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海鮮餃

沙拉海鮮餃

餃子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沙拉海鮮餃是將蝦仁、豬肉和馬鈴薯、紅蘿蔔切成丁包在餃子裡面,用油炸至熟透後撈起,盛入盤子中,食用時沾上沙拉醬的美食。

(圖)沙拉海鮮餃沙拉海鮮餃
餃子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沙拉海鮮餃是將蝦仁、豬肉和馬鈴薯紅蘿蔔切成丁包在餃子裡面,用油炸至熟透後撈起,盛入盤子中,食用時沾上沙拉醬的美食。

材料簡介

(圖)沙拉海鮮餃餃子

主料:(1)大黃皮 12張
(2)蝦仁丁 120公克
豬後腿肉丁 120公克
(3)肥肉丁 30公克
馬鈴薯丁 30公克
紅蘿蔔丁 30公克
香菜末 30公克

調料:(1)鹽 1/2小匙
太白粉 2小匙
(2)鮮雞粉 1/2小匙
糖 2小匙
胡椒粉 1/2小匙
麻油 1大匙
豬油 1大匙 (3)沙拉醬 適量

製作工藝

(圖)沙拉海鮮餃豬肉

(1)將材料(2)與調味料(1)拌打至有黏性後,加入材料(3)及調味料(2)攪拌均勻,即可放入冰櫃冷藏約2小時,幫助餡料凝結。

(2)將餡料等分成12等份,每張大黃皮內包入1份餡料,對摺成半圓形後,再用手捏出花邊並壓緊,依序做好12個備用。

(3)熱油鍋,等油溫升到180℃,再把餃子放入,炸至熟透且呈金黃色後撈起,瀝乾油份後盛入盤子中,食用時沾上沙拉醬即可。

份量:12個

食材簡析

(圖)沙拉海鮮餃蝦仁

蝦仁,一種食品。選用活為原料,用清水洗淨蝦體,去掉蝦頭、蝦尾和蝦殼。剝殼後的純蝦肉即為蝦仁。蝦仁菜餚因為清淡爽口,易於消化,老幼皆宜,而深受食客歡迎。

豬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補虛強身,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的作用。凡病後體弱、產後血虛、面黃贏瘦者,皆可用之作營養滋補之品。

馬鈴薯是茄科茄屬植物,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兩季栽培。地下塊莖呈圓、卵、橢圓等形,有芽眼,皮紅、黃、白或紫色,可食用。在中國各地,馬鈴薯的稱呼又有不同,東北稱土豆、華北稱山藥蛋、西北稱洋芋、江浙一帶稱洋番芋,廣東及香港稱之為薯仔。

沙拉是用各種涼透了的熟料或是可以直接食用的生料加工成較小的形狀後,再加入調味品或澆上各種冷少司或冷調味汁拌制而成的。沙拉的原料選擇範圍很廣,各種蔬菜水果、海鮮、禽蛋、肉類等均可用於沙拉的製作。但要求原料新鮮細嫩,符合衛生要求。沙拉大都具有色澤鮮艷、外形美觀、鮮嫩爽口、解膩開胃的特點。

營養價值

(圖)沙拉海鮮餃馬鈴薯

蝦營養豐富,含蛋白質是、奶的幾倍到幾十倍;還含有豐富的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氨茶鹼等成分,且其肉質鬆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蝦中含有豐富的,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蝦的通乳作用較強,並且富含磷、鈣、對小兒、孕婦尤有補益功效。

馬鈴薯的賴氨檢含量較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脂肪含量為千分之一左右。礦物質比一般穀類糧食作物高一至二倍,含磷尤其豐富。在有機酸中,以含檸檬酸最多,蘋果酸次之,其次有草酸、乳酸等。馬鈴薯是含維生素種類和數量非常豐富的作物,特別是維生素C,每百克鮮薯,含量高達20至40毫克,一個成年人每天食用半斤鮮薯,即可滿足需要。馬鈴薯是一種糧飼菜兼用的作物,營養成份齊全,在歐洲被稱為第二麵包作物,由於營養價值高,馬鈴薯食品已成為目前的一種消費時尚。

食療作用

蝦仁具有補腎壯陽、健胃的功效,熟食能溫補腎陽;凡久病體虛、短氣乏力、面黃肌瘦者,可作為食療補品,而健康人食之可健身強力;蝦仁以酒浸炒,可治腎虛下寒、陽痿不起、遺精早泄等症;生蝦仁搗爛外敷,可治膿瘡。

適宜人群

蝦仁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 中老年人、孕婦、心血管病患者、腎虛陽痿、男性不育症、腰腳無力之人尤其適合食用;2. 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時不宜食蝦;患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反覆發作性過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蝦;蝦為動風發物,患有皮膚疥癬者忌食。

食物相剋

(圖)沙拉海鮮餃沙拉醬

蝦忌與某些水果同吃。蝦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把它們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鞣酸和鈣離子結合形成不溶性結合物刺激腸胃,引起人體不適,出現嘔吐、頭暈、噁心和腹痛腹瀉等症狀。海鮮與這些水果同吃至少應間隔2小時。

豬肉和大蒜相宜。豬肉中含有維生素B1,如果吃肉時再伴一點大蒜,可以延長維生素B1在人體內停留的時間,這對促進血液循環以及儘快消除身體疲勞,增強體質,都有重要的作用。豬瘦肉和菠菜相忌。菠菜含銅,瘦肉含鋅.銅是製造紅血球的重要物質之一,脂肪代謝所必需.二者同吃,則菠菜析出的銅會大量減少,不利於營養成份的吸收。

注意事項

凡腐爛、霉爛或生芽較多的土豆,因含過量龍葵素,極易引起中毒,一律不能食用。土豆宜去皮吃,有芽眼的部分應挖去,以免中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