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瑞

汪瑞

汪瑞,1984年10月入伍,現任西藏阿里軍分區獅泉河醫療站外科護士長,阿里軍分區首位女心理諮詢師。2006年被南疆軍區表彰為“崑崙衛士”,2007年7月被總政表彰為第八屆“全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

汪瑞雪域高原戰士的"知心姐姐"—汪瑞

汪瑞,1984年10月入伍,現任西藏阿里軍分區獅泉河醫療站外科護士長,阿里軍分區首位女心理諮詢師。2006年被南疆軍區表彰為“崑崙衛士”,2007年7月被總政表彰為第八屆“全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

基本資料

汪瑞 女 新疆軍區阿里軍分區獅泉河醫療站護士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校女軍官汪瑞,在高原已經工作、生活了10個年頭。她從邊防某團調到獅泉河醫療站,從喀喇崑崙來到藏北阿里,海拔越來越高,距離越來越遠,她走得堅定又執著,為的是呵護好守防官兵的心理健康。上世紀90年代初,汪瑞在南疆軍區某醫院從事臨床醫學護理工作。1995年至1997年,上級先後安排她到解放軍第三、第四軍醫大學進修,她首選的專業就是難度較大的心理學,汪瑞倍加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充電”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1998年7月,汪瑞以全優的成績獲得了心理學學士學位,並順利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1999年,學成歸來的汪瑞主動要求調到全軍條件最差、環境最苦的喀喇崑崙某邊防團工作,把實驗室搬上了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

個人事跡

汪瑞在南疆軍區某野戰醫院從事護理工作,一名患急性高原疾病的戰士從喀喇崑崙山上被送了下來。經醫護人員急救,這名戰士脫離了生命危險,可他又割腕自殺。經專家會診,他患有嚴重抑鬱症。
這名戰士的舉動深深刺痛了汪瑞。她知道,心理疾病就像個“隱形殺手”,能控制人的思維,甚至把人引上絕路。於是,汪瑞把關注的目光從臨床護理學轉向心理學,轉向征服危害官兵心理健康的“隱形殺手”。1999年6月,她向組織提出上喀喇崑崙山和官兵一起守防,探索研究高原心理疾病防治。當時,汪瑞的兒子才5歲,丈夫剛調動工作。隨著她的調離,一家三口不得不分居三地。初上高原,一切都要從零開始。為掌握官兵心理健康狀況,汪瑞製作好心理調查測試問卷,奔赴每個邊防連隊親手發給官兵。每人完成的幾百道題目都要先統計再計算,然後分門別類進行處理,由於當時沒有配套軟體,數百萬組的數據全靠她一個人手工完成,她的手指都磨出老繭。
一次,汪瑞到海拔5380米的神仙灣邊防連追蹤調查官兵心理健康的數據和狀況,強烈的高原反應使她頭痛欲裂,膽汁都吐了出來。十幾天后,採集了1萬多字的數據資料。長期的高海拔地區超負荷工作,使汪瑞記憶力減退,頭髮脫落,還使她患上腰肌勞損、椎間盤突出等慢性病。作為一名醫護人員,她知道像她這種情況的病人早已臥病在床,更不要說工作了。但這些沒有擋住汪瑞的腳步。她說:“我無法改變高寒缺氧的自然環境,但會努力讓官兵有個好心情。”2006年3月,汪瑞主動申請到阿里軍分區工作,擔任獅泉河醫療站護士長兼心理諮詢師。
幾年間,汪瑞的足跡踏遍喀喇崑崙山、藏北阿里高原1600餘公里的邊防線,為官兵建立了完整的心理健康檔案,探索總結出《海拔5000米以上地區官兵心理健康狀況》《高原守防不同時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疏導方法》等成果;撰寫的13篇高原邊防官兵心理問題的學術文章被權威雜誌發表,其中,《對特高海拔區和高海拔區駐軍官兵心理狀況及人格特徵改變的追蹤調查及分析》填補了世界高原心理醫學研究的空白,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有困難找組織,有心事找汪瑞”
2006年7月,阿里軍分區獅泉河醫療站送來一名慢性腹瀉的戰士,看病吃藥不管用,醫生仔細檢查也無明顯異常。於是,有人認為他是為了逃避訓練“裝病”,也有人認為他是得了一種“怪病”,還有人說可能是不適應高原……汪瑞得知情況後,一邊仔細檢查他的身體,一邊和他談心。原來,他的父親在外地打工,母親在家生病無人照顧,半個月前他與家裡通完電話後,就處於焦慮、抑鬱狀態。汪瑞判斷,他是因心理原因導致的“炎症性腸病”。之後,汪瑞讓他每天到心理諮詢室來談心,幫助他常與家人打電話聯繫。果然,通過汪瑞一個多星期的心理疏導,這個戰士沒吃任何藥,腹瀉便不治而愈。“有困難找組織,有心事找汪瑞。”這是汪瑞發給邊防官兵“連心卡”上的兩句話。為滿足官兵心理諮詢的需要,她開通了守防官兵“心理諮詢熱線”。如今,每天都有很多戰士打來電話,傾訴自己的煩惱,或請她幫助解難釋惑。
每年高原半年多的封山期,是邊防官兵最“難熬”的日子。一到這個時期,不論自己有多累,只要電話一響,汪瑞都會立即拿起電話,送上一句溫和的“您好”,耐心地與電話那頭的守防官兵親切交流。
2004年,在汪瑞的努力下,“邊防衛士心理諮詢網站”正式開通。從此,部隊內部網路上有了由心理諮詢師專人負責的專業心理諮詢網站,很多高原官兵向汪瑞發帖傾訴心曲,每天訪問人數超過300人次。
努力終有回報。汪瑞在駐守喀喇崑崙山的某邊防團開展心理諮詢工作後,防區1年內因高原疾病向野戰醫院下送患者總數僅為往年的十分之一。

工作態度

汪瑞汪瑞與同事
出生在新疆和田的汪瑞,對雪域高原和邊防軍人有一份特殊情感。1984年10月,她從和田衛校畢業後,參軍來到喀喇崑崙山腳下的南疆軍區某野戰醫院。幾年後,她又選擇嫁給了高原軍人。後來,汪瑞走上了高原。她把孩子送回老家,又與丈夫天各一方,卻只能把思念埋在心底。她在日記里寫道:“兒子,請原諒媽媽,原諒媽媽無法給你更多的愛……”因為,汪瑞把更多的愛獻給了高原的守防官兵----
為活躍連隊氣氛,汪瑞學會了舞蹈。雖然在高原缺氧的環境下跳舞,常常使她心口疼痛,但只要看到戰士的笑臉,她就開心得什麼都忘了。
每到一個邊防哨所,汪瑞總要到附近村落為老百姓排憂解難。今年初,在札達縣聽說一位藏族老阿媽不慎被摔傷後,她不顧幾天來奔波於邊防一線的疲勞,騎馬來到老人的家,為老人已化膿的傷口上藥。
阿里噶爾縣孔繁森國小的9歲藏族女孩尼瑪桑姆親昵地叫汪瑞“媽媽”,是汪瑞與她結為助學幫扶對子,親手為她編織毛衣,給她買來新書包和學習用品;“五保戶”扎西白母老大娘親切地叫汪瑞“女兒”,是汪瑞為她緩解了風濕病的痛苦;80歲的藏族老大爺達娃桑珠雙目失明,他把汪瑞叫做“解放軍好同志”,是汪瑞和戰友常來家裡幫他打掃衛生、收拾房間。

開辦心理講座

汪瑞開辦的心理健康講座,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戰士。她走到哪裡,哪裡就充滿了歡聲笑語,戰士有心裡話都願意向她傾訴。為此,汪瑞還特地製作了一個《心理諮詢卡》,背面寫著“心裡有煩惱,請找我疏導”,正面是她的照片和聯繫電話。隨著網路落戶雪域高原,汪瑞又在部隊內部網路上創辦了“邊防衛士心理諮詢網站”,開設了“知心姐姐信箱”、“心理學苑”、“悄悄話”等10多個欄目。幾年來,她組織官兵進行集體心理教育380餘場次,面對面心理疏導1300多人次,回復各類心理諮詢信函350多封,通過網路答覆各種心理諮詢問題1900多個……9年了,汪瑞還在那片高原上堅守著。她說,那裡雖然沒有盛開的鮮花,沒有綠色的森林,但只要能讓陽光灑滿每個邊防官兵的心靈,那就是她人生最美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