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帶單齧

污帶單齧

污帶單齧(拉丁名:Caecilius sordidus)為囓蟲目、單齧科、單齧屬節肢動物,分布於浙江、湖北、廣東、廣西。是稻田優勢種群。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拉丁名:Caeciliussordidus
分類地位: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囓蟲目>單齧科>單齧屬
保護級別:未列入
瀕危等級:數據缺乏
可信度:3級可信度
野生馴化:野生
水生陸生:陸生

識別特徵

污帶單齧污帶單齧
雌蛛體長2.6~3.4毫米。頭胸部黃褐色。步足黃褐色,第1、2脛節背刺2根,第3、4脛節背刺1根。腹部灰黑色,長卵圓形,腹部背面中央有1條線色縱紋,兩側有較細的淺色條紋。外雌器蓋板兩側,交配囊略呈三角形,位於受精囊上方。雄蛛體長2.5~2.6毫米。頭胸部背面比雌蛛顯著隆起,螯肢內側有1明顯的尖突,其尖端具長而黑的硬毛。

詳細描述

雄雌(酒精浸存)頭棕褐色;後唇基黑色,前唇基、上唇深褐色,唇基端黃褐色;單眼區、複眼黑色;下顎須黃色,端節端深褐色;觸角黑褐色,基部2節(雄)和4節(雌)黃色。胸部深褐至黑褐色;足黃色,基節和端跗節褐色;翅污褐色,頂角透明,前翅翅痣具明顯的深褐色斑。腹部紅褐色。

體長3.20毫米,達翅端5.00毫米。觸角長3.11毫米,鞭節1~3節分別長為0.69毫米、0.54毫米及0.35毫米;下顎須端節長為寬的4.57倍;複眼近球形。後足跗節分別長為0.48毫米和0.16毫米,基跗節毛櫛為20個。前翅長3.87毫米、寬1.35毫米,長為寬的2.86倍;翅痣后角明顯。後翅長2.87毫米、寬0.93毫米,長為寬的3.07倍;基脈長;生殖突背腹瓣細長,背瓣基橫向擴大,外瓣僅存1剛毛,位膜質部;亞生殖板後緣圓弧,骨化靴狀;受精囊球形,褐色,橫徑長0.13毫米,受精囊泵球形。

體長2.38毫米、達翅端3.87毫米~4.00毫米。觸角長3.01毫米,鞭節1~3節分別長為0.69毫米、0.54毫米及0.31毫米;下顎須端節長為寬的5.2倍;複眼腎形。後足跗節分別長為0.39毫米、0.14毫米,基跗節毛櫛20個。前翅長3.27毫米、寬1.22毫米,長為寬的2.68倍;後翅長2.50毫米、寬0.83毫米,長為寬的3倍。脈序同雌蟲。肛上板和肛側板具粗糙區,肛側板毛點26個~27個;陽莖環外陽莖端多小孔,陽莖球骨化弱,由小齒突組成;下生殖板骨化簡單。

主要用途和價值

是稻田優勢種群,5~6月占稻田蜘蛛總數的39%左右。

開發利用現狀

野生未開發利用。

節肢動物門(五)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