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思溫

汪思溫(1077-1157)字汝直,四明(今浙江省寧波市)人,汪洙長子,汪大猷之父。自幼讀父親所編的舉業書,成績頗佳。徽宗政和二年(1112)進士,知餘姚縣。高宗時,知衢、湖二州,入為太府少卿,知臨安府。權相秦檜向他推薦舊屬,思溫以“使可薦,誠不待相喻;不才,相言無益也”拒文,引起秦檜不滿,其後又以事忤秦檜,遂被貶,終老不得用,紹興二十七年卒,年八十一。

思溫延譽後進,樂善好施,濟危扶困,對於“一時寓公寄客睏乏不能自存而死、而無所斂葬者”協助料理後事,所以“四方游士皆以公為歸”,後人遂以“世德”名堂號。思溫卒後,史浩寫行狀,孫覿撰墓志銘。

思溫生四子,為:大雅,大猷,大有,大定。

樓璩之妻為汪思溫長女,有子樓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