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與大公報

《沈從文與大公報》杜素娟 著,出 版 于山東畫報出版社, 本書以流暢的文筆、豐富的細節和鮮明的形象,生動地描述、評點了《大公報·文藝副刊》背後的文壇與人生。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沈從文與大公報沈從文與大公報

《大公報》是解放前我國著名的民辦報紙,其文學副刊先由國學大師吳宓主持;後改為著名作家沈從文主編,定名為《大公報·文藝副刊》。《大公報·文藝副刊》在20世紀30年代成為中國文壇舉足輕重的文學重鎮,團結了朱自清、林徽因、朱光潛、金岳霖等文學和哲學精英,形成了著名的“京派”;創辦了中國文藝界第一個文學獎;同時也呈現了一道獨特的文人群像風景,演繹了許多文壇的趣聞佳話,產生了許多文壇糾葛和紛爭。本書以流暢的文筆、豐富的細節和鮮明的形象,生動地描述、評點了《大公報·文藝副刊》背後的文壇與人生。

沈從文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美在生命”的美學理念 , 創作上以熱烈的筆調肯定和讚揚了“湘西”世界的生命活力和激情, 揭示了原生狀態下生命內涵的美, 拋開意識深處的民族依戀情結, 演繹了“湘西 ”世界深藏的先天不足和致命弱點, 表達了對生命停滯乃至衰退的恐慌和焦慮;在藝術創造中, 由於情感把握的理性缺失, 對生命的讚美和否定構成了藝術傳達和話語接受的矛盾性。

作者簡介

杜素娟,女,1969年生於山東。1998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現居於上海,為華東政法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出版了《煙雨愁人:瓊瑤傳》(江蘇文藝出版社)等作品。

目錄

《大公報·文藝副刊》的前緣後果

《大公報》的來龍去脈

非官非商的文人色彩

“報尾巴”

國學大師和《文學副刊》

沈從文三度入京

面目一新的《文藝副刊》

達子營的家庭作坊

蕭乾初試鋒芒

易名《文藝》

純文學的芳草地

30年代文壇的“南轅北轍”

托起“京派”

一脈而出的《文學雜誌》

一個流派和一種思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