓住主導產業,發展經濟。為了帶動示範,將自家的十幾畝水地全部種上了樟子松樹苗,村里人看到後,也都積極行動起來,全村一下子苗木種植突破了一千多畝,有的農戶人均達種植到了兩畝。到2010年秋後起苗,全村收入達到 500 多萬元,僅此項人均增收入達到三萬多元。而通過縣上配套和民眾自籌建起的100多座大棚蔬菜,更是讓村民們的腰包第一次鼓了起來,人均純收入達到1.3萬元。沙石峁的主導產業,在短短的三年內,越做越大,形成規模。“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也有明顯成效,丁家溝村民購買專用機器,投資生產溫棚草簾,收入可觀;韓家灣村民依靠園區大搞第三產業,全村組18戶人,家家是商品房,人人做買賣,年人均純收入超出兩萬多元;沙石峁村民大辦養殖場,建起百頭以上養豬場8個,千隻以上養雞場3個,發展各類商業網點30多處。

基礎設施

該村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全村土地資源迅速升值,經濟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態勢。但是由於村委班子觀念陳舊,缺乏創新,村民矛盾糾紛不斷,錯失了發展機遇。村上的面貌並沒有發生多大的改變,尤其是電力等基礎設施明顯落後,儘管村上在上世紀80年代就通了電,但是由於當時所用電力設備陳舊,架設線路的電桿全部是柳桿桿,因為村集體經濟薄弱,無法投入資金維護,線路是常年風吹日曬,嚴重老化,遇到颳風下雨天,經常是桿倒線斷,不用說乾旱時抽水灌地,就是日常的家戶照明也有時難以保證,一些村民花錢買來的家用電器,眼睜睜用不上,成立擺設。到2008年甚至有兩個村村民出現了重新點上煤油燈的情況。該村為了突破這個“瓶頸”,經多次聯繫,得到縣電力局支持,電力局施工隊開進村里,冒著零下二十幾度的嚴寒施工。經過兩個月的奮戰,架設高低壓線15.36公里,安裝變壓器5台,將全村老化的線路全部進行了改造更新,為民眾徹底解決了用電難的問題。2010年6月,他又抓住靖楊公路自來水改線工程實施的機遇,撘車將原來未通水的三個自然村接通輸水管線,使全村通電通水率達到95%以上,奠定了產業的發展基礎。為了改善村黨支部辦公設施條件差的狀況,儘快適應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要求為契機,2010年,多方爭取資金一百多萬元,建了一座700多平米的兩層辦公樓,設有黨員活動室、計生“三查室”廣播宣傳室、檔案室等,現已投入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