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葛底斯堡

決戰葛底斯堡

《決戰葛底斯堡》這是2013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麥可·夏拉。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決戰葛底斯堡決戰葛底斯堡

對葛底斯堡戰役最為真實和壯麗的描繪。作者歷時七年潛心研究當事人的書信、自傳以及其他相關歷史文獻,兩次奔赴戰場實地考察,數易其稿而成。美國陸軍上將、“海灣戰爭多國部隊行動總司令”諾曼·施瓦茨科普夫曾評價說:“是我所讀過的最棒的戰爭紀實小說!”

這是美國南北戰爭的轉折點,也是迄今為止北美大陸規模最大、流血最多的一場戰役。

1863年6月底,南北大軍匯聚葛底斯堡,大戰一觸即發。真正的交火只有三天。敘述的焦點對準了雙方的將領:羅伯特·李朗斯特里特、米德、雷諾茲、勞倫斯……這三天,他們所作出的任何決定,都將決定美利堅未來的方向。火光沖天的激烈的戰鬥中,更有無數人性的閃光。

作為一部軍事小說,它被西點軍校、美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美國陸軍戰爭學院、美國海軍軍官學校、美國特種部隊軍官培訓基地等頂尖軍事院校奉為經典。

作為一部文學作品,它創造了史上最暢銷普利茲獎小說紀錄,在美銷量逾萬冊。

它還是《財富》雜誌推薦商業必讀書,是通用電氣航空CEOStanSloane、安進生物製藥主席兼CEOGeorgeRathmann等數十家全球頂尖公司決策者的最愛。

【媒體評價】

關於這場戰役

這場戰爭,總體而言,是截至當時,人類歷史所記載的大規模衝突中,最高貴、最無可避免的戰爭。

——溫斯頓·邱吉爾

這是美國南北戰爭中最為重大的戰役,也是19世紀死傷最為慘重的戰役,它不僅標誌著代表黑人奴隸制的南方從此走向失敗,而且這一戰役還深刻地影響著整個人類進步的走向。

——李木生(原江蘇省軍區副司令員)

這個戰爭可以說從第一炮開始,就是一個兄弟相殘的悲劇。

——林達

關於這本書

我所讀過的最棒的戰爭紀實小說!

——H.諾曼·施瓦茨科普夫(美國陸軍上將,原中央司令部總司令,海灣戰爭多國部隊行動總司令)

有硬漢海明威和史蒂芬·克萊恩《紅色英勇勳章》的風骨!

——《休斯頓郵報

若真有末日之劫,也莫過書中所述!

——《出版家周刊》

從這本讓人沉浸的書中,你所能知道的關於葛底斯堡戰役的細節比從其他任何紀實檔案都要多!

——《福布斯》

關於葛底斯堡戰役,可能已經出過上百本書,虛構的、非虛構的……你覺得就這個主題,還會有新書脫穎而出,讓人愛不釋手,從而成就經典嗎?那就請讀一讀麥可·夏拉的《決戰葛底斯堡》!

——《弗雷德里克新聞報》

作者介紹

決戰葛底斯堡決戰葛底斯堡

麥可·夏拉(1928-1988)

意裔美國作家。大學畢業後曾在美國第82空降師服役,此後還做過拳擊手和警察。50年代開始創作小說,主要作品有《決戰葛底斯堡》《破碎之地》《諾亞陰謀》《對遊戲的愛》,其中《決戰葛底斯堡》獲1975年普利茲小說獎。夏拉後來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謀得教職,教授文學課程。1988年,因心臟病猝發而死。

作品目錄

【目錄】

致讀者

前言

1863年6月29日,星期一

1. 密探

2. 張伯倫

3. 布福德

4. 朗斯特里特

1863年7月1日,星期三:第一天

1. 李

2. 布福德

3. 李

4. 張伯倫

5. 朗斯特里特

6. 李

7. 布福德

1863年7月2日,星期四:第二天

1. 弗里曼特爾

2. 張伯倫

3. 朗斯特里特

4. 張伯倫

5. 朗斯特里特

6. 李

1863年7月3日

1. 張伯倫

2. 朗斯特里特

3. 張伯倫

4. 阿米斯蒂德

5. 朗斯特里特

6. 張伯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