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新會第一中學

江門市新會第一中學

江門市新會第一中學創辦於1905年10月20日。一百多年來,歷經時代風雨洗禮,學校不斷成長壯大。在新會區委、區政府的關懷指導下,在教育行政部門的直接領導下,在港澳同胞的鼎力支持下,該校發展成為頗具規模的中學,被譽為校風好、質量高、校園美、管理優的國家級示範型普通高中、省市視窗式文明學校,是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文化

校徽

校徽圖樣簡明、寓意深刻。校徽圖案中,一輪紅日在“學海”中噴薄而出,顯示本校一代一代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精神風貌;紅日和鋼筆、書本構成“一中”字樣,“X”和“H”分別是“新會(XINHUI)”兩字的漢語拼音縮寫。

校訓

嚴勤全活,意思為:嚴肅認真,嚴格要求;勤教善導,勤奮學習;面向全體,全面發展;靈活機敏,主動活潑。

學校概況

教育風氣

江門市新會第一中學江門市新會第一中學
江門市新會第一中學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發揚“嚴勤全活”的優良校風,經二十多年來主動、自覺開展素質教育的實踐和探索,逐漸形成了“求實開拓,素質育人”的辦學理念。具體包括:“德育放首位,教學為中心,育人是根本”的教育思想;“依法遵規,立典示範”的治校原則;“升學為主,爭創名校”的辦學目標;“立足素質,全面育人”的辦學特色;“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實踐,學會生存”的教育內容;“以人為本,有教無類”的育才方略;“低入高出,高入優出”的質量品牌。

教育資源

新會一中校長梁衛東是中學高級教師,廣東省基礎教育系統名教師,廣東省特級教師,新會名校長、名教師。該校是廣東省職業道德優秀集體、江門市師德建設先進單位。現有廣東省基礎教育名教師1人,新會名校長2人,新會名教師17人,新會學科帶頭人20人,廣東省特級教師2人,具有高級職稱或研究生學歷的教師64人。先後參加廣東省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培訓和國家級、省級、江門市級骨幹教師培訓以及國家教育部組織的高中新課程樣本高中教師培訓的有22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大學本科率100%。2003年4月新會區人民政府決定對新會一中和新會圭峰中學實行資源重組,組成新的新會一中,現校區由校本部和圭峰校區組成。校本部坐落在會城城北蔥蘢的犀山腳下,占地6.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圭峰校區地處會城西北育才路,占地10.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校區布局合理,環境優雅,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教育教學設備和現代化技術設施已達廣東省一類學校配備標準,體育、藝術、圖書等方面設備齊全完善。現有5個多媒體專用室,6個網路教室,1個電子閱覽室,4個語音室。建成1000兆校園網,所有教室都設有多媒體平台。建有可容納2500名師生集會、舉辦大型文體活動的綜合性體育館一座,供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進行教學實驗活動的實驗大樓兩座、專用室25個。建成了江門地區學校一流的電教中心,電腦500多台。校本部全塑田徑(足球)場是江門地區中學首家經國家田徑協會認證為二類標準運動場。新會一中是師生讀書學習、生活工作的好地方,現有高中學生3000多人,達到國高規模。

教育成就

該校具有很高的教育教學質量,聯考和中考成績多年來均名列江門地區前列。近五年本科上線率達68%,上線率均達國高要求,2004年達80.1%,2005年達78%,2006年達60.9%。歷年聯考升學率達97%以上。1984年以來有24位同學考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培養了多名聯考尖子,其中聯考總分全省第一名的1人、第二名的1人、第三名的2人,聯考單科成績全省第一名的5人。該校在省的演講比賽和歌詠比賽分別獲一、二等獎,還多次獲新會中國小生文藝調演一等獎以及省的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比賽團體第三名、新會中學生田徑運動會高中組第一名等獎項。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英語等學科競賽中,每年高、國中參賽學生都取得全國、省和國際級的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獲獎數量和層次居江門市前列。多年來,該校先後獲得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多項榮譽嘉獎。新會一中是育人的學府,英才的搖籃。一屆又一屆的畢業生走向社會、服務人民,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樑。目前,該校正以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姿態走上了擴模發展、做大做強的新里程。學校領導和全體師生決心繼續努力,奮發進取,為創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而奮鬥。

學校歷史

百年教育強國夢,世紀學府薪火傳。
江門市新會第一中學江門市新會第一中學
“廢科舉,興學堂!”19世紀末20世紀初,積弱的東方大國圖變革,求生存,鄉賢梁啓超為此振臂高呼;1905年,會城馬山下,富有改革精神和勇氣的新會人民得風氣之先,創辦官立中學堂,新會一中由此開始了艱難曲折而光輝燦爛的100年。百年辦學,根深葉茂發新枝

新會一中名片:1958年被定為佛山地區重點中學,1960年被定為廣東省重點中學,1978年再度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定為縣市重點中學。改革開放以來,學校持續發展,蒸蒸日上,1994年,被評為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又先後獲得“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今天,新會一中是一所擁有107個教學班、6000多名學生、350多名教職工的重點中學,已成為享譽五邑、全省知名的學校,並朝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目標邁進。

美麗校園,幾代葵鄉人心血凝聚。凝金十月,走進新會一中美麗的校園,濃陰蔽日的校道上,翠色如茵的綠地旁,窗明几淨的大樓里,清晨書聲琅琅,傍晚燈火通明。運動場上,虎躍龍騰。綠陰花間,笑語聲聲。置身其中,靜心感受校園中洋溢著的濃濃文化氣息:風采堂,古樸典雅;圖書館,書藏豐盈;《風華正茂》的雕塑,鼓舞學生揚起理想的風帆,遨遊遠航。

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學校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標準的圖書館、勤奮樓、蘇周玉珍紀念樓、健德堂黃克競博士教育樓、黃克競博士科學樓、梁榮教研樓、電教館等一座座樓館拔地而起,建成了標準游泳池和江門地區第一個國家級的全塑膠田徑場;還建成了計算機教學中心、多媒體電教中心,有語音教室2間、網路教室7間,擁有計算機500台,每個教室都配上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建成千兆主幹校園網,教學設備達到國家示範性高中標準。

漫步校園,這些典雅大方、錯落有致的樓宇,仿佛讓人看到當年黃球名譽校長、黃克競名譽校長、蘇澄洲先生等善長仁翁們對家鄉教育事業的大力支持;透過這些參天的樹木,又隱約讓人聽到新會一中幾代創業者們艱苦奮鬥的吶喊。

師資雄厚,辦學思想一脈相承 。

如果說,優美的環境,先進的設施是育人的基礎,那么,“求實開拓,素質育人”則是新會一中上百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辦學思想最濃厚的凝淀。一個世紀以來,在源遠流長的岡州文化滋養下,新會一中櫛風沐雨,自強不息,雖三遷其址,十一次易名,愛校報國、興學育才之風仍代代相傳。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新會名校長2人、新會名教師18人、新會學科帶頭人20人、廣東省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骨幹教師19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61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大學本科率91%。先後有7人被評為廣東省特級教師,7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範教師。一批教師獲省、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等光榮稱號。正是學校領導班子團結一心,奮勇爭先,全體教職工秣馬厲兵,勵精圖治,一批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學校的辦學成績才如此出色。

亮點

推進素質教育有方

新會一中在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始終堅持德育放在首位,全方位育人。以“五愛”教育為主線,規範養成教育為基礎,心理素質教育為先導,各種活動為載體,加強“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現代公民教育。學校形成德育管理序列,重點抓好校風傳統教育、生活常規訓練,文明行為習慣培養。

愛祖國之行,始於足下;愛人民之德,育於身邊。學校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寓教於樂。每年清明節祭掃革命烈士紀念碑,緬懷英烈。每年10月8日,組織學生參加18歲成人宣誓,做合格公民。堅持開展學雷鋒、助殘募捐、扶助特困生活動,關心社會,奉獻愛心。

在新課程標準教學改革中,富有歷史責任感、與時俱進的領導教師和全校學生一道,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勞動,擔負起探索課改領跑者的重任,先後舉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專家調研課、江門市新課程改革現場會等大型公開課開放日活動,發揮示範輻射作用。

學校積極穩妥地進行教學改革,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推行研究性課程。學生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大課堂進行深入調查,充分展示勃勃的青春氣息。

教育科研是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學校以科研為先導,科研促教,近幾年來,學校參與的各項“十五”教育科研課題有國家級課題6個,省級課題3個,市級課題3個,先後獲得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成果黃華獎和新會科學技術進步獎。近10年來,省級以上發表或獲獎的論文共80多篇。

隨著教育科研深入,學校教育質量不斷提高,聯考和中考成績多年來均名列江門地區前列。聯考升學率達97%以上,近年本科上線率達75%以上,2004年達80.1%,2005年達78%。1984年以來共有23位同學考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學生積極參加各學科競賽,1500多人次獲國家、省、市獎勵。

步履堅實,創建國家示範高中

經過近3年努力,新會一中創建國家級示範高中各項核心指標全部達標,目前已正式遞交督導驗收申請報告,以此向新會一中百年校慶獻禮。

2002年,新會區委、區政府作出了要在百年學府新會一中率先創建國家級示範高中的決策。2003年4月17日,是新會一中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當天,新會區人民政府對新會一中和圭峰中學實行資源重組,組成新的新會一中。2004年7月,經新會區人民政府同意、江門市教育局批准,由新會教育基金會和新會一中聯合舉辦的新會葵城中學正式成立,這棵培育人才100年、根深葉茂的大樹,又發出一枝新芽;今年秋季,新會一中完全實現了高國中分離,形成了獨立高中建制,並通過連續三年擴招,在校高中學生達到3100多人,達到了國家示範高中督導驗收方案中有關高國中分離,規模在3000人以上的標準。

校舍、設備、師資、質量,是創建國家示範高中的幾個核心指標。幾年來,新會一中在這幾方面都有大動作,取得了大成效。學校相繼建設了教研樓、總務樓、體衛教研樓和新教學大樓,裝修了“新會書院”、電教館,鋪設了全塑運動場,全面美化了校園環境,增添了大批常規設備和電教設備,總投入已超過1700萬元。加上正在建設中的校園信息化工程,因分離國中而建設葵城中學的投入等,政府、教育部門和學校為新會一中創建國家示範高中的總投入將達5000萬元。

高水平的管理和辦學質量是名校的根本標誌。新會一中領導班子的辦學治校能力不斷提高,大批中青年教師茁壯成長,一批名教師和學科帶頭人脫穎而出,聯考成績連年攀升。2005年聯考上線率達98%,其中本科率達78.4%,重點率達47.7%,都大大超過了國家示範高中督導驗收方案中有關學生髮展水平的指標要求。

百年育人,情牽母校贏聲譽

每一次花開的記憶,都是輝煌成就的累計。一代又一代的新會一中學生以母校為驕傲,他們在新會一中歷經了最美好、最重要的歲月,形成了超越時空、永恆的友誼,新會一中就是他們生命的底色。這種以母校為驕傲的情懷,是新會一中永遠的財富。

一個世紀以來,在各級政府、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下,在海內外鄉親的大力支持和關愛下,全體師生與時俱進,團結拼搏,振興教育;多年來,學校為國家輸送了15000多名高中畢業生。在他們當中,湧現出了大批革命志士和社會主義建設人才,不乏像地質學家陳國達院士、新中國第一批女飛行員王堅等社會主義建設人才,貢獻卓越,彪炳史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