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省第二勞教所

江西省省第二勞教所

江西省省第二勞教所位於高安市境內的江西省第二勞動教養管理所(江西省贛西強制隔離戒毒所)(以下簡稱“省第二勞教所”),為讀者揭開勞教所神秘的面紗。

特點

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  來到省第二勞教所後記者發現,和想像中不同的是勞教所內雖然管理嚴格,卻沒有預想中的森嚴之感,記者第一感覺就像來到了一個特殊教育學校。
記者了解到,省第二勞教所本著讓每一位勞教(戒毒)學員重塑新生,防止重新違法犯罪的原則,傾力打造了教育矯治“包容重塑模式”。
據悉,江西省第二勞教所建立於1956年7月, 2008年江西省贛西強制隔離戒毒所正式掛牌成立。省第二勞教所辦公室主任胡懂明介紹,現在省第二勞教所內收容收治人員包括兩種:一種是勞動教養人員,另一種為強制隔離戒毒人員。記者發現,在民警口中,一律將二者稱作“學員”。
省第二勞教所黨委書記、所長劉君平告訴記者,省第二勞教所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感化、挽救”勞教工作方針政策,對輕微違法的勞動教養人員教育矯治,對吸毒成癮人員進行 強制隔離戒毒矯治。在實際工作中,省第二勞教所要求民警對待學員要像老師對待學生、父母對待子女、醫生對待病人一樣。建所以來,省第二勞教所為維護江西社會穩定、預防違法犯罪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連續15年無學員逃脫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江西省第二勞教所堅持貫徹中央領導提出的“把刑釋解教人員重新違法犯罪率作為衡量監管工作的首要標準”要求,把提高教育矯治質量作為主業來抓,場所矯治秩序持續穩定,連續15年實現“四無”(無學員脫逃、無非正常死亡、無重大所內發案、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目標。
在會議室,記者看到了省第二勞教所近年的工作成績。2005年江西省第二勞教所建成省級優秀勞動教養學校,2007年創建成為省級現代化文明勞教所,2008年建成部級優秀勞動教養學校,2009年創建成部級現代化文明勞教所,2010年1月被法務部評為全國勞教系統生活衛生先進單位,2010年4月被法務部評為全國監獄勞教工作先進集體,2011年12月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法務部聯合評為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
通過實地採訪,記者對於省第二勞教所取得的成績並不感到意外。在教育矯治的工作中,省第二勞教所推出的 “包容重塑式管理,回歸服務式執法,統合綜效式矯治”等一系列特色鮮明的理念和做法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自今年4月起推行的績效量化考核,讓記者對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有了全新的認識。
大力倡導“快樂矯治”
“快樂矯治”、“希望式矯治”是記者在省第二勞教所聽到的新名詞。

理念

觀念、角色的轉變必然意味著工作層面的創新。在倡導包容重塑理念的同時,省第二勞教所致力於創新矯治工作方法。例如提出了打造“一隊一品”的口號,每個大隊和中隊都著力打造特色矯治品牌。比如三大隊大力倡導“快樂矯治”理念,在中隊建立了多功能室——“快樂集結號”,用於放鬆學員心情、豐富學員生活、釋放學員壓力、調解學員矛盾、了解學員心聲、增進民警與學員的感情。
記者通過走訪省第二勞教所三個業務骨幹大隊,了解到在創新矯治工作方法過程中,各個大隊圍繞“包容重塑”的理念,通過對勞教和戒毒工作不同時期自身執法習慣、個案等進行自我剖析,湧現出了“包容理念”、“希望式矯治”等新思路,並在中隊開展“傾吐心聲”活動,將每月收到的各類“心聲”納入隊情分析會,進行數據分析,做到100%反饋,一對一溝通,有效地提高了隊情分析質量。
另外,自2010年以來,省第二勞教所通過廣泛調研,深入分析學員在教育矯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決定把開展“1234愛心大幫扶”活動作為教育矯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將愛心幫扶“無縫對接”由牆內延伸到牆外,進一步深化回歸社會服務的內涵。

評價

大走訪搭起愛心橋樑
 勞教和戒毒人員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尤其是後者,正如省第二勞教所一大隊大隊長姚國華所說,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比較特殊,他們既是害人者、又是被害者,還是病人。 為此,省第二勞教所通過深入開展“1234愛心大幫扶”活動,組織管理民警走訪勞教(戒毒)人員家庭,使民警直接感受矯治對象的家庭生活現狀,切實轉變執法理念,更加注重 公正廉潔文明執法,更加注重實現“管理者”向“管理者+服務者”角色的變換。
其中,“1234愛心大幫扶”活動正在省第二勞教所各個大隊中如火如荼開展,劉君平告訴記者,“1234愛心大幫扶”活動是省第二勞教所深化回歸社會服務內涵,創新幫教工作方法,拓寬“無縫對接”渠道的一項重要工作部署。自從“1234愛心幫扶”活動開展以來,實施了所內所外兩大愛心工程,所內愛心工程即每1個黨支部由2位以上的支委為3名以上“老、弱、病、特困、特殊”學員解決教育矯治過程中的4個實際困難。所外愛心幫扶工程即每1位所黨委成員帶領2個黨支部成員為3名以上特困、特殊學員家庭幫助解決4件以上實事。
問及“1234愛心大走訪”的成效,省第二勞教所民警拿出了一沓來自家屬和學員的感謝信,每封信背後都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省第二勞教所政治處副主任袁佳興說,所內愛心幫扶真正搭起了學員與民警心靈溝通的平台,極大融洽了警教關係。愛心走訪產生了良好社會反響,真正搭起了一座互通高牆內外的愛心橋樑,場所警教關係更加和諧,學員矯治積極性大大提升,所內改好率明顯提高,有效推動了場所和諧平安建設。
高牆裡獲得就業“綠卡”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回歸社會後適應性差、無生活來源是勞教和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在解教後重新走向違法犯罪道路的主要誘因,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何省第二勞教所從學員入所那天起,就著眼於學員解教(戒)後回歸社會的工作,讓他們出所後有一技之長,有謀生之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