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氏兄弟

Time)(1941年)、《晴朗的夏天》(un aret)(1965年)、《家庭中的間諜》(A Dust)(1934年)、《被愛的人》(The

(Waugh),英國家庭兩個兄弟的姓氏,都是作家。他們的父親,阿瑟·沃(1866-1943年),是一位編輯、文學評論家和出版商。兄弟倆出生在倫敦。
艾利克(亞歷山大·雷朋)·沃(1898-1981年) 他的第一部小說《青年的紡織機》(Loom of Youth)(1917年),以他在謝伯恩學校的經歷為背景。他對這所學校的斥責引發了一場轟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離開桑德霍斯特軍事學院,在英國軍隊服役。他的幾部小說和非小說類作品都是根據他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旅行經歷寫的。
他的小說包括《保存》(1925年)、《沒有休戰的時間》(No Truce With Time)(1941年)、《晴朗的夏天》(unclouded Summer)(1948年)、《陽光下的島嶼》(Island in the Sun)(1956年)、《火焰的燃料》(Fuel for the Flame)(1960年)、《尖塔上的騾子》(The Mule on the minaret)(1965年)、《家庭中的間諜》(A Spy in the Family)(1970年)、《致命的禮物》(The Fatal Gift)(1973年)。《亞歷克·沃的早年》(The Early Years of Alec Waugh)(1962年)是一部自傳。他還寫了《我的兄弟伊夫林和其他肖像》(My Brother Evelyn and Other Portraits)(1968年)和《曼谷》(1971年),一本旅行指南。
艾芙琳(亞瑟·聖約翰)·沃(1903-1966年) 曾在牛津大學學習,並在藝術學校學習一年。《衰亡》(Decline and Fall)(1928年),一部諷刺英國美學家的小說,使他成為“迷惘的一代”中獲得頓悟的作家之一。《故園風雨後》(1945年),描寫了天主教貴族家庭的故事,普遍認為是他最好的小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沃在英國海軍服役。《打出更多的旗幟》(Put Out More Flags)(1942年)和三部曲《朝向武器的人》(Men at Arms)(1952年)、《官員和紳士》(Officers and Gentlemen)(1955年)和《無條件投降》(Unconditional Surrender)(1961年)是諷刺戰爭後果的小說。他還寫過旅行書籍和傳記。《少量知識》(A Little Learning)(1964年)是他的自傳。
其他的小說包括《邪惡機構》(Vile Bodies)(1930年)、《一把塵土》(A handful of Dust)(1934年)、《被愛的人》(The Loved One)(1948年)、《吉爾伯特·平弗爾德的苦難》(1957年)。《伊夫林·沃書信選》(The Letters of Evelyn Waugh)(1980年)是書信選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