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盡(江郎)

江郎才盡(江郎)

talen en en

基本信息

江郎才盡

(圖)江郎才盡(江郎)江郎才盡(江郎)

目錄[隱藏]

【注 音】

【釋 義】

【出 處

用 法】

示 例

【近義詞】

【反義詞】

【英 文】

【典 故】

【出處新考】

【注 音】
jiāng láng cái jìn
【釋 義】
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在安逸享樂中才情減退。

【出 處】
鍾嶸詩品》: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授之。而後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用於書面語
【示 例】
老舍《四世同堂》五五:“不,他不能和菊子散夥。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虛,寂寞,無聊,或者還落個~,連詩也寫不出了。”
【近義詞
黔驢技窮江淹才盡

【反義詞】
出類拔萃初露鋒芒

【英 文】
1、to have used up one's literary talent or energy
2、a writer whose creative powers are exhausted
3、The inspiration has dried up.
4、to be at the end of one's wits
【典 故】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 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握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 平淡得一無可取。於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 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拘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後便不精彩了。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 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現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 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裡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麼好的文章了。
其實並不是江淹的才華已經用完了,而是他當官以後,一方面由於政務繁忙,另一方面也由於仕途得意,無需自己動筆,勞心費力,就不再動筆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會逐漸遜色,缺乏才氣。(節選自《套用寫作》1995年第8期《但願“江郎”才不盡》)
【出處新考】
很早就有人懷疑“江郎才盡”的真實性。古直《詩品箋》引張溥的話道:“江文通遭梁武,年華望暮,不敢以文陵主,意同明遠,而蒙譏才盡。世人無表而出之者,沈休文竊笑後人矣。”意思是說,江淹生怕梁武帝妒忌,故意說自己才盡,這種情況不被後人了解,沈約知道了一定會笑話,因為沈約就有這樣的經歷。據《梁書·沈約傳》記載:“約嘗侍宴,值豫州獻栗徑寸半。帝奇之,問曰:‘栗事多少?’與約各疏所憶。少帝三事。出,謂人曰:‘此公護前,不讓即羞死!’”沈約乃一代飽學之士,然在文人皇帝面前卻唯有避讓三分,以免招致禍端。我們說他識時務也好,說他工奉承也罷,然而文人皇帝對文士的鉗制與文才的扼殺卻是不爭的事實。更有甚者,善為詩賦的江淹“遭梁武,年華望暮,不敢以文陵主,意同明遠,而蒙譏才盡,世人無表而出之者,沈休文(沈約字休文)竊笑後人矣”。江淹在梁武帝面前也不敢顯山露水,怕遭妒忌,故而推說“才盡”,死後只落得“少以文章顯,晚節才思微退,時人皆謂之才盡”(《梁書.江淹傳》)的蓋棺之論。“江郎才盡”一語自此成為嘲弄文人才思枯竭的口頭禪,江淹也受到歷代文人的譏訕。只有遭際相近的沈約看破機關,曉得江淹不是“才盡”,而是“要命”。
《南史·江淹傳》:“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開放分類
成語文化詞語典故漢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