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鄉經濟開發區高豐國小

江西萍鄉經濟開發區高豐國小

高豐國小位於開發區管委會北,前身為高洪國小,1977年更名為高豐國小。學校在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區黨委、管委會的高度重視下,在區教育體育局、高豐管理處及有關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關心下,於2012年2月正式搬遷至新校區。學校規劃占地面積近60畝,建築面積25800平方米,現正在使用面積為15畝,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現有6個教學班,1個學前班,專任教師12人,其中小教高級3人,本科學歷5人,大專學歷3人,中師學歷4人。 學校現有學生162人,學前班31人,共193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輟學率為0,畢業生合格率100%,教師學歷合格率100%,校長培訓合格率100%。

基本信息

辦學理念

學校的定位:在規範中發展,在創新中提升。

學校的辦學理念是:以人為本,關愛生命,促進發展,培育個性。

辦學宗旨:為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為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辦學目標

三園:園林化綠色校園、數位化信息校園、人文化和諧校園

四校:素質教育的先進校、教學改革的實驗校、

科學管理的示範校、發展個性的特色校

育人目標:志向高遠,基礎紮實,素質優良,特長明顯

學校努力營造一個搖籃沃土樂園式的和諧育人環境。積極推進教學改革,狠抓師德師風建設和思想品德教育,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學校獲獎情況:

2009年被評為“萍鄉市中國小德育示範學校”;

2009年被評為“萍鄉市安全文明校園”;

2009年被評為“2008-2009學年開發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2009年被評為“萍鄉市教師遠程培訓先進集體”;

2010年被評為“萍鄉市教學常規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2011年被評為“開發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2012年被評為“2011-2012學年開發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2013年被評為“2012年全區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先進集體”。

2014年被評為“萍鄉市勤工儉學工作先進單位”。

具體工作

一、加強德育建設,創良好的校風、學風、班風

(一)以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學先進,緬英烈,陶冶教師情操。

該校合理制定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制度,堅持組織教師深入學習新課程理論、《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省、市、區關於師德規範“十不準”等法規、德育檔案的學習和交流討論,在教師中開展了“愛生敬業,做人民滿意教師”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活動,使全體教師主動適應德育新形勢,真正成為德育管理者,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良好氛圍。建立了教師師德檔案,並對教師職業道德行為定期考核,還向家長發放了師德評議卡,設立了師德監督信箱和舉報電話。組織全體教師參加了學習實踐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階段的學習,通過學習龔全珍的先進事跡,參觀安源革命紀念館,在烈士陵前宣誓等活動,陶冶全體教師的情操。本學期沒有出現一起上訪事件。

(二)狠抓習慣養成,學生面貌明顯改善。

以《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基礎和重點,狠抓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制定《高豐國小學生一日常規》,進一步細化對學生管理要求。本學期,繼續以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為抓手,進一步規範學生行為習慣、衛生習慣、勞動習慣、生活習慣的培養,通過規範的明確化,教育的長期化,管理的精細化,檢查的多樣化,力求做到人人明白,個個自覺執行,提高學生文明修養。通過舉行多種評選活動等形式,從不同層面樹立學生行為規範典型,讓學生從身邊學起,從身邊做起,分層遞進,初步內化為學生行動。通過努力,學生的行為習慣明顯好轉,精神面貌明顯改善。此外,該校歷來重視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堅持每周一和重大節日舉行莊嚴的升國旗儀式,堅持每周的國旗下講話,充分發揮學校升旗的愛國主義教育平台作用。

(三) 建立和諧共贏的學校與社會、家庭“三位一體”機制,發揮協同教育優勢。

加強學校、家庭、社會的聯繫,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通過家長會、家校聯繫、告家長書等形式,及時向家長通報學校各方面的情況,宣傳當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積極詳細解釋該校的新措施、新做法,贏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該校在每學期的期中考試後、期末放假時進行有針對性的家訪,並做好家訪記錄,平時也有針對的與家長採用電話溝通、面談等方式加強聯絡,贏得了家長的好評。

二、落實安全制度,緊抓安全管理,創建平安校園。

1 .加強組織領導。學校把創建“平安校園”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抓。明確學校負責人是負責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成立創建“平安校園”領導班子並確定校長親自分管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制訂計畫定期檢查和匯報,以穩定學校教學秩序,創建安全文明的“平安校園”為主要目標。

2 .加強制度建設。學校健全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層層簽訂了責任狀,校園內的治安工作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並制訂了緊急疏散預案。建立了安全工作檯帳。學校每天組織少先隊監督崗值勤,檢查創安制度的落實。

3 .維護校園穩定。學校師生安全教育做到每天講、每周排查小結,每個班級都配備有安全記錄本,教師有教案,學校安全有台帳。每天上下學5分鐘教育落實到位,並根據學校周邊環境實際每天進行安全教育。每月組織了消防和防地震緊急疏散演練,增強了師生的安全意識,確保校園安全。

4 .強化法制教育。學校每學期邀請法制副校長對師生進行法制宣傳和教育。請聯洪派出所領導來上法制教育課、交通法規課和禁毒防艾的圖片展覽。在活動中加強宣傳,宣傳中有序開展活動。在師生中營造安全氛圍,特別是加強各種安全教育。本學期未發生安全事件,更沒有責任事故。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實教育常規,努力提高師生素養

(一)完善學校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教師素養。

制定了各項管理、考核、評價制度,彙編了《高豐國小教學常規管理制度》,通過精細化管理,從細節著手,抓嚴抓實,做到嚴格考核。加強教師業務學習。建立教師業務檔案。發揮骨幹示範作用。

(二)落實教學常規,向課堂教學要質量。

以高效程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開展課堂教學研討,發現實施過程中的問題,探討新課程實施的有效措施。通過以新課程為主的教學研討,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努力促進教師確立“向40分鐘要質量”的教學觀念,努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具體做法為:走出去,請進來。本學期,先後派出多名老師到南昌、長沙聽課,區里教研室、基教科組織安排的聽課都派大批教師出去學習。然後將所學技能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

加大了聯校行動和片區集體備課的力度。引領教師快速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先後組織全體教師多次到登岸國小學習,並在和兄弟學校教師集體備課中積極探索,為提高教育教學成績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本學期組織承辦了本學區的教師素養比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三) 開闢第二課堂,豐富學生生活,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1. 豐富開展各類活動,促進學生好習慣養成。本學期,該校在學生中開展了向龔全珍奶奶學習,學雷鋒樹新風活動、清明節參觀安源紀念館和烈士陵園掃墓活動、經典誦讀比賽、書香校園主題月活動、作文比賽、數學口算比賽、英語書寫比賽等活動,這些活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很高,效果非常好,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好習慣的養成,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2 .堅持體育衛生工作,提升師生身體素質。該校堅持了師生長跑活動,每天早上、課間操後,下午的體育活動時間,都可以看到孩子們矯健的身影。本學期開展的桌球比賽和跳繩比賽,學生們的興致極高。

3 .堅持藝術科技文化薰陶,謀學校教育內涵發展。藝術教育對於培養學生的素質,提升審美能力等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學校成立了合唱、舞蹈等興趣小組,該校還堅持了每天中午“紅歌大家唱”、經典誦讀比賽等活動,學生在各項活動中得到了鍛鍊,素質得到提升,才華得到了展示。

特色活動

開闢第二課堂,開展勞動實踐活動。2012年,該校將所有閒置的土地全部開闢出來作為“學校勞動實踐基地”。由各班班主任帶領學生利用課餘時間種植了辣椒、豇豆、玉米、茄子、毛豆等各種時令蔬菜,並教學生進行田間管理。學校將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列為學校綜合實踐課程,一至六年級每周安排一節勞動實踐課,讓每一位師生體驗勞動的快樂。兩年多來,該校的勞動實踐基地逐步發展。

該校將依託勞動實踐基地,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術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觀念,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逐步形成“學踐結合,勞動育人”的辦學特色。

存在問題

1.教師年齡結構不夠合理,老教師偏多。

2.學科教師分布不合理,缺乏數學老師,特別是國小高段數學老師。

3.教師編制不合理,正式在編教師僅有5人,在教師聘任上嚴重挫傷教師積極性。

4.班級人數少,學困生較多,近幾年教學成績與兄弟學校相比有明顯處於劣勢。

5.家長素質不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不快。

新的進步,新的起點。面對未來教育的發展,高豐國小全體教師繼續發揚艱苦創業、負重拼搏的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克服困難,奮勇向前,千方百計把高豐國小做強,把質量做精,為開發區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高豐國小

2014年5月23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