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形態

污染物形態,是環境中污染物的外部形狀、存在方式、化學組成和內部結構的表現形式。隨環境條件的變化而轉化。按化學組成,污染物形態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態兩類。

學科:環境科學
詞目:污染物形態
英文:form of pollutant
釋文:污染物形態是環境中污染物的外部形狀、存在方式、化學組成和內部結構的表現形式。污染物的形態隨環境條件的變化而轉化。按化學組成,污染物形態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態兩類。單質是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包括金屬、非金屬及其同素異構體,如汞(液態汞和氣態汞)、鉛、氯,以及具有多種同素異構體的硫(無定形硫、正交硫、單斜硫)、磷(白磷、紅磷、紫磷、黑磷)等。化合態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物質形態,可以分為有機化合態和無機化合態兩類。有機化合態的污染物的種類繁多,常見的有農藥(如有機氯、有機磷)、苯、苯酚、苯胺、聯苯胺、多氯聯苯、多環芳烴、黴菌毒素(如黃麴黴毒素)、有機汞(如甲基汞、苯基汞)等。無機化合態常見的有強鹼、強酸、鹽類(如鉻酸鹽、硫酸鎘)、硫化物、氮化物、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和金屬元素的氧化物等。按物理性狀污染物形態可以分為固體、流體(氣體和液體)、射線等。固體可分為晶體和無定形兩種。晶體如氰酸鹽、鉻酸鹽、氯化高汞;無定形固體物質如硫、二氧化鉛、五氧化二釩。流體如汞和各種有機試劑。射線如放射性物質在衰變過程中產生的αβγ射線、X射線、紫外線、熱輻射、微波輻射、電磁輻射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