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里生,海里長的大麻哈魚


大麻哈魚(Oncorhynchusketa)屬鮭形目,鮭科,麻哈魚屬。
俗稱:大發哈魚,達發哈魚,果多魚,羅鍋魚,孤東魚,齊目魚,奇孟魚,花斑鱒,花鱒。
英文名:Bigpacific-salmon,Chumsalmon。

 大麻哈魚體長而側扁,略似紡錘形;頭後至背鰭基部前漸次隆起,背鰭起點是身體的最高點,從此向尾部漸低彎。頭側扁,吻端突出,微彎。口裂大,形似鳥喙,生殖期雄魚尤為顯著,相向彎曲如鉗狀,使上下頜不相吻合。上頜骨明顯,游離,後端延至眼的後緣。上下頜各有一列利齒,齒形尖銳向內彎斜,除下頜前端4對齒較大外,余齒皆細小。眼小,鱗也細小,作覆瓦狀排列。脂鰭小,位置很後。尾鰭深叉形。生活在海洋時體色銀白,入河洄游不久色彩則變得非常鮮艷,背部和體側先變為黃綠色,逐漸變暗,呈青黑色,腹部銀白色。體側有8-12條橙赤色的婚姻色橫斑條紋,雌魚較濃,雄魚條斑較大,吻端、頜部、鰓蓋和腹部為青黑色或暗蒼色,臀鰭、腹鰭為灰白色。到了產卵場時,體色更加黑暗。

大麻哈魚為冷水性溯河產卵洄游魚類。原棲息於太平洋北部,在海洋里生活了3-5年後(通常4齡達性成熟)才在夏季或秋季成群結隊進入黑龍江作生殖洄游,根據溯河時間可分為兩個生物群,夏型和秋型;上溯進入中國境內的僅為秋型。大部分在下游產卵,到達上游產卵的僅為少數。它們沿江而上,日夜兼程,不辭辛勞,每晝夜可前進30-35公里,不管是遇到淺灘峽谷還是急流瀑布,都不退卻,衝過重重阻擾,直到目的地。成魚進入淡水生殖期間後便不攝食。大麻哈魚對產卵場的條件要求很嚴,環境要僻靜,水質澄清,水流較急,水溫5-7℃,底質為砂礫地。產卵期為10下旬至11月中旬。產卵前雄魚用尾鰭拍打砂礫,借水流的衝擊,形成一個直徑為100厘米左右,深約30厘米的圓坑,稱為“臥子”;雌魚產卵於臥子內,同時雄魚射出精液。雌魚並以尾鰭反覆撥動砂礫,將卵埋好。產卵後雌雄魚長期徘徊於產卵場周圍。它們由於經過長途而艱辛的洄游,洄游其間又不再進食,加之築“臥子”產卵,體力消耗殆盡,產卵後的大麻哈魚,體色黑暗,體質消瘦,遍體是傷,已經失去食用價值。因此產卵後7-14天即死亡,艱苦地完成了繁衍後代的任務。終生只繁殖一次,壞卵量在4000粒以上。受精卵孵化出的仔魚喜歡潛伏在石礫間黑暗的地方,長至50毫米左右,便開始降河下海,沿途攝食小型浮游生物或死去的母體;到達海口時,逗留一段時間,即向遠岸遷移;到達性成熟時再歸入淡水河川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大麻哈魚為兇猛性的肉食性魚類,幼魚時吃底棲生物和水生昆蟲,在海洋中主要以玉筋魚和鯡等小型魚類為食。

大麻哈魚分布在北太平洋的東、西兩岸。我國以烏蘇里江、黑龍江、松花江為最多,圖門江、琿春河、密江、綏芬河、嫩江、牡丹江以及台灣省的大甲溪也有分布。其捕撈季節為9-10月份,魚群體長一般為53-81厘米,重為1-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10公斤左右。我國江河的大麻哈魚有3種:普通大麻哈魚(O.keta)、馬蘇大麻哈魚(O.masou)和駝背大麻哈魚(O.gorbuscha)。

大麻哈魚不僅是黑龍江省的大型珍貴特產魚類,也是我國淡水名貴魚類之一。其肉質細膩,呈紅色,味鮮美,脂肪含量極為豐富,營養價值相當高。含蛋白質為14.9-17.5%,脂肪為8.7-17.8%,水分為61.4%,每100克含有1384卡熱量,鈣50毫克,磷153毫克,鐵1.9毫克。此外,還含有糖類和多種維生素。其卵晶瑩透亮,粒粒如珍珠,富含磷酸鹽、鈣質及維生素A、D,被公認為宴席珍膳。將其鹽漬成“大麻哈魚籽”,便是聞名於國際市場的“紅魚籽”,極受歐美各國大眾的歡迎。居住在黑龍江省的赫哲族人還用大麻哈魚皮製革,做成皮衣服、長拉靴、煙包和錢包等。大麻哈魚的肉、肝、精巢和頭,均有藥用價值。其肉有補虛勞、健脾胃、暖胃和中之功效,可以治療水腫、消瘦、消化不良、膨悶脹飽、嘔吐酸水、抽搐、腫瘡等症。魚肝可提制魚肝油。精巢可提制魚精蛋白和配製成多種魚精蛋白製劑,適應治療過量注射肝素所引起的反應;它對某些出血症(如上消化道急性出血、肺咳血等)也有明顯的止血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