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羅市地震台

汨羅市地震台始建於1977年,原址在汨羅紅花鄉紅花村一組境內,由省政府投資建設。1978年6月正式開始觀測。

湖南汨羅市地震台始建於1977年,原址在汨羅紅花鄉紅花村一組境內,占地面積3.85畝,建築面積350平方米,由省政府投資建設。1978年6月正式開始觀測,儀器為65型熏煙記錄地震儀。1980年又引進DD-1短周期墨水地震儀。1989年經省地震局批准,65型停機被淘汰。歷經30餘年的風風雨雨,設備老化,房屋年久失修,台址偏僻、工作環境差,完全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地震工作的需要。岳陽市地震辦、汨羅市科技局領導十分重視、關心地震台的工作,他們多次向省地震局的領導匯報情況,反映存在的問題。省地震局根據國家地震局“十一五”工作規劃,將汨羅地震台的搬遷和數位化改造優先安排,撥專款40萬元用於台站建設。2004年下半年,新台址選定在離汨羅市區3.5公里的古培鎮明月村17組,省道S308線148公里處以南,東經29°50′09″,北緯113°29′20″,海撥高度45米,占地4畝。新台2005年12月投入運營。監測樓建築面積276平方米、綠化面積100平方米。2007年4月省地震局從英國進口一套價值30餘萬元的數位化新儀器—區域性數位化地下深井觀測儀投入使用。這標誌著我市地震觀測從模擬到數位化的跨越。
地震台井下擺數字測震儀的特點是靈敏度、精準度相當高,可以將記錄到的地震通過TDE-324CI地震數據採集記錄器直接聯通電腦進行數據處理並通過網路傳入省地震局台網中心。其工作原理:將在地下80米深的井下安放全封閉防水不鏽鋼進口擺,再和地面數據採集器聯接將地震信號在電腦屏上展現。其技術性能:支持內部連續觸發波形、支持10天以上的連續數據存儲。經過數位化改造之後,我台精確監測到世界上幾次大的地震,如2005年巴基斯坦的7.8級地震、2007年日本千島群島的7.9級地震、2007年印尼蘇門答臘南部的8.5級地震以及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的8.0級特大地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