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業大學

江西工業大學是一所“文理工醫滲透、產學研結合”涵蓋理、工、醫、文、經、管、藝術等眾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坐落於江西省會城市南昌,是首批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建設規劃”和“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國家首批“卓越計畫”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高校,是江西省綜合實力第一的高等學府。學校辦學始於1921年創辦的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和1940年創建的國立中正大學。習近平主席曾寄語“南昌大學前景無限”,劉延東副總理殷切期望“南昌大學辦‘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大學”。南昌大學致力於打造“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學。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江西工業大學

1958年江西工學院創建

1969年江西工學院、江西大學(理工部分)合併組建江西理工科大學

1972年江西理工科大學更名為江西工學院

1985年江西工學院更名為江西工業大學

2005年江西醫學院併入南昌大學

校園環境

學校位於有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和“英雄城”美譽的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南昌市。現有前湖、青山湖、東湖、鄱陽湖、撫州5個校區,占地面積8098畝,校舍面積213萬平方米。前湖主校區位於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是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培養基地;青山湖校區是軟體學院、科學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附屬中國小以及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和同等學力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培養基地;東湖校區是醫學科學研究,醫學類研究生教育、本科生(含留學生)高年級教育以及醫學繼續教育基地;鄱陽湖校區是共青學院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辦學基地;撫州校區是專科層次的醫學教學及醫學高等職業教育基地。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97億元,圖書館藏書362萬餘冊,是教育部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華東南地區江西主節點,被全國高校文獻保障中心和江西省教育廳確定為江西省高校文獻信息服務中心。《南昌大學學報》分文、理、工、醫科版,其中文、理科版為中文核心期刊,醫科版為中國醫學核心期刊;各級各類附屬(直屬)醫院10所,其中國家三級甲等大型綜合性醫院3所,三級甲等口腔醫院1所。

組織結構

學校現任領導

校長

周文斌

黨委書記

鄭克強

學校歷任領導

黨委書記    

周紹森(1993.04--2002.12)

黨委副書記    

潘際鑾(1993.04--2002.12)蔣如銘(1993.04--1994.03)

熊大成(1993.04--1997.11) 姚亞平(1994.11--2000.06)

陳東有(2002.12-2003.07)李水弟(1999.12--2004.09)

黨委委員    

周紹森(1993.04--2002.12) 潘際鑾(1993.04--2002.12)

蔣如銘(1993.04--1994.03) 熊大成(1993.04--1997.11)

姚亞平(1994.11--2000.06) 李嗣墾(1993.04--1996.09)

熊耀祖(1993.04--2002.12) 潘傳康(1993.04--1996.09)

黃汝為(1993.04--1995.01) 何小江(1993.04--2000.03)

王振東(1993.04--1999.05) 吳志強(1993.06--1998.04)

游 海(1995.06--2002.12) 陳東有(2002.12-2003.07)

李水弟(1999.12--2004.09)劉三秋(2002.12--2005.11)

筱青(1998.10--2007.03)

校長

潘際鑾(1993.04--2002.12)(現 名譽校長)

常務副校長

李嗣墾(1993.04--1996.09) 熊耀祖(1997.11-2002.12)

副校長    

潘傳康(1993.04--1996.09) 熊耀祖(1993.04--1997.11)

黃汝為(1993.04--1995.01) 何小江(1993.04--1994.11)

王振東(1994.11--1999.5) 吳志強(1993.6--1998.04)

胡振鵬(1996.09--1997.11) 游 海(1995.6--2002.12)

邵 鴻(2000.01--2006.07) 劉三秋(2002.12--2005.11)

甘筱青(1998.10--2007.03)

校長助理    

李建民(2001.01--2002.12)徐求真(2004.07--2007.03)

王玉芝(2004.07--2007.03)

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王振東(1993.04--1994.11) 何小江(1994.11--2000.03)

學校是“文理工醫滲透、產學研結合”的綜合性大學。現擁有文、史、哲、經、管、法、理、工、農、醫、教育等11個學科門類的91個本科專業;各類在校生81829人,其中全日制本、專科生69957人,各類研究生8000人,留學生126人,繼續教育在校脫產生3746人;現有3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22 個博士學位二級學科授予點,20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75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材料加工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臨床醫學);具有工程碩士(16個工程領域)、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臨床醫學碩士、口腔醫學碩士、法律碩士(JM)等專業學位、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15個專業)、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2個(材料物理與化學、食品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食品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鄱陽湖生態環境與資源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中心2個(教育部發光材料與器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生物質轉化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中國中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食品質量與安全” 創新團隊、“半導體照明技術”創新團隊),國家級臨床藥理基地1個,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工程力學實驗中心),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現代漢語》、《高等數學》),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基因工程》),江西省“十一五”重點學科41個,省級本科品牌專業36個,省級醫學領先專業16個。

學校實行學分制,建有10大基礎實驗中心、46個專業實驗室和217個校內外實習基地,致力於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知識結構合理、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設立了"優秀學生獎學金"、"新生入學獎學金"、"中興獎教學金"、"王氏獎學金"等20餘種獎學金。在校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連續11年獲18個一等獎,連續多年獲得江西省大學生電子製作大賽冠軍,連續2年獲全國大學生網路大賽第二名。2005年,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設計大賽影視類全國唯一的金獎和29項單項獎,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聲樂專業組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藝術歌曲大賽二等獎1項,第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1項,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賽"最佳語言獎",第十屆全運會女子四人雙槳金牌。畢業生就業率高,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學校積極推進產學研結合,瞄準學科前沿和經濟建設需要,大力加強科研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豐碩成果。近三年來,學校共承擔和參與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33項;為地方、企業服務的橫向科研項目771項,形成了一批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研成果;共發表學術論文6084篇,被SCI(E)、EI、ISTP、CSSCI收錄602篇。南昌大學科技園為國家大學科技園,2005年被確定為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創業項目和創新項目服務機構,2006年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認定為全國大學科技園首家“國家專利技術展示交易中心”,2007年在吉安市設立南昌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生物科技分園。學校先後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南昌高新開發區成立中興軟體技術(南昌)有限公司,與新加坡新達科技集團在吉安市合作建設新加坡食品醫藥科技園,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撐。已取得一批標誌性、有特色的科技成果:如成功研發“藍寶石襯底GaN基藍光材料生產技術”,打破了這一高技術產品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攻克了世界難題“矽襯底藍色發光材料生長與器件製造技術”,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被評為863重大成果等等。此外,學校還成立有高等研究院、軍工研究院和北京研究院。

學校大力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與20多個國家的30餘所高校、科研機構、管理部門建立了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關係。其中,與法國普瓦提埃大學合作培養工商管理碩士(MBA)和醫院管理碩士,併合作在法國建立了第一所孔子學院;與法國巴黎高等電力與自動化學院合作培養工程碩士;與英國阿伯泰·鄧迪大學合作培養軟體工程與信息技術科學碩士;與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合作開展寄生蟲病學研究;與美國田納西州聖猶大兒童病研究院合作開展流感病毒和抗流感病毒疫苗研究;與紐西蘭國立理工學院奧克蘭理工大學、英國利茲大學和聖約克學院、德國德雷斯頓技術大學、日本三梨學院大學、九州大學、岡山大學、佐賀大學、泰國宋卡王子大學等簽訂了合作辦學協定。2003年受教育部委託赴幾內亞開展經濟管理師資培訓,成為中國首所在非洲頒發學歷證書的高校。2005年受教育部、商務部委託開展援助非洲專題項目研究。學校還成立了培材韓國語教育中心、中德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中比文化交流中心。

文化傳統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教研並重、兼容並蓄、致善致用”的辦學理念和“崇德尚能,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秉承“格物致新,厚德澤人”校訓,建立了“加強基礎、拓寬口徑、分流培養,文理滲透、理工結合,因材施教、柔性培養”的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和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積極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綜合素質較高、知識結構合理、專業基礎紮實、知識面寬、適應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複合型、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2006年,學校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2007年,學校被列為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學校。近三年來,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網路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賽、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等一系列國家級賽事中均獲得一等獎。在首屆國際大學生英語辯論賽中,我校代表隊成為中國唯一進入四強的代表隊,1人以個人積分第一的成績獲得“最佳辯手”稱號。自辦學以來,學校已為國家培養了無數各級各類優秀專門人才,他們中的許多人成就卓著。如中國科學院院士黃克智、中國工程院院士邱定蕃,以及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李葆明、熊仁根、施蘇華、鄭泉水、陳曄光、鍾登華羅笑南、姚雪彪、朱衛國、韓忠朝,香港大學教授管軼等知名專家。

學校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為學校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組織保證。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實現了學生黨支部建在樓棟及建設學生班級黨支部的工作創新;開展師德師風、醫德醫風教育活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鮮明;按照“學院管理,棟為基礎”的學生管理運行模式,開展以“三進三結合三大建設一項工程”為主要內容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學校多次被評為全省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江西省黨建“紅旗單位”、“省級文明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全國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先進單位”、“全國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全國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單位”。信工學院電工電子實驗中心黨支部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校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榮獲“全國青年文明號十年成就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被評為“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進集體”,學生綠色環境保護組織、愛心醫學會等學生社團被評為“全國大學生示範社團”。

學校遵循校園文化發展規律,培育昌大精神,創建和諧文化,形成了“前湖之風”周末講壇,“青藍論壇”,“昌大智庫”,“紅土地”網站等校園文化品牌;將贛學列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整理髮掘贛文化優秀傳統,組建了贛學研究院、中國中部發展研究中心、江西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等一批重點研究基地,引導和推動區域文化發展。

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南昌大學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積極推進工作重心從外延發展轉移到內涵建設上來,從以數量擴張轉移到進一步提高質量上來,從以教學為主轉移到教學與科研並重上來的“三個轉移”,認真做好質量、特色、管理 “三篇文章”,不斷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促進學校各項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邁入新的征程,在國家教育部的親切關懷下,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和海內外歷屆校友的大力支持下,南昌大學全體師生員工正滿懷信心,繼往開來,團結一心,同心同德,奮力拚搏,開拓進取,朝著建設高水平新型綜合性大學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豫章故郡,舊邦維新,我們一起見證江西在中部的崛起!

斯文正印,繼往開來,我們相與共建昌大在中華之騰飛!

【校訓】

格物致新、厚德澤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